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体浑厚、严整丰腴——汉《鲜于潢碑》欣赏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与《华山庙碑》同为东汉延熹八年(165年)所立,比《张迁碑》早21年。1972年在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是1949年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汉碑。

该碑形态凝重端庄,意近《张迁碑》,但比《张迁碑》更丰腴,茂密,字内留白极小。结体方整朴厚,主笔明显,偶有上放下敛,疏密有致,灵活飘逸,或具篆意而稳重。

碑阳碑阴应为一人所书,但风格略有不同,其碑阴部分与碑阳文字囿于界格不同,字迹参差,丰厚朴茂,更富意趣。其前部方整、浑厚、严谨;中部圆进圆出、体态弱小,比较纤碎;后部似重振精神,但又操之过急,匆匆不暇,而通篇倒也生动自然。

该碑取法高古,险峻异常,初临此碑,易于生硬、纤弱,又易入玄境、养成陋习,不宜初学。

相较《张迁碑》,《鲜于璜碑》结体更加茂密、紧敛。其外围也不伸展,波磔较少,字形不论是方的、长的、扁的,间架都是方整、匀称的。

其字体结构多呈横阔扁形,临写时不能再作夸张,要注意左右横向的紧密,避免松散。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继先生对《鲜于璜碑》取法颇多,他说:隶书点画如果波磔平缓,线条中段饱满,结体方正就会产生古意,加以疏密倚侧变化又会产生拙味。

《鲜于璜碑》碑额

《鲜于璜碑》碑额

《鲜于璜碑》原石

《鲜于璜碑》碑阳整拓

《鲜于璜碑》局部

《鲜于璜碑》碑阳局部1

《鲜于璜碑》碑阳局部2

《鲜于璜碑》碑阳局部4

《鲜于璜碑》碑阴前部

《鲜于璜碑》碑阴中部

《鲜于璜碑》碑阴尾部

《鲜于璜碑》的高妙处在于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章法几乎完美无缺,每一个字都有它合适的位置,挪动了便失去意趣。

《鲜于潢碑》碑阴整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