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封髓丹(吴荣祖)

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潜阳封髓丹(田大夫)

熟附子1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紫石英30克、黄柏20克、龟甲10克、磁石30克、砂仁15克、肉桂15克、

说明:用开水煎药,不得加冷水、先将1、2位药煎50分钟,再将3-7位药下煎20分钟,最后将8、9位药下煎20分钟即可。服药后忌生冷。煎后有两碗,约300-400毫升。

潜阳封髓丹(田大夫)

熟附子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炒白芍15克、、蜜蒙花15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桔梗20克、王不留行20克、、益智仁15克、、乌药1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志远15克、、磁石30克、黄柏20克、龟甲10克、、骨碎补20克(自补)。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体会较深,临床上运用温阳派的温水潜阳法,灵活广泛运用潜阳封髓丹,以之调控人身水火坎离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吴老师临证数年,现将自己管窥之得整理如下:

离位之相火一直被历代医家所关注,对其的认识及其治疗理法提出了若干种不同的说法,比如李东垣把离位之相火称之为“阴火”,认为“阴火”多为脾胃气虚或元气损耗所致,“阴火”被其视为“元气之贼”,治疗上多以“甘温除大热”之法益气泻火治之,如补中益气汤中“少加黄柏……泻阴中之伏火”,“更加黄芩……”等。朱丹溪在继承东垣的相火为“元气之贼”的基础上,续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路数,倡“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论,方以降火为主,佐以滋阴,如大补丸、三补丸等降火,大补阴丸、四物汤加知柏等降火兼滋阴治之。赵献可认为知柏天冬一类苦寒损胃伤肾,对阴虚火旺者只宜以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雷龙之火有“得水则炽、得火则灭”的特点,“唯太阳一照,火自消灭”。故需用八味丸,以地黄滋养水中之火,以桂附直入肾中,温补天真之火,雷龙火方可得引之归原。

郑钦安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而阴虚所致的虚热和外邪所致的实热均归为“阴虚”,各有其诊断指标。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位妄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桂附类药力能补坎离中之阳,火旺而阴自消。对治疗阳虚之阴火妄动,宜纳气归肾、温水潜阳,特制潜阳丹(附子8钱、龟板2钱、砂仁1两、甘草5钱)和封髓丹(黄柏1两、砂仁7钱、灸甘草3钱)等方治之。此两方虽然临床疗效佳,但因其中之龟板与黄柏,以往被医家视为滋阴要药和降火中坚,虽然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也对黄柏在封髓丹一方中的药性作出了点评,但仍然容易被后学视之为滋阴降火类药,不易理解其扶阳抑阴的理法,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解而错误加减,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

吴老师在深刻把握扶阳抑阴法理法的同时,临床上习惯将潜阳丹和封髓丹两方合一,对其加以补充完善,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潜阳封髓丹”组方如下: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与郑钦安的潜阳丹方相比,从原来8钱(24克)增加到了100克,附子用量的大大增加,突出加强了本方的温肾补命火之功效。

潜阳丹中龟板原来2钱(6克),现在增加到15克,而且改为灸龟板,增强了潜阳入阴、镇摄虚火的功效,

而又降低了对部分中焦虚寒者脾胃功能的不良影响。

封髓丹中黄柏原用1两(30克),现改用炒黄柏,减其量为4-10克,在泻相火、坚阴气、调和水火的同时,也是防止其过于苦寒而损伤阳气的一种做法。

方中肉桂,色红,入血分,在增强附子温养命门火的同时,可直补少阴君火,心之君火得旺,如日中天,阳光所至,阴霾不起,“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为桂附类药“引火归原”之根本原因。

细辛,味辛,性温,善走十二经脉,疏风散寒,通痹散结,发郁火,散水气,用在此方旨在搜提里寒,既可激发肾阳,又可贯通相火下行之三焦通道,为相火回位开辟道路。

骨碎补,味苦,性温,善补骨节伤碎,肾主骨,骨碎尚可补,可见其封肾补骨之功,故常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等症。用于此方中即是为增强肾水之秘藏功能而设。

白术:健脾除湿,补益脾土升提中气,补土伏火。

龙骨、牡蛎:龙骨能敛戢肝火,敛火安神、逐痰降逆。陈修园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今两者同用于此方,一在天为龙,一在海为介,取其潜镇,导龙入海之意。

紫石英:味甘,性温,具有补中气,益心肝,通血脉,镇坠虚火使之归元之功效。

灸甘草:蜜炒甘草,仍取其补中焦,补土以伏火之意。

从潜阳封髓丹的整个处方构成来看,始终抓住肾水虚寒、相火越位这一病机来温水潜阳,由于组方严谨,配合得当,此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潜阳封髓丹除了针对上热下寒,诸窍上火明显,能有效地温肾水潜镇越位相火外,还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内科诸多杂证。所谓疑难杂证,多于久病,治之不当或失治,波及多个系统的综合征,有器质性和功能性错杂的病理反应。对此,中医治疗一定要以治本为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若仅注重标证的治疗或所谓对症处理,是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机,收到远期疗效的。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潜阳封髓丹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发热、汗证、失眠、牙周炎、结膜炎、干燥性鼻炎、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痤疮、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抑郁证、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四十余种西医疾病。患者只要临床四诊,有上实下虚的肾阳不足、相火不潜证侯时,均可临证选择使用,常获佳效。

此方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根于对“天一生水”的深刻理解:

所谓“天一生水”者,即为一坎卦之意:一阳爻潜于二阴之中。可理解为先天命火潜于肾水之中,方为肾之功能。郑钦安《医理真传》:“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於二阴之中,居於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此“一点真阳”之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方得温,肾之气化功能方能正常进行,肾之阳气为人体五脏阳气之本,水温-木升-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脏腑功能方能正常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如果阳不能密,“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正常的人体阴阳世界正常循运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必然纷起。知此理者,方可明温水潜阳法可治大量疑难病之机。

所以以潜阳封髓丹为代表的温水潜阳法正是要将这离位的先天乾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

现举笔者所观察到的吴荣祖老师临证数案,以说明之:

1、抑郁症:

陈XX,女,48岁,2003年12月18日就诊,一年前因丈夫与父亲一周内突然死亡,又遭遇下岗,造成患者焦虑,惊怕,多次自杀未成。经省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证”,住院西药治疗效不显。

刻诊:忧郁,焦虑,多疑,不与人交往,不多讲话,畏寒,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失眠,面发青,背部骨蒸盗汗,腰痛,记忆力下降,小便灼热,舌胖大红嫩,苔少,脉沉细。

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15g,灸麻根15g,灸远志10g,白花蛇舌草20g,乌梅5枚,续断30g,益智仁15g,甘草6g 五付

2003年12月25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皆减,守前方再进。此后数年均守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半年后,情绪明显好转,背部骨蒸感消失,腰不痛,脸色恢复正常,大量减少西药量。恐惧感消失,性格改变,可与人交流,诸症均改善。1年后恢复正常状态,至今5年均未复发。

按:现今公认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所规定的主要症状,其绝大部分属于中医“虚证”范畴,以心、肾二脏亏虚为主,兼有肝郁症状。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调畅全身气机、保证情志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正常和调。而肝的调畅气机、调达情志的功能依赖于肝之清阳的温升,肝阳之根本又在于肾之温水。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故遇此心肾阳虚、相火不潜,兼有肝寒郁滞之症,以“阴平阳秘”立法,投之以潜阳封髓丹,引火归源,肾水得温,肝木方升,情志调畅顺达,“精神乃致”,此遣方之深意耐人深思。

2、顽固性失眠

李某某,女,45岁,2007年6月17日初诊。患者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投以潜阳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灸远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6月23日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诸症息消。

第二年因感冒就诊,一直未复发。

按:吴老师曾说:“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失眠者,多由阳不能归于阴为多见。'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入夜不寐,多乃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浮起而扰神。神无以守舍,寐之安有哉?”失眠因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治法重在引火归源,使其水火既济,自然神安寐安。下元亏虚,肾火妄浮,容易导致心肾不效而失眠。本例因肾阳虚相火浮虚,扰动心神,心肾不交而见心悸、不寐等诸症,故在大剂附子温肾水辅以肉桂等壮君火,复以龙牡龟板等诸潜镇之品交泰水火,细辛、远志等开三焦通道,使相火秘藏,肾水得温,膀胱之水上济君火,心肾相交而诸症悉除。

3、遗精

张某某,男,22岁2007年1月初诊。中医学院学生,一年前开始梦遗,曾自服知柏地黄丸、四逆汤等,效不显,严重时一周梦遗5-6次。刻诊:神疲乏力,面色夹青,畏寒肢冷,易上火。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双尺无力。投以潜阳封髓丹合补肾汤,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紫石英20g,续断30g,杜仲20g,菟丝子2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2007年7日重遇患者,言自服此方数周后,诸症消失。

按:丹溪曰主封藏者肾,主疏泄者肝,两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而动,动则精自走,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也。可见遗精一症,涉及肾之封藏、肝之疏泄、心之守神等,而其间之主导,可分属心失所主和相火妄动两大病机。潜阳封髓丹除了主方抓住阳虚之命火不潜为治疗根本以外,方中肉桂有壮心所主之能,龟板、龙牡等均有重镇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故投之后使阳气振作而得潜藏,不致躁扰不安,肾水得温、肝木得达、心火得主,故对此遗精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学派常认为温阳派滥用热药,上火时也常乱用不已,殊不知温阳派在提出和重视“命门火”这一理论时,已将命门抽离出通常的五脏之外,赋予了独特的功能。“天一生水”的理念妙悟坎离,不但确定了人身以“火”立极的根本,而且在临床上用温潜法来付诸实践,弥补了过去对四逆汤的过分依赖。而据笔者观察,吴老师临床上很少有病人出现所谓附子“排病反应”的情形,这应该与充分考虑和防范病人的相火妄动,提前用药物治疗干预密不可分。

近年来温阳派的影响渐渐扩大,常见莘莘学子们临床常以一个四逆汤通杀一切阳虚病人的情况,而遇到相火妄动的病人时,如四逆汤配伍不当,常易产生或加重诸般“上火”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畏惧“热药”,产生思想上的顾虑,以致依从性下降等问题。这些不良弊端常易导致初学者进退维谷,对温阳理论产生怀疑,改弦更张重回传统时方辨证模式的旧路。这既有初学者临床经验不足的一方面,也与现有文献对此类问题重视、强调不足有关,这应该是附子最好用也最难用的原因之一。

“火神”钦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两个方剂,那就是封髓丹和潜阳丹。而此两方功用为近,制方极简也其效却颇有奇异之处,钦安先生亦说说其应用封髓丹“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并赞其方“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而学火神者,往往于此二方一头雾水。抑或是非此即彼,非阴即阳的思维定式所限,故有谓二方滋阴者,必有驳之谓此二方为扶阳者。然扶阳滋阴,毕竟两途,聚讼纷纷,毫无定解,未免辜负钦安先生的一片传道苦心。

余不揣浅陋,愿将一些心得,与诸同道共商。

在《医理真传》中,提及封髓丹凡八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十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在《医法圆通》中,提及封髓丹凡十二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三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可以看出,在两书中,封髓丹与潜阳丹被钦安先生提及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并不存在钦安偏好哪一方的问题。为了理解两方的异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以两方共存的条文理解两方的相同之处。

2、以只提及一方的条文进行罗列横向比对,理解一方的适用范围。

一、两方共存之条文

1、谈咳嗽、喘促,自汗,心烦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寒者何故。

要知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全是纯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犹如地气之上腾,而为云为雾,遂使天日无光,阴霾已极,龙乃飞腾。龙者,即坎中之一阳也,龙奔于上,而下部即寒,下部无阳,即不能统纳前后二阴,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是皆飞龙不潜致之也。世医每每见咳治咳,其亦闻斯语乎?法宜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方用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

2、谈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肾虚者,可与滋肾丸、封髓丹、潜阳丹。

从此条可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补肾虚”

3、谈小便便时痛甚,口渴饮冷,其淋症乎?非淋症乎?

阳虚之人,得此者多,方宜白通汤、三才、潜阳诸方。。。。。。余意方中再加安桂二、三钱,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气,气化精通,热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如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滋肾丸倍安桂,皆可酌用,切勿专以分利为主也。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治阳虚”。

4、谈病人每日早饭后心烦,两手、足心痛痒异常,至午初即愈者,何故?

阳虚发痒者,手、足心肉柔润不枯,无白皮干粗色,但痒极而欲重按重压,以此定之,再参看各部气色便了。阳虚宜收纳回阳为主,方用潜阳丹、四逆汤、封髓丹之类,解见阳虚门。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治阳虚、收纳回阳”。

5、谈耳病肿痛

因肾阳虚而致者,由肾阳日衰,不能镇纳僭上之阴气,其人两耳虽肿,皮色如常,即痛亦微,唇舌必淡,人必少神。法宜扶阳祛阴,如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吴萸、或潜阳丹加吴萸、或阳旦汤加香附、麦芽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扶阳祛阴”。

6、谈喉蛾

原由君火弱而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生蛾子。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即或唇红甚,而口气温,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潜阳等方,皆可令服。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扶阳”。

7、谈汗证

上中下三部阳衰,皆能出汗,统以阳名之。其人定多嗜卧,少气懒言为准。法宜扶阳,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阳、收纳、温固为要,如封髓丹,潜阳丹,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收纳、温固”。

8、谈痔疮

因阴火而致者,或由房劳过度,君火下流,前阴发泄不畅,直逼的,蕴积亦能生痔。又或火病,用心过度,忧思过度,元气虚极,涣散欲从下脱,而不得即脱,蕴积亦能生痔。其痔或青色、黑色、白色,微痛微肿,坐卧不安,人必无神,困倦喜卧,畏寒身重,面色唇口青白,脉或浮空,两尺或弦劲,此是元气发泄不藏之故,不得照寻常通套等方施治。法宜收固,如附子理中汤加葛根,潜阳丹,回阳饮,封髓丹倍砂、草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固”。

9、谈发斑

其人懒言嗜卧,不渴不食,精神困倦。或现身热,而却无痛苦情状,行动如常。或身不热,而斑片累累,色多娇嫩,或含青色者是也。粗工不识,一见斑点,不察此中虚实,照三阳法治之,为害不浅。法宜回阳收纳为主,如封髓丹,潜阳丹,回阳饮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收纳”。

10、谈经期盗汗

若是盗汗,察其系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藏,气机上浮,故盗汗出,法宜收纳,如封髓丹,潜阳丹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纳”。

11、谈小儿痘症

浆足疮熟,以收回为主,潜阳丹,封髓丹是也。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回”。

12、谈健忘

精气足,则神自聪明,故无所不知不晓。精气衰,则神昏,故时明时昧,犹若残灯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比病老年居多,少年却少,即有如斯之少年,其所伤损不异乎老人也。此病法宜交通阴阳为主,再加以调养胎息之功,摄心于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复明,如将竭之灯,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汤久服,或桂枝龙骨牡蛎散,三才,潜阳等汤,缓缓服至五六十剂,自然如常。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交通阴阳”。

从以上的条文可以得出的结论,封髓、潜阳丹的共同点是:

温肾助阳、降逆纳气、收纳温固、交通阴阳。

二、单独使用封髓丹的条文

1、问曰:眼中常见五彩光华,气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精气发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则五气之外越可知,而兼气喘,明系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将欲从目而脱,诚危候也。法宜收纳阳光,仍返其宅,方用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

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黄柏30g、砂仁21g、炙甘草9g)

用药意解

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2、谈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药不应而反甚者,何故?

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虽云三焦,其实一焦而已。方宜大剂四逆汤,或封髓丹亦可,方解见上。即姜桂汤亦可。

3、谈病人两耳心忽痒极欲死者

此肾中之阳暴浮也。夫两耳开窍于肾,肾中之火暴发于上,故痒极欲死。或又曰,肝胆脉亦入耳,肝胆有火,亦可发痒,先生独重肾气,而不言肝胆之火,未免固执。曰:子言肝胆有火,必不专在耳心,别处亦可看出,必不忽痒极欲死。今来者骤然,故直断之曰肾中之阳暴发也,法宜收纳真气为要。方用封髓丹,解见上。

4、谈五更后常梦遗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则七、八次者,何故?

病在下半夜者,主阳盛阴衰,阴虚不能配阳,阳气既旺,而又有邪念之心火助之,神昏无主,而不能镇静,故作,法宜扶阴以抑阳,如封髓丹倍黄柏、参枣汤加黄连,补血汤、将军蛋、洋参蛋之类是也。

5、谈补坎益离丹方义

奈世人沉溺莫挽,深为可慨,兹特再即此方(补坎益离丹)之理推之,与仲景之白通汤同法也、桂枝龙骨牡蛎汤同法也、大、小建中汤同法也、即与后贤之参附汤、封髓丹、阳八味皆同法也。

6、谈肾病腰痛

阴虚而致者,由肾阳素旺也。旺甚即为客邪,火盛血伤,元阴日竭,则真阳无依,腰痛立作,其人必小便赤而咽干,多暴躁,阳物易挺,喜清凉。法宜养阴,阴长阳消,肾气自摄,腰痛自己。如滋肾丸、地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之类。

7、谈遗精

欲使封固,如三才封髓丹、桂枝龙骨牡蛎汤、白通汤,皆可服也。此三方者,皆是交济阴阳之功,但非一二剂可见大功,总要信心得专,多服十余剂,无不灵应。

8、谈汗证

因阴虚者,则为盗汗。由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与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实气浮之征也。法宜养血,如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以上八条可总结出封髓丹的作用为收纳阳光、调和水火、收纳真气、交通阴阳、补先天之阳、扶阴以抑阳、养阴养血、治一切虚火上冲。

咦,奇不奇怪?这一个方子,为什么又说他补阳,又说他扶阴抑阳?这岂不矛盾吗?其实奥秘在于,此方的根本在于调和水火,交通阴阳。而辅以加减法调整阴阳药的比例,就可以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宜了。

以上的加减法归纳如下

封髓丹倍黄柏,扶阴抑阳、

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养阴、

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养血。

可以看到,如果封髓丹用原方,扶阳的成份是比较大的,如果想偏于阴,很简单,倍黄柏就做到了。

还有一个小启示,知非氏在治疗偏头痛时,用封髓丹加安桂、吴茱萸效果很好。

三、单独使用潜阳丹的条文

1、谈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

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西砂姜汁炒30g、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

用药意解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2、谈病人两耳前后忽肿起,皮色微红,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热,两颧鲜红,口不渴,舌上青白胎,两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今浮大而空,则知阴气太盛,一线之阳光,附阴气而上腾,有欲竭之势也。此际当以回阳祛阴,收纳真气为要。若不细心斟究,直以清凉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汤主之,或潜阳丹亦可,解见上。

3、谈病人口忽极臭,舌微黄而润滑,不思水饮,身重欲寐者,何故?

子不观药中之硫黄乎!硫黄秉火之精气所生,气味极臭,药品中秉火气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极臭者,火之精气也。此等症乃绝症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纳真阳,苟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机。方用潜阳丹治之,解见上。

4、谈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热,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此阴盛而真气上脱,已离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症,其在各经邪火所作,必不上热下寒,即来亦不骤。今来则急如奔马,热上寒下,明明一线之阳光,为阴气所逼,已离乎根也。或又曰:既言平人,何得即谓之阳欲脱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之脏腑经络虚处便发。如经络之虚通于目者,元气即发于目、经络之虚通于耳者,元气即发于耳、经络之虚通于巅者,元气即发于巅,此元阳发泄之机。学者苟能识得一元旨归,六合妙义,则凡一切阳虚之症,皆在掌握也。兹虽云平人,其损伤原无人知晓,或因房劳过度,而损肾阳、或因用心太过,而损心阳、或因饮食失节,而损脾阳。然亦有积久而后发者,元气之厚也、有一损而即发者,元气之薄也。余常见有平人,日犹相见,而夜即亡者,毋乃元气之薄,而元阳之脱乎?医亦尚不知,而况不知医者乎?

此一段已将阳虚合盘托出,学者务宜留心体之可也。方宜潜阳丹主之,解见上。

5、问曰:胸腹痛甚,面赤如硃,不思茶水,务要重物压定稍安,不则欲死者,何故?

此病非纳气归根,回阳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解见上。

6、谈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元气亏者,可与潜阳丹。

7、谈五更后常梦遗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则七、八次者,何故?

病于上半夜者,主阴盛阳衰,阳虚不能统摄精窍,而又兼邪念之心火动之,故作,法宜扶阳为主,如潜阳丹、白通汤、桂枝龙骨牡蛎汤之类是也。

8、认病捷要总诀(此条中提及三次)

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

喘而不发热、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气上腾也(宜潜阳丹)。

头痛头痛如裂,身无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热,或脉劲者,此皆元阳外越,暴脱之候,切忌发散,法宜收纳(宜四逆汤,或潜阳丹)。

9、谈肺病咳嗽

审是肝肾阳衰,水邪泛上者,温其肾而咳嗽自己,如真武汤、滋肾丸、潜阳丹加吴萸之类是也。

10、谈齿牙肿痛

因真阳虚而阴气上攻者,其人齿牙虽痛,面色必青白无神,舌多青滑黑润、黄润、白黄而润,津液满口,不思荼水,口中上下肉色,多滞青色而不红活,或白惨黄而无红色。以上等情,不仅此症,一切阳虚病多见此情。法宜扶阳抑阴,如白通汤、姜桂饮、阳八味、潜阳丹之类。

11、谈带证

所谓下元无火者何?或素禀不足,而劳心太甚,则损心阳。或伤于食,而消导太过,则损胃脾之阳。或房事过度,而败精下流,则损肾阳。如此之人,定见头眩心惕,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脉必两寸旺,而两尺弱甚,浮于上而不潜于下,其下之物,必清淡而冷,不臭不粘。法宜大补元阳,收纳肾气,如潜阳丹加故纸、益智,回阳饮加茯苓、安桂,或桂苓术甘汤加附片、砂仁之类。

以上十一条可以总结出潜阳丹的作用为回阳祛阴,收纳真气,大补元阳

封髓丹矛盾的情况在这个方子里没有体现,这是因为立方时偏于用阳药的关系,而且钦安在提到此方大补元阳时还可能以加入故纸,益智仁,这样温阳的格局更为明显了。

四、两方比较结论

在以上的条文阅读中,基本理解了两方的异同,而得出大致的结论是两方基本类似,但封髓偏阴,潜阳偏阳。但只要适当的加减,药物的阴阳偏性可以很方便的变换,这就是两方交通阴阳的神奇之处了。而要验证以上的推断,我认为钥匙在于加减法及以下的这个条文:

谈汗证

上中下三部阳衰,皆能出汗,统以阳名之。其人定多嗜卧,少气懒言为准。法宜扶阳,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阳、收纳、温固为要,如封髓丹,潜阳丹,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

因阴虚者,则为盗汗。由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与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实气浮之征也。法宜养血,如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从上面的条文中可以理解到,两丹都可以回阳收纳温固,但若要滋阴养血,钦安先生就会用 封髓倍黄柏的办法来调整药物的阴阳属性。这就验证了上文的推断。

五、两方加减法总结

对于加减法的总结,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钦安先生的思想,对两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阳虚,用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治扶阳祛阴,用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吴萸、或潜阳丹加吴萸。

收纳温固,用封髓丹倍砂、草。

大补元阳用潜阳丹加故纸,益智仁。

封髓丹倍黄柏,扶阴抑阳、

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养阴、

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养血

(0)

相关推荐

  •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

    导读    今从网络上撷录此博文,由衷感谢原作者. 1.栾某,女,56岁.2010年10月14日初诊:膀胱癌术后42天.烘热汗出,颈部以上尤多,着急上火则加重,尿亦发热,便秘20年,大便先硬后溏,足凉 ...

  • 吴荣祖潜阳封髓丹

    吴荣祖教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 ...

  •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这个方子当 ...

  • 吴佩衡老师——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值得一看)

    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这个方子当 ...

  • 吴佩衡临床运用潜阳封髓丹

    文章摘要: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 ...

  • 吴生元经验方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经验方加味潜阳封髓丹(口溃灵)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诊断为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将其 ...

  • 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 ...

  • 潜阳封髓丹妙用

    潜阳封髓丹妙用 (一)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三才封髓丹" 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 ...

  • 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治疗皮肤瘙痒症

    今从网络上撷录此博文,由衷感谢原作者. 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治疗皮肤瘙痒症by何宽其  转自清纯宝贝 陈某,女,74岁.2016年12月16日来诊.罹患"干燥综合征"已数年,目前服用 ...

  • 潜阳封髓丹临床实战运用

    至道汇推荐搜索 口腔溃疡 第一篇: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姚伟 指导:吴荣祖 摘要:潜阳封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