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就叫规矩! 2024-07-30 16:03:08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祖辈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1、居家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1.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来。2.长辈站着,晚辈不能坐着,长辈来了晚辈一定要起立。3.不要在别人的大门正中站立,过门的时候不要踩踏门槛。4.大家同桌吃饭,不另外带着食物吃独食。2、处事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1.不要揭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自己的长处。2.交情浅的朋友,话不要说的太深,绝交了也不能恶语相向。3.凡事都要理智应对,切勿感情用事。4.凡是要请教他人的事情,都要登门拜访。3、聚餐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1.入座后不要伸出胳膊,伸出腿。2.主人如果先举杯敬客人,客人要说谢谢的话。3.用筷子取菜或汤勺取汤,不能比他人多取,适量就好。4.离开酒席,主人谦逊地说“慢待了”,客人要说“谢谢”。4、出门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1.衣服帽子不求华丽漂亮,但一定要干净整洁。2.在车多人多的地方,不和别人打招呼。3.途中有人问路,要详细的为他指明方向。4.坐车时见到长辈要下车,见到小孩子也要点头示意。5、会客及门先趋,为客启阖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1.客人快到门前了,主人要先到为客人开门。2.招待茶果时先给长辈后给晚辈,先给不熟悉的客人,再给熟悉的客人。3.主人要坐下座,给客人举杯,招呼客人喝茶。4.远方的客人要走了,主人要送到车站,看着客人的车走远了,自己再返回。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下,传承到了今天。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敲碗敲盘子,因为敲碗取“乞讨”之意,说法上不吉利。比如面见长辈时要先“叫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诸如此类太多太多,这些约定俗成的小事成为了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这就是中国规矩!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决不能没规矩。 赞 (0) 相关推荐 勿懂规矩,莫出国门 (附:亚洲各国礼俗) ■ 交际礼仪 日本人行礼的方式多种多样.与人会面时,目光不看对方或死盯着对方的脸都是失礼的.听对方讲话时,通常应望着对方的双肩与胸之间的部位.人群中发现熟人,不能大声呼喊,而是轻声叫唤并挥手招呼.当熟 ... 这是中国最全的规矩!可惜99%的年轻人不知道一个...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 老话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可是现今,很多父母却丢弃了古训,教育孩子丝毫没有原则. ... 这是中国最全的规矩!可惜好多年轻人不知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 老话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可是现今,很多父母却丢弃了古训,教育孩子丝毫没有原则. ... 在中国,吃饭有规矩 作者:物道君 来源:物道(ID: wudaoone) 中国人吃饭,有礼又有矩.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儿时吃饭,最烦有长辈在的家宴,本来我可以捧一只大搪瓷碗,吃一下这桌,吃一下那桌 ... 在中国,这叫规矩 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会时不时受到老一辈的教诲.小时候,如果饭前敲碗筷,一定会被父母说:如果替客人盛饭时问"要饭不?",还会被爷爷奶奶骂...... 这些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莫抖腿 ... 在中国,这叫规矩(此生必读!) 玫瑰音悦台 予人玫瑰 抖音短视频:餐桌上的10个禁忌,在中国,这叫规矩 。 抖音短视频:餐桌上的10个禁忌,在中国,这叫规矩 。 在中国,这叫规矩! 在中国,这叫规矩! 正能量读悦 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会时不时受到老一辈的教诲.小时候,如果饭前敲碗筷,一定会被父母说:如果替客人盛饭时问"要饭不?",还会被爷爷奶奶骂...... ... 餐桌上的10个禁忌,在中国,这叫#规矩 #餐桌礼仪 #传统文化 #国学 @抖音短视频 餐桌上的10个禁忌,在中国,这叫#规矩 #餐桌礼仪 #传统文化 #国学 @抖音短视频 这是中国最全的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 老话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可是现今,很多父母却丢弃了古训,教育孩子丝毫没有原则. ... 这是中国最全的规矩!可惜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一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不能丢.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过年老规矩,是时候分享到圈子里,让后辈们看看了! (一)居家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