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与西方的第一次较量——第一次希腊

希腊-波斯战争爆发的起因其实就是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帝国占领了小亚细亚西部的爱奥尼亚(Ionia)地区。虽然波斯帝国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但是当地的希腊人因为受到民主气氛影响,他们将对波斯国王的无条件忠诚、贡品、兵役当作无法忍受的奴役。公元前546年,爱奥尼亚人向斯巴达(Sparta)求助,请求斯巴达派兵援助自己赶走波斯人。斯巴达派出使者去警告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CyrusⅡ)不准对希腊城邦动武。当时波斯帝国正忙于和吕底亚王国作战,只好客气的接待了斯巴达使者,但是对警告并不在意。
居鲁士二世
40年后,被推翻的雅典(Athens)僭主希庇亚斯(Hippias)流亡波斯帝国,斯巴达策划让他回国复辟,雅典希望寻求外部支持确保安全,派遣使者来到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驻爱奥尼亚总督阿塔菲尼斯(Artaphernes)友善的招待了雅典使者,询问他们来自何方,之后表示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条件就是雅典必须向波斯帝国奉献土和水象征臣服。雅典使者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波斯帝国的意图,答应了这一条件,于是在大流士一世(DariusⅠ)看来,雅典就是被征服地区了,实际上就是个误解。
指挥军队的居鲁士二世
征服爱奥尼亚之后,居鲁士二世在当地任命僭主作为代理人方便统治。部分爱奥尼亚人人在征服战争中获得了财富和权力,其中之一便是米利都(Miletus)的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Aristagoras),此人想要捞取更多的利益,极力怂恿阿塔菲尼斯进攻纳克索斯岛(Naxos),声称此举不但可以获得大量财富,还可以获得进攻希腊中心地带的跳板,因为从该岛起航只要三天就可以抵达雅典。然而在公元前499年,米利都对纳克索斯岛的远征失败了,阿里斯塔格拉斯丢掉了僭主的宝座,于是他暗中策动爱奥尼亚的希腊城邦反对波斯帝国,还在名义上把民主制度引入了米利都。
公元前5世纪一个陶瓶上描述的爱奥尼亚(Ionia)城邦僭主的形象
阿里斯塔格拉斯向斯巴达求助。按照希罗多德的描述,他“以希腊众神之名要将爱奥尼亚人从奴役中解救出来,并借无法割断的血缘”恳求斯巴达人给予援助,他还宣称波斯人在斯巴达战士面前不堪一击,广大领土和大量宝藏如同囊中之物唾手可得,而他还号召为了全希腊利益停止自相残杀,一致对外。但是联想到他之前的所作所为,真是可笑之极,此人不过就是个自私自利、见风使舵、高傲自大、利欲熏心的卑鄙无耻的小人。阿里斯塔格拉斯还向斯巴达王行贿企图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在三天的辩论之后,斯巴达人认为爱奥尼亚距离太远,劳师远征风险太大,拒绝了阿里斯塔格拉斯的请求,并向他下达逐客令。
希罗多德
碰了一鼻子灰的阿里斯塔格拉斯向雅典求援。雅典答应出兵援助阿里斯塔格拉斯,因为在实行民主政治后,雅典男性公民都想要在战场上赢得荣誉和财富,但是最主要的动机还是因为前僭主希庇亚斯在流亡波斯帝国期间,不断向总督阿塔菲尼斯进言希望后者帮自己回国复位,进而作为波斯帝国进攻希腊的桥头堡。阿塔菲尼斯要求雅典迎回希庇亚斯,而雅典使者警告阿塔菲尼斯不要听信流亡者的任何谗言,并拒绝迎回希庇亚斯,雅典这一举动被波斯帝国视为对先前臣服承诺的背叛。总之,阿里斯塔格拉斯在雅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雅典公民大会决定派出20艘战舰和5000名士兵支援米利都。希罗多德对此作出了耐人寻味的评论:“误导一群人确实比误导一个人要简单得多,阿里斯塔格拉斯没能说服斯巴达国王,确说服了30000名雅典人。”
雅典(Athens)卫城上的神庙遗址
公元前498年,雅典就从优卑亚岛(Euboea)的埃雷特里亚(Eretria)派出一支先遣部队,由5艘战舰运载渡过爱琴海,前往米利都。阿里斯塔格拉斯得到了援军之后,马上打出反抗波斯帝国暴政的旗号,向距离海岸线130公里的波斯帝国重镇萨迪斯(Sardis)进军。波斯帝国军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退入卫城,任由希腊军队杀进城烧杀抢掠,城内的神庙也被希腊军队烧毁。但是波斯帝国军迅速展开了反击,希腊军队猝不及防,向海边败退,但还是在以弗所(Ephuses)被追上,雅典远征军遭遇了毁灭性打击,残部登船撤退。之后雅典再也没有插手爱奥尼亚的反波斯帝国起义,事实证明了斯巴达国王的决定是正确的,劳师远征根本没有必胜把握,雅典为自己的草率决定付出了巨大代价。
萨迪斯(Sardis)遗址,这里曾经是波斯帝国统治小亚细亚的中心
大流士一世得知了雅典支持爱奥尼亚的叛乱后非常生气,他命人取来弓箭,将一支箭射向天空,大声发誓:“愿诸神保佑我向雅典人复仇!”他还命令近侍在他用餐时提醒他:“不要忘记雅典人!”但是爱奥尼亚各地城邦纷纷造反,就连卡利亚人和塞浦路斯人也参与了造反。大流士一世集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去镇压叛乱,整整花费了4年时间才镇压下去。
浮雕上坐着的人是大流士一世(Darius Ⅰ),站在他身后的就是薛西斯一世(Xerxes Ⅰ)
鉴于塞浦路斯(Cyprus)在地中海东部的枢纽位置,该岛成为波斯帝国军第一个反攻目标。虽然在海战中希腊人的舰队一度击败了腓尼基人为主的波斯帝国舰队,波斯帝国陆军依然凭借庞大的轻步兵和强大的骑兵部队,通过一次大型会战和几次围城战在公元前496年重新占领塞浦路斯。随后几个月,位于赫勒斯滂海峡(Hellespont,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造反城邦也被镇压,南方的卡利亚坚持最久,直到公元前493年山穷水尽才投降。而在此前一年的公元前494年,波斯大军向米利都发动了进攻。
受到之前海战胜利的鼓舞,爱奥尼亚人出动海军在拉迪岛(Lade)和波斯帝国海军展开了决战。按照希罗多德的说法,爱奥尼亚联合舰队由多个城邦组成,共有353艘,波斯舰队有600艘战舰。波斯海军将领们因为之前的失败而忌惮对手,不敢发动进攻。他们找来了那些引入民主制后倒台的爱奥尼亚僭主们,要求他们说服本城邦的战舰脱离联合舰队,并许诺说如果和波斯帝国合作将得到赦免,房屋和神庙可以得到保全。同时又威胁他们说如果顽抗到底,所有人都将成为奴隶,男孩子被阉割,女孩子被送往偏远地区供人享乐。
对于波斯帝国的最后通牒,联合舰队的将领们开会讨论,其中来自波凯亚城邦(Phocaea)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坚决主张战斗。他被推选为舰队总司令,虽然他的城邦只出了3艘战舰,但他是个海军行家,他每天都率领舰队出海训练阵型,教导桨手如何驾驶战舰突破敌方横队,全副武装的重步兵如何与敌人开始接舷战。然而在炎热的夏季顶着烈日酷暑训练的士兵们非常累,他们才坚持了7天都拒绝继续训练了,桨手和士兵们纷纷跑到岸上架起帐篷乘凉。联合舰队出现了裂痕,波斯帝国的离间计开始奏效,拥有60艘战舰的萨摩斯人(Samians)暗中联系波斯军队,决定做内应。
波斯舰队立刻起锚,在海上列阵发起了挑战。狄奥尼修斯率领舰队迎战,他计划以萨摩斯人的60艘三层划桨战舰为前锋在腓尼基人的舰队冲开一个缺口,然后主力突入将波斯舰队分割歼灭。但是一开战,萨摩斯人的60艘战舰就有49艘当场叛变,调头脱离战线,撤出战场。本来就缺乏凝聚力的联合舰队竟然有一半的战舰跟着萨摩斯战舰逃跑,仅剩以开俄斯(Chian)人为主力的100艘战舰继续战斗。最终爱奥尼亚联合舰队彻底战败,234艘战舰被击沉或被俘虏,波斯舰队仅仅损失57艘战舰。Dionysius带着三艘俘获的波斯战舰落荒而逃,他深知波凯亚必将沦陷,于是一路西逃,到西西里岛成为一名海盗,但是他从不打劫希腊人。拉迪岛海战胜利后,波斯大军陆海并进,围困米利都,他们运来大量攻城器械,在城外挖掘壕沟,最终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城中军民要么被杀死,要么就被卖为奴隶,爱奥尼亚之乱被彻底平定。
残留至今的米利都(Miletus)遗址。这座城市最初由克里特人建立,公元前12世纪被赫梯人摧毁。公元前10世纪因为大量希腊移民到来而重建,成为爱奥尼亚(Ionia)最重要的殖民城邦。公元前8世纪日益强盛、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统治,公元前5世纪因为爱奥尼亚大暴动失败而被夷为平地
公元前493年,波斯帝国重新控制爱奥尼亚。大流士一世采取了一些怀柔政策稳定人心,重建城市、丈量土地、保留各城邦民主制。但是大流士一世为了惩罚雅典,决定向欧洲进军。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自己的女婿马多尼奥斯(Mardonius)率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征服色雷斯和马其顿。但是波斯舰队在阿托斯(Athos)半岛附近遭遇了可怕的风暴,许多船只撞到了阿索斯山,许多士兵葬身大海。根据希罗多德记载,波斯海军损失300艘战舰,20000人。这直接导致了波斯帝国海军丧失战斗力。而在陆地战场,色雷斯的布律戈依部落向波斯帝国陆军发动了夜袭,波斯军队伤亡惨重,主帅马多尼奥斯险些被布律戈依部落杀死。考虑到陆海军都损失惨重,波斯帝国军队全部撤回了亚细亚,第一次远征欧罗巴彻底失败。
位于希腊北部的阿索斯山,坐落于阿托斯(Athos)半岛,这里在罗马帝国时代是修道院云集之地,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和希腊王国都赋予其自治权,这里现在是自治的“圣山宗教共和国”,禁止女性和一切雌性动物入内
希腊人自己也在内讧,其实后人所臆想的希腊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事情从来不存在过,希腊的城邦只有30多个联合起来对付波斯帝国,其他大部分的几百个城邦不是直接投降波斯帝国就是中立观望。而在公元前494年,斯巴达消灭了邻邦阿格斯(Argos),从而确立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统治地位。雅典也和埃伊纳(Aegina)爆发了战争,双方都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于波斯帝国的西进,雅典内部也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对立的两派中的主和派都是昔日权贵,他们希望恢复僭主统治。主战派大部分人都资助过《米利都的陷落》的演出。《米利都的陷落》是剧作家普律尼库斯(Phrynichus)创作的著名悲剧,观看者无不潸然泪下,引发了雅典人人对爱奥尼亚起义失败的哀伤之情。雅典当局只好下令禁止演出,并对作者处以最高罚款,理由是“以如此深刻的手段唤起人们对悲剧事件的记忆”。
古希腊圆形剧场遗址,这里曾经上演《米利都的陷落》
公元前491年,大流士一世命令马多尼奥斯在上一年征服的城邦中建造战舰和运输船,重整军力,准备再度入侵。在开战前,大流士一世想试探希腊人是打算和他战斗还是慑于他的威势投降。大流士一世派出很多使者到希腊的各个城邦,要求这些城邦进贡表示臣服的土和水。还有一批使者被派去沿海那些进贡的城邦,要他们建造运输船。
事实证明,希腊人确实不是铁板一块,也根本不是后世的人想象的那样同仇敌忾。大部分城邦都向波斯帝国进贡了土和水,只有少数比较强大的城邦拒绝。尤其是杀害了波斯使者的雅典和斯巴达,大流士一世下令要征服他们,把所有居民变为奴隶,带到他的面前来。和雅典敌对的埃伊纳也向波斯帝国进贡水和土,由此可见彼此敌对的希腊城邦甚至宁愿倒向波斯帝国也不愿意支持同胞。
公元前490年,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波斯大军再次尝试征服希腊。这次他们采用了多年前阿里斯塔格拉斯的策略,在小亚细亚西南的Cilicia集结了舰队,由出身米底的海军将领达提斯(Datis)率领,陆军统帅由阿塔菲尼斯担任,波斯海军准备了600艘三列桨战舰。波斯海军首先攻占纳克索斯岛,沿着连接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西克拉迪岛链行军,占领了几个重要的岛屿之后建立补给基地,然后舰队北上进攻优卑亚岛的希腊城邦埃雷特里亚。埃雷特里亚公民们却分了两派,其中一派计划放弃城市逃跑,另一派打算投降,指望能从波斯帝国方面得到好处。波斯军队围城第七天的时候,两名内奸打开了城门,导致埃雷特里亚陷落。波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市民全部被强行移民到红海沿岸开采石油和沥青,以报复他们在爱奥尼亚叛乱之中烧毁萨狄斯神殿的行为。(注:雅典派出了4000名援军,但是被埃雷特里亚公民拒绝。而波斯海军为了避免希腊人激烈抵抗,故意不攻击祭祀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提洛岛,并给这个岛送去了丰厚的礼物收买当地人)
休整几天后,波斯帝国海军在雅典东北面阿提卡半岛东岸的马拉松(Marathon)登陆,这里距离雅典有42公里,登陆行动不会受到干扰。平原附近有一处半岛正好方便了波斯舰队停靠,提供了优良的避风港。地理环境东面朝阿提卡海峡,背后群山环抱。平原呈新月形,有9公里长,中间最宽处3公里。选择这里作为战场就是为了方便发挥波斯帝国陆军的骑兵优势,而且周围的山地形成天然屏障,有利于步兵登陆后保护舰队,使骑兵从容登陆。平原两侧的两条小河和南北两边的沼泽地也方便给战马提供水草。随着波斯大军到来的还有前A雅典僭主希庇亚斯,他是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图的儿子,如今已经年迈,可是他仍然渴望恢复权势。(注:公元前560年,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图斯(Pisistratus)利用公众不满情绪发动政变推翻贵族寡头统治,成为独裁者,废除了雅典贵族多项特权。雅典贵族不甘心失去特权,于公元前510年在斯巴达帮助下驱逐了庇西特拉图斯的儿子希庇亚斯。事实上希庇亚斯在位期间暴虐奢侈,所以不得人心。之后雅典改成民主制,城邦所有重大事务都得由全体男性公民投票决定)
在得到警报之后,雅典动员了10000名重装步兵赶到马拉松,和波斯帝国的20000名陆海军对峙(关于波斯帝国军队的兵力有几种说法,按照波斯海军一艘战舰配备30名战斗人员计算600艘战舰应该搭载有90000人,可是考虑到运输战马和物资的船,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波斯军队有5-7万人。但是笔者为什么写波斯军队仅有20000人的原因在后文会有说明)。雅典军队派出了一名叫披迪披戴斯的长跑健将前往斯巴达求救,他出发的第二天就抵达了斯巴达,他对斯巴达人晓以利害:“斯巴达人啊,雅典人请求你们给他们帮助而不要看着希腊的一个最古老城邦陷到异邦人的奴役之下。因为现在甚至连优卑亚都已经受到了奴役,而由于失掉一座名城,希腊就变得更加软弱了。”斯巴达也决定帮助雅典,但是他们没法马上出兵,因为当时正好是卡尔纳尼亚月祭典。按照斯巴达的惯例,必须等到15日月圆,祭祀活动结束才能出兵,国内黑牢士也蠢蠢欲动企图造反。以上因素导致了导致了他们在马拉松战役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只有雅典军队在单独对抗波斯帝国。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军队在马拉松登陆后将战舰头朝大海停靠在岸边
雅典军队采取10将军制,由10个部落各推出1位将军轮流指挥,重大决策也由10将军讨论决定。另外雅典议会选举出1位军政长官主持军务,任期1年。军政长官卡利马科斯(Callimachus)在战前召开会议,要求10将军投票决定是否立刻和波斯军队决战,投票结果竟然是5:5,有的将军认为波斯帝国军队兵力多,不如先撤退,等待斯巴达援军抵达。卡利马科斯也是犹豫不决,而10将军之一,色雷斯小国切索尼王子,雅典公民(米泰亚德)Miltiades最为坚决主战,他对交战双方的情况了解最为透彻,米泰亚德对卡利马科斯说:“卡利马科斯,今天是在两件事情中任凭你来选择的日子,或者是你使雅典人都变为奴隶,或者是你使雅典人都获得自由,从而使人们在千秋万世之后永远怀念着你。我们这10位将领的意见是不一致的,有的人主张要我们作战,有的人反对。现在如果我们不战的话,则我担心某种激烈的倾轧将会影响和动摇我们公民的决心直到他们竟会对波斯人妥协;但如果是某些雅典人沾染上不健康的想法前我们交战的话,只要是上天对我们公正,我们是很可能取得胜利的。”听了这番话,卡利马科斯决定对波斯军队发动进攻,并将全军指挥权交给了米泰亚德。
马拉松战役的雅典军队灵魂人物米泰亚德
在马拉松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一支来自普拉提亚的援军抵达了,总共1000名重装步兵(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援军有2000人)。这是雅典得到的唯一的一支援军。马拉松平原呈喇叭形,两侧有两条小河穿流入海,中间地势较高,没有积水,南北两边都是泥沼地;东边是海岸,西边是山地。这种地形限制了战场的大小,战斗只能在这一小块平原上解决。米泰亚德为了避免波斯骑兵两翼迂回,将方阵中央纵深减少为四排,两翼保持标准八排纵深,这样就使战线正面加宽,向两边延伸,使泥沼地成为天然屏障。中路和右翼都是雅典军队,其中右翼靠海列阵,战斗力最强,准备攻击波斯战舰,由卡利马科斯指挥。普拉提亚军队组成了左翼。
波斯统帅达提斯很清楚这样对峙下去不是办法,到了公元前490年9月15日以后会有更多希腊城邦能腾出手来参战,继续拖下去情况对自己不利。而且地形对人数太多的波斯军队不利,水源不足,马匹在狭小地形内制造的污染和消耗更明显。在僵持的6天之中,波斯人并非什么也没干,达提斯将部分人马运到优卑亚岛上分担卫生和后勤压力,将大部分骑兵用战舰运输绕过苏尼昂海角,企图偷袭空虚的雅典城。只留下了19000-30000人的兵力在马拉松平原,比较靠谱的数字可能在20000-25000人之间。而在公元前490年9月11日马拉松战役爆发的时候,波斯帝国陆军列阵是中路全部是步兵,两翼是弓兵和步兵的混合方阵,2000名骑兵布置在步兵阵线侧后。双方阵线相距8斯塔迪昂(1500米)。但是关于谁先发动进攻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马拉松平原越往东越宽,雅典军队不敢先发动进攻,担心两翼失去地形保护,波斯军队失去耐心之后先发动了进攻。可是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雅典军队首先发动进攻,他们祭祀取得吉兆,而且也不想给波斯骑兵有冲锋的距离,所以决定先发动进攻。无论谁先发动进攻,雅典军队和波斯军队距离200-300米的时候,波斯军队马上万箭齐发,雅典军队全军重步兵开始冲锋,中路因为遭到箭雨密集射击,虽然有重甲护身导致伤亡很少,可是推进速度也变慢了。而且波斯军队在中路集结了一批雇佣来的斯基泰步兵,他们挥舞战锤和战斧冲击雅典军队中路,居然压制了雅典军队中路,逼得雅典中路节节败退。
但是雅典军队厚重的两翼突击取得了成功,波斯军队两翼的溃败导致了中路被合围,达提斯看到败局已定,下令全军撤退,追击的雅典军队俘虏了7艘来不及起锚的波斯战舰,雅典军队留下2个部落的部队清理战场,主力开回雅典城迎战波斯帝国的迂回部队。波斯军队看到赶回的雅典军队,也失去了再战的勇气,选择了撤退。第一次希腊-波斯战争以雅典军队的胜利而告终,根据记载,雅典军队仅仅阵亡192人,波斯军队阵亡6400人,可是这个数据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因为雅典军政长官卡利马科斯在战斗中阵亡,10将军有2人阵亡,许多雅典知名人士都在马拉松战役战死,士兵战死者肯定更多,所以很严重怀疑这个数据是雅典人自己吹嘘的。
马拉松战役中波斯军队正在和雅典军队激战
10年后,将爆发下一场规模更大的希腊-波斯战争。
注:Sparta(斯巴达)人对自己城邦的正确称呼是Lakedaimoniois(拉凯戴梦或拉克第蒙)
今日的Marathon(马拉松平原)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列国志】希腊古典时代(五):波希战争5

    希腊古典时代(五):波希战争5 ③布阵 希腊同盟军一方,雅典人处于左翼,右翼可能是斯巴达人,其余城邦的舰队位于中央.由于海峡过于狭窄,整个舰队可能分为两列.希罗多德认为同盟军舰队是呈南北成一列状排列, ...

  • 盘点古往今来,那些决定了历史进程的14场海战

    历史上很多最关键的时刻,都发生在海上,而海战也决定了许多伟大王朝和帝国的兴衰.这篇文章,为大家盘点了古往今来,决定历史进程的最大和最重要的战役. 中途岛之战(1942年),二战 在1941年进攻美国之 ...

  • 希腊城邦联合破敌的希波战争

    (编著:刘乐土) 战争地点:希腊境内 战争时间:公元前492年至479年 推荐理由:希战争是希腊诸城邦联合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也是亚欧之间东西两大文明的首次大碰撞. 战争经过 公元前492年,大流 ...

  • 2020123190后游资和赵老哥第一次较量

    当时贵州燃气是小曹以洪帮为首带领的各路小游资做的,为了不能让洪帮扰乱资本市场,舅舅和赵老哥同时出手干预洪帮的操盘,但是这一帮90后的操盘手真的是天赋异禀,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加上先天因素也是非常好,很多 ...

  • 90后游资和赵老哥第一次较量

    当时贵州燃气是小曹以洪帮为首带领的各路小游资做的,为了不能让洪帮扰乱资本市场,舅舅和赵老哥同时出手干预洪帮的操盘,但是这一帮90后的操盘手真的是天赋异禀,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加上先天因素也是非常好,很多 ...

  • 李零 |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思想启蒙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却空前繁荣,其中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大 ...

  • 【每天老照片】--9643--英国王室想低调处理戴安娜去世一事,首相与女王展开第一次较量

    1997年5月布莱尔入主唐宁街,成为英国首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这个工党领袖的上台似乎不是很高兴,也难怪,谁让工党有废除君主制的意思呢.面对布莱尔,女王也不失时机的要敲打一下,她在一次见面中与布莱 ...

  • 不怎么西方的“西方哲学”——《埃及 希腊 罗马》

    不怎么西方的“西方哲学”——《埃及 希腊 罗马》

  • 希波战争——世界文明划分为东方和西方的分水岭

    在世界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其实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以中国为视角,中亚是"西域",印度是"西天",中东和欧洲是"泰西":以西欧为视角,巴尔干半 ...

  • 随笔||东方与西方的鸿沟

    东方与西方的鸿沟 以2021年三月的阿拉斯加会谈为嚆矢,东方与西方的对峙好像在一时之间显得更加突兀.这个对峙中的"东方"与"西方",在本文中所指的是两个特定的宽 ...

  • 乌克兰太令人心寒!得罪东方讨好西方,强调自己的“炮灰”地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与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会晤.在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乌克兰什么时候才能加入北约的问题,应该由北约30个成员国决定,其他 ...

  • 周末悦读 | 陈炎:东方与西方(下)

    按  语 本周"悦读"所推送的文字,节录自著名美学学者陈炎的<文明呓语>一书.作品以灵动的笔触.跳跃的节奏,呈现思想的光芒,深具可读性,又不乏洞见.并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