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Biotechnol. J|OsTPR的优势等位基因导入到优良材料中,从而提高了高直链淀粉背景下的产量
相关推荐
-
【动科普】基因编辑如何让水稻兼顾安全、味美又健康?
观看视频 大米究竟怎么挑选才能称心如意?据了解,我国的水稻大致可以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水稻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越低,米质越粘.糯稻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低于2%.粳米胚乳的直链淀粉含 ...
-
科研 | PLANT CELL ENVIRON:创新的转录组揭示非模式豆类作物物候、生长和产量的环境响应基因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狭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是一种粮食作物,既是一种绿肥,也是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在 ...
-
有了占城稻,宋朝百姓就不挨饿了?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熊掌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6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公元1011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 ...
-
科学均衡巧施肥,提质增产不发愁
本文引用格式:郭志刚,胡山鹰,金涌,等.豌豆均衡营养肥对豌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肥料与健康,2020,47(5):18-23. 为了减少豌豆栽培中氮和磷的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稳产和改善豌豆品 ...
-
Plant Biotechnol. J|中科院东北地理生态所揭示GmCCD4调控大豆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主要作物中调节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机制,我们报道了甘氨酸最大类胡萝卜素切割双加氧酶4(GmCCDf)基因的基于图谱的克隆和功能特征,该基因编码一种类胡萝卜素切割双加氧酶,参与将类胡萝卜素 ...
-
Plant Biotechnol. J|将C4光合作用途径引入水稻C3作物中,有望实现水稻增产
将C4光合作用机制引入C3作物,除了潜在地提高氮和水的利用效率外,还提供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物量和产量的机会. 为了建立NADP-苹果酸酶型C4水稻的两细胞代谢原型,我们将其转化为水稻(Oryza ...
-
Plant Biotechnol. J|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1的克隆和CRISPR / Cas9介导的诱变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大豆是典型的对光周期敏感的自花授粉作物.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来增加开花的重叠支持农艺渗入和整合的时期来自不同生 ...
-
科研│ PLANT BIOTECHNOL J(IF:8.154):高时空分辨率转录组为柑橘的果实发育和成熟提供了见解(国人佳作)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柑橘果实具有独特的果实结构,不同果实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各不相同.因此,在所有器官或混合组织水平进行分析不可避免地会掩盖许多组织特有的 ...
-
PLANT BIOTECHNOL J | 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筛选鉴定内源性小肽参与水稻免疫
推荐:江舜尧 编译:胜寒 编辑:马莉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Yoji Kawano等人于2019年7月13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题目为<Ide ...
-
Plant Biotechnol. J|MiR396‐GRF模块与柳枝稷生物量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
提高植物生物量和/或原料质量以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一直是生物燃料生产模式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转基因的主要研究重点. 在这里,我们证明了miR396(OE-miR396)的 ...
-
Plant Biotechnol. J|茉莉酸和脱落酸激活的AaGSW1-AaTCP15/AaORA转录级联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青蒿素是一种广泛用于疟疾治疗的倍半萜内酯,是在药用植物青蒿中发现的.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通过调节因子有效地调节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然而,通过下游转录因子(TFs)的相关调控网络将JA和ABA ...
-
Plant Biotechnol. J|湖南杂交中心揭示MLH1–MLH3异二聚体,参与减数分裂I型交叉的形成和胚囊育性的调控
胚囊的发育对于植物种子的产生至关重要,但是调节大孢子和小孢子母细胞中减数分裂交叉形成的遗传基础仍然不清楚. 本文,我们鉴定分离了水稻自发诱变雌性不育变异1突变体(fsv1),该突变体显示严重的胚囊败育 ...
-
Plant Biotechnol. J|西南大学农科院水稻所揭示OsRLR1通过与OsWRKY19的相互作用介导水稻抗病性
核苷酸结合位点,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NB-LRR)抗性蛋白对植物至关重要 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但是对它们的激活和信号转导机制仍然 不太了解. 我们在水稻中鉴定到了一尚未报道的CC-NB-LRR的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