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起兵时只有8000人,为什么能将整个南朝梁掀翻天?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殷孝祖作死沈攸之顾全大局,形势逐渐利好刘彧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6篇 得知晋陵等四郡失守,邓琬这才紧张起来,命孙冲之为前锋,率龙骧将军薛常宝.陈绍宗.焦度等部队一万人为前锋,进驻赭圻. 孙冲之在行军途中给晋安王刘 ...
-
历史上有个人自号“宇宙大将军”,把活人当食材,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许云辉 "侯先生,您原先是何州人,因何至此?" "......回陛下:我们侯将军乃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为躲避高澄追杀而投奔陛下,承蒙陛下皇恩浩荡......&q ...
-
激荡四百年:殷孝祖回援建康获重用,刘彧主动出击派出禁军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4篇 殷琰虽然宣布豫州支持刘子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却在悬瓠起兵,宣布效忠建康,袁顗引诱周矜的司马常珍奇将其活捉斩首,然后以常珍奇接任太守. 刘 ...
-
侯景的铁面具叛军:梁朝守将一见立即弃军而逃,结果天下户口减半
侯景的铁面具叛军:梁朝守将一见立即弃军而逃,结果天下户口减半 跛足的羯族人侯景率领铁面具叛军,一路杀戮,使梁朝天下户口减半 公元549年秋天,一个跛足的羯族人率领一支青袍白马的叛军,从寿春出发,以摧枯 ...
-
世居凉州的卢水胡人,为何会在后凉时期起兵反抗吕光的统治?
自从东汉时期开始,我国凉州地区便成为了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中央政府对于凉州的统治并不是十分有力,因此凉州地区的游牧民族部落还保持者聚居的形式,并没有完全被改造成为农耕部落,保留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在 ...
-
侯景之乱的前世今生
一.侯景之乱的历史背景与前因后果. 南北朝中后期,北方的北魏王朝分崩离析.北方大地,东魏西魏并立.而两魏的大权,则分别由高氏(高欢)和宇文氏(宇文泰)把持,他们才是两魏真正的统治者.元氏的皇帝徒有虚名 ...
-
史上最强一悍将,临阵逃跑,还告诉手下:别打,等会他们就来投降
隋末天下烽烟四起,名将辈出,后来这些将领大多归顺于李唐,凌烟阁内的开国功臣画像中大多数都是武将,所以诗人李贺才发出"有几个书生被封为万户侯"的感慨.乃至到了中唐时期,说起名传后世的 ...
-
他从一个小村官逆袭成为开国皇帝
看到文章的标题,相信很多人会以为我的说是那个当过泗水亭长的汉高祖刘邦,然而却不是,那本文的主角是谁呢?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字兴国(这个名字取得实在好!),吴兴人. 陈霸先出生于公元5 ...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二十七章:南北朝之南朝
中国的政府,从东汉末年,凉州将董卓带兵入洛阳以后,开始被军阀控制了,一直到北南朝时代. 魏晋都是以军阀建国.建国之后,魏因三国分立,晋因八王扰乱,国家都不能不注意军事,带兵镇守要地的将领,便很容易变为 ...
-
一人作乱,三国遭殃,为何侯景仅凭8000人就可轻易灭南梁?
侯景,南北朝时期非常知名的一号历史人物.他出身于北魏,曾经参加过六镇起义,北魏分裂后投奔东魏权臣高欢,之后镇守河南十余年.不过侯景可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人,高欢死后就开始了反叛活动.由于侯景非常善于造势, ...
-
侯景带着500精兵见到85岁的梁武帝萧衍时,仍然被吓得冷汗直流
"侯景之乱"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侯景本是羯族人,早年为尔朱荣的部下,后来投靠了东魏高欢,屡立战功,深受高欢欣赏和倚重. 高欢虽对侯景委以重任,但内心却极为猜忌:而侯景也是反 ...
-
梁武帝一味纵容,侯景终于起兵
梁武帝决定与东魏和好,派遣使者去慰问高澄,并吊唁高欢.侯景得知消息后,害怕自己会成为梁朝用来交换萧渊明的筹码,因此向梁武帝启奏说:"我与高氏父子之间的嫌隙和仇恨已经很深,我仰仗您的威灵,期待 ...
-
激荡四百年:侯景得人相助占据寿阳,萧衍不听忠言执意挖坑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7篇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正月十二,南梁豫州刺史羊鸦仁因东魏军逐渐逼近,声称粮运不济,放弃悬瓠,回到义阳,殷州刺史羊思达也放弃项城逃走,悬瓠和项 ...
-
激荡四百年:萧衍自欺欺人养虎为患,侯景肆无忌惮起兵造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9篇 自从来到寿阳,侯景就不断地提出各种要求,萧衍从未拒绝过. 这一天,侯景心血来潮,想要娶王家或谢家的女子为妻.萧衍道:"王谢门第高贵, ...
-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慕容绍宗的天罗地网 公元547年,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在寒山击败南梁统帅萧渊明,斩首数万人,随后长驱直入,逼近首犯侯景所在的涡阳. 从占据河南.山东,到沦为过街老鼠,侯景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被王思政和 ...
-
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时,最适合代替马谡防守街亭的人是谁?
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马谡的错误指挥导致战略要地街亭失守,有倾覆之险的季汉北伐军只得撤退,印证了刘备对马谡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价.那么当时的季汉军中有没有适合代 ...
-
高欢的政治手腕到底有多强?权谋机变人不能测,遗策平定侯景之乱
公元547年,东魏权臣高欢病逝于晋阳,享年51岁. 在高欢临终前,高澄随侍身边,一脸的愁苦.高欢对他说:"虽说我快死了,但你马上就可以接班,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欢谓澄曰:&qu ...
-
唐史:晋阳起兵时,李渊和突厥人的两次合作,空城计和糖衣炮弹
历史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直至建立唐朝,突厥人为李渊势力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这是因为,突厥及其支持的刘武周割据势力,正好在李渊为隋朝镇守的晋阳北边,双方直接接触. 李渊要想专心攻隋,就必须巩固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