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讲伤寒论 | 结胸与痞证因何而得?大陷胸汤/丸如何使用?

(0)

相关推荐

  • 泻热逐水:陷胸汤类方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 ...

  • “黑话”白云阁版伤寒经方(九)结胸证物语

    昨天 盖湿者,弥漫雾露之气也, 饮者,贮于器中者也, 水者,洋溢四射者也 水饮物语 在伤寒经方中有个基本的课题,就是水,而水是隐含在六经中的暗线,到了杂病和六气之中都是当成一个专题来说.其实这些专题开 ...

  • 吴佩衡讲伤寒 | 太阳病这些情况不能发汗,切记!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解释:咽喉干燥,是津液不足之故,此证应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是邪热灼伤真阴,证见心中烦热,精神不倦,喜饮清凉之物:阳虚则为下焦虚寒,津液不升,精神倦怠,喜饮热汤.无论阴虚阳虚,如 ...

  • 吴佩衡讲伤寒 | 最复杂的厥阴病,治疗关键在这里

    <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肝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之火从母化气而为风,是为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 ...

  • 吴佩衡讲伤寒 | 不可发汗、不可攻下、不可涌吐,少阳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少阳为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育万物,故曰少阳.在自然界以一岁而论,属于春之正.二.三月,以一日而论,则为寅卯辰三时.盖天阳之气,在冬令亥.子.丑三月,潜藏于地下寒水之中,至春令寅.卯.辰三月渐升于 ...

  • 吴佩衡讲伤寒 | 脾湿胃寒或许没那么难治

    太阴者,阴之极大者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土寄居于四季之月,而旺于长夏.盖天地只以水火二气化生万物,长夏之时,水火相交,蒸而为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

  • 吴佩衡讲伤寒 | “伤寒第一方”乱用不得!误服桂枝汤后可能产生这些变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 ...

  • 吴佩衡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运用及其发展研究

    吴佩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被誉为当代扶阳派的代表人物,主温药亦不排斥寒凉.先生多年精研<伤寒论>,深得仲景医理和方术要旨,以阴阳为核心,遵守辨证论治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之临床运用经验分享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