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在江南最适合待到老去。江南春水,清澈碧绿,远胜蓝天;江南画船,诗意浪漫,枕着雨声入眠。
酒垆边卖酒的女子貌美似月,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尚未老去就不要回到故乡,不然满目疮痍的家乡更加令人断肠。
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
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垆边:指酒家。
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
须:必定,肯定。
思念故乡的句子,最动人的莫过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最忐忑的莫过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最深情的莫过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而最质朴的莫过于“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首句,“江南好”三字,上承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第一首首句即是“江南好”。人人尽说,则说明人们对于“江南好”三字的认可度。这里的江南,指长江下游江浙一带,而非诗人晚年为官的蜀地。这是诗人在蜀地思念江南所作,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境况大抵相似。诗人觉得在江南最适合待到老去。为什么和白居易一样,同是北方人的韦庄,对于江南如此难忘,如此眷恋呢?且看他写出的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并驾齐驱的旷世名句吧——“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春水,清澈碧绿,远胜蓝天;江南的画船,诗意浪漫,枕着春雨正堪入眠。试问这样的江南,谁人不爱呢!“垆边”一句,借用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来说明江南酒垆边卖酒女子的貌美似月。她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来的手腕白如霜雪,同样展示出江南女子的丰神绰约。写完了江南好,已觉山穷水尽,无处落笔。可是等到末两句一出,才知道诗人这“江南好”背后的故事。晚唐的中原大地,狼烟四起,真可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才是诗人“还乡须断肠”的深层原因。而此时的江南,却偏安一隅,富庶安宁,是“江南老”的最佳地方。韦庄的高妙,正在于写出了晚唐天空的落寞与忧伤。这是对江南的怀念,也是对盛唐的怀念。...........................>.遇见是缘,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