【锐思雅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

中国古代史上不乏能征善战且定鼎一方的女将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花木兰姑且不说,确有其人的就不胜枚举: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三国曹操谋士荀彧的后人晋朝荀灌,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南宋康金名将梁红玉......历朝历代,女子的光芒丝毫不逊于男子;包括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


仁孝皇后徐氏,将门虎女,她的父亲就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天资聪颖的徐皇后自幼耳濡目染,性格坚毅果敢;平日里贞洁淑静的她也十分喜欢读书,被称为女中儒生。与燕王朱棣结为夫妻后,深得孝慈高皇后——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脚马皇后”的喜爱。对内治家有方,内政肃然;对外也曾披甲上阵,靖难之役爆发后她曾坐镇北平参与军务。后朱棣登基称帝,辅佐君王之余,徐皇后还笔耕不辍的为宫中女眷及后世,留下了劝人向善、坚守德操的著作,《内训》即为其中重要一部,为“女四书”之一。后人赞之曰:“可使天下后世女子易晓。”

《自序》中,徐皇后道出编撰《内训》的主要原因:“古贤妇贞女,虽称德性之懿,亦未有不由教而成者”,然“古者教必有方”,“独女教未有全书”。
自古以来,无论多么贤良淑德的女子,也都是通过教育培养而成;现有的教学方式多是基于男子而设立,女子并没有成系统的教材。——即便有,徐皇后指出,也往往比较简略,缺少实操性。为此,想到婆母马皇后当年对自己的教诲,句句直至要害,切实可行,便决定记录下来。
《内训》共二十卷,徐皇后根据重要性及教育的先后顺序,明确了三大类:第一要务修身养性,具体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第二部分积德行善,具体包括:积善,迁善;第三部分家庭关系的处理,具体包括: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我们重点分享前两部分。

德性第一。
传统文化中,我们往往会用“乾坤”、“阴阳”的概念来对指男女。其中“厚德载物”的大地往往被认为是女子的象征。故而“贞静”与“慈和柔顺”,都应是女子最基本的禀性。除此之外,徐皇后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
时刻以仁德、道义、智慧、守信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用礼仪来约束自己。不符合道义的行为,坚决不能去做;但凡言行,一定要有礼可依,言而有信。
徐皇后指出,即便是看似无伤大雅的小恶小过,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厦倾颓”的最后一根稻草。

修身第二。
之前的家训分享中我们曾提到: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为的就是不让自己德行有亏,言行有损,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故此,徐皇后告诫:“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成化于家者,盖寡焉”,自身不正还能端正家风门楣的,罕有听闻。

慎言第三。
古代女子的“四门功课”德言容功,我们大概都不陌生;“言”居其一,可见重要。为此,徐皇后列出了三种不良习气及后果以示警戒:“自是者其行专,自矜者其行危,自欺者其行骄以污”。
自以为是便容易独断专行,骄矜自满则往往容易陷入险境,自欺欺人则免不了因骄横而被人羞辱。

身而为人,尤其是女人,本就该是这天地间一道柔和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