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收藏僧多粥少,连瓷片也飞上天了



若论当下投资热点,只有收藏。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如今,收藏被认为是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中国内陆最火的投资方式。不管是商贾大款,还是升斗百姓,无不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于是,收藏市场日渐火爆,收藏者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收藏者队伍达9000万人。中国进入了全民收藏时代!

宋代观音菩萨坐像,卢芹斋旧藏。坐像现藏于美国辛辛那提艺术馆

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很多藏家都只进不出,市场上的销售让一些寻找宝贝的人犯了难。真是东西越来越少,宝贝越来越难淘,如此下去不少藏家表示玩不下去了。在十年前,在收藏市场上有钱的是“爷”,而如今,市场上到处都是出手阔绰的有钱人,而在这个收藏品缺货的年代,有货傍身的才算“爷”。

  1924年华尔纳从敦煌盗走的唐代壁画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内参》 后面精彩继续

 老精稀缺货残瓷也成藏品:

古玩市场上的“老精稀”藏品已经被第一批淘宝者淘光捡净,在旧货减少,卖家惜售的情况下,收藏者却越来越多,这导致“捡漏儿”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时至今日,在收藏大军不断扩容的背景下,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显得更加突出。不说别的,就拿瓷器来说,现今在收藏市场上的精品瓷是越来越少了,看拍卖场上明清瓷的受宠程度就知这瓷器的火热行情。

然而,在收藏市场上,对于藏品,特别是瓷器一类,“全品相”要求几乎被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有“病”即弃、见“残”即“废”成为一些群体的当然选择。行话也有说:“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但是,在如今日益缺货的市场上,宁藏残器,不藏赝品。残器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尤其是那些精品残器——器型基本完整、工艺水平一流、材质精良的藏品,其文物、艺术和经济价值都不可忽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