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

(0)

相关推荐

  • 鲁国史话十八:好容易有了“主角”戏份,桓公却被大臣好一番说教

    上一篇文章,咱们继鲁隐公被弑后又讲了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宋国那位十分好战的国君宋殇公,也步了鲁隐公的后尘,被属下臣子所杀.虽说殇公宋与夷在位期间,的确是没给宋国带来什么发展,还由于连年战争,让百姓生活 ...

  • 鲁国史话十四:三国终于会师伐宋,没想到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隐公

    时间推进到了鲁隐公十年(即桓王在位的第七个年头),在开讲本次故事之前,鄙人想先带大家通篇看一下孔老夫子对于这一年的记载.在<春秋>经文中,有关隐公十年的内容总共可以分成六段(或者说是六句) ...

  • 臧氏家族史话

    观兖州 知天下 臧氏家族史话 臧建立  辑录整理 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每个 ...

  • 春秋读书——让历史照进现实(之十四)

    鲁桓公二年,女人惹的祸. 这一年,友好邻邦宋国发生重大变乱,按左传的说法,宋国时任君主宋殇公(谥号肯定是后世无偿赠送的了)穷兵黩武,十年发动了十一次对外战争,惹得天怒人怨,太宰(首相)华父督乘机造势把 ...

  • 06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 ...

  • 古文观止6:臧哀伯谏纳郜鼎

    夏四月,取郜(gào)大鼎于宋,纳于大(tài)庙.非礼也.臧(zāng)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sè)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1.鼎:古代把鼎作为立国的重器 ...

  • 《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作品介绍]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 ...

  • 《臧哀伯谏纳郜鼎》

    今天我们学习<古文观止>第一卷的第六篇,<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其中心内容是臧哀伯 ...

  • 【歪读《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看着特别刺激,一种阴谋被识破的满足畅快感. "随国"虽小,却很不一般!随国现处于让人敏感的湖北省随州市.周王朝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 ...

  • 古文观止:邵工谏厉王弭谤

    [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一胡一 ,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 ...

  • 古文观止97:上书谏猎

    相(xiàng)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hào)自击熊豕(shǐ),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 1.相如:即司马相如,汉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免官游梁,与邹阳 ...

  • 古文观止71:李斯谏逐客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jiàn)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1.秦王:指蠃政,此事发生在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 2.游间:游说离 ...

  • 古文观止35:祭公谏征犬戎

    穆王将征犬戎,祭(zhài)公谋父(fǔ)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jí)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1.穆王: 西周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 2.祭公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