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笔法记》原文及赏析

(0)

相关推荐

  • 广雅艺术|卓越芝:亲近了自然的生命气息与情韵(文/黄少青)

    作家书城 卓越芝的太行山写生,大体上是用水墨语言作为与太行山对话的形式,体现了在走近大自然的零距离学习中,追求着有笔有墨的笔墨丰富性的虔诚态度和努力.值得强调的是,笔与墨的问题,显然也是千载之前的荆浩 ...

  • 洪谷之内画太行,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 185.8x10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之前的山水画树法.石法.山法都是先用线勾勒,然后直接用水墨颜色渲染,没有在勾完之后去皴和擦.直到五代时期,荆浩在<匡庐图> ...

  • 季姬击鸡记原文|翻译|赏析

    季姬击鸡记原文|翻译|赏析  <饥鸡集矶记>的同音文,讲述几只饥饿的鸡,要借水车和自己的伎俩吃鲫鱼,终没有吃到的故事,其作者已不可考.全文如下: 赵元任 [近现代] 原文 季姬寂,集鸡,鸡 ...

  •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

  •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钟山记苏轼[宋代]<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 ...

  •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代]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 ...

  • 核舟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核舟记魏学洢[明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 慧庆寺玉兰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清代]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 ...

  • 宝绘堂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宝绘堂记苏轼[宋代]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 ...

  •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清代]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 ...

  •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