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不清楚的情况下如何计算1月税后工资
之前的文章看看你们用的是哪一种个税申报方式?中提到,如果按正确的个税申报操作,企业2019年1月份发放工资是在2月份申报期申报个税。因此很多税局老师、包括很多企业都还觉得时间比较宽裕,只要年底前相关扣除和操作细则出台,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1、月底了,留给财务或HR的时间不多了
财税评论Lawping已经接到好多咨询,单位1月初就要发放12月份工资,虽然在2月份申报期申报个税,但工资表里边需要有明确的个税扣款金额,以便于走内部审批流程,并在1月初准确发放员工的税后工资。但现在每个员工的专项附加扣除都没有,该怎么办?
按目前最快进度,从相关文件正式出台到内部培训,到收集统计清楚个人专项附加扣除,可能月底前是很难的了。
Lawping建议采用预扣后多退少补法:
税前工资扣除专项扣除(三险一金)、其他扣除后,先统一按3%税率(新个税全年应纳税所得不超过3.6万的适用3%税率)计算税金后1月份发放税后工资。后续明确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相应税金差异,并在2月初发放1月份工资时计入税前收入,统一调整。
由于新个税实行累计预缴扣税,每月工资奖金等收入不平衡不影响当年税负,以上计算对员工税负无影响。(关注公众号后,对话框回复“个税”,索取2019累进预缴个税计算表(excel))
2、提前申报扣缴的企业,这个月做工资表还是比较简单
当然,也有部分公司采用的是错误的提前申报扣缴模式(部分误将工资劳动所属月份做为税款所属期,长期“提前”办理申报的扣缴单位,比如单位2019年1月发了员工2018年12月劳动期的工资,税款所属期本应是1月,申报期在2月,但因为误将税款所属期认定为12月,而提早在1月份申报期内就办理了扣缴申报),这类企业如果延续旧有模式,在12月底做工资表时,只需要简单按新税率和扣除标准拉一下excel就可以计算个税了。
3、2019年工资表个税金额这一列将无比复杂
然而,不管哪类申报方式,2019年HR在做工资表时将面对无比复杂的状况,以往,设定好公式,一张excel表格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现在可没那么容易了。
由于新个税实行累计预缴扣税(详见以下图片介绍),每月个税申报相当于一次汇算清缴,每个员工都需要累计全年收入和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等,而由于每月收入和专项附加扣除可能会有变动,会导致每月税金很难通过简单的一张全员excel表格计算,需要升级工资表计算模板。




虽然新个税申报软件有税金自动计算功能,但这可能需要到申报期才能操作(是否可以提前使用并计算个税有待实操测试),而工资表是需要提前十几天(提前申报模式)或一个多月(正常申报模式)做的,面对工资表个税金额这一列,HR可能会抓狂。
解决方式我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扣除(特别是专项附加扣除)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资表公式设置(收入、扣除通过累计,每月计算)。但这需要采集每位员工的专项附加扣除数据,而且需及时更新,也大大增加了HR工作量。
建议采用员工APP填报的方式,企业不再需留存大量员工报表纸质资料,但第一个月为了统计方便,建议员工填写最基本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便于工资表计算。
鉴于申报后扣缴税金与工资表计算税金可能有误差,需每月检查差异,并后续作调整。
2、在做工资表时通过将数据提前导入税局客户端获取个税数据,但是否支持存疑。
3、借助第三方软件辅助工资核算。
如果你有更好建议,欢迎加我微信(lawping)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