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啥意思?老祖宗吃出来的经验
相关推荐
-
晚稻亩产911.7公斤!袁隆平团队双季稻成功冲击纪录
2020年11月02日 11月2日,袁隆平团队迎双季稻亩产3000斤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 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在7月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 ...
-
南方水稻一年成熟几次?南方水稻种植时间和收割时间!
一.南方水稻一年成熟几次? 南方水稻一般为一年一熟或两熟,但有的地方也有一年三熟的.如江苏南部可以一年两熟,苏中及淮北一般只能一季.海南则是一年三熟.另外,广西只能两季水稻,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可以三 ...
-
早稻、晚稻和中稻——长河拾萃(三十四)
早稻.晚稻和中稻 --长河拾萃(三十四) 海南岛一年可以种三季稻,我们这里距离海南岛将近2000公里,气候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是热带,一个接近温带,但我们这里一年也能种植两季稻--早稻和晚稻. 后来大 ...
-
“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啥意思,为何晒米亏不起?晒过的都懂
虽然大米每天都离不开它,那大家可有听说过"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这样一句老俗语呢?为何稻谷能晒,而大米晒就"亏不起"呢? 这个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但凡晒过的都很 ...
-
二师 向德荣 ——“双抢”印象
1973年3月,我从部队退伍回到湖北省沔阳县(现仙桃市)张沟区冯桥公社前进大队五小队,到了7月,又一次参加"双抢".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江汉平原水稻一般种两季,早稻不插 ...
-
“小满”将至,这三句农谚字字珠玑,充分展现了老祖宗的大智慧
"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1号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就到来了.今天是5月18号星期二,到5月21号星期五,就到了今年的"小满"节气.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 ...
-
为什么要节约粮食,还记得小时候经历的“双抢”吗?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你在南方农村出生长大的话,记忆中最辛苦的劳动莫过于"双抢"了. 这个双抢,可不是现在所说的飞车抢劫,抢夺,而是抢收早稻和抢种晚稻.为什么要抢收,抢种?主要是跟农时 ...
-
袁隆平团队再创纪录!双季稻亩产超3000斤
袁隆平团队再创纪录!双季稻亩产超3000斤 2020年11月02日 12:35:33 来源:央视新闻 833人参与236评论 今天,袁隆平团队迎双季稻亩产3000斤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 ...
-
俗语“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贵少是非”,道出老祖宗的观人经验
大图模式 记得以前老人们经常说,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这话说出了他们的人生经验之丰富,也变相的向我们暗示,老祖宗的道理很多,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东西,其 ...
-
农村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是啥意思呢?
农村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 富 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是啥意思呢?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老不泄残精 人的年龄大了,身体会比较虚弱,各项生理机能都会显著下降.在这种 ...
-
俗语“兄弟不共财,姐妹少来往”老祖宗的告诫,要重视起来
民间俗语在老一辈的时候很流行,这都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李志永国画九鱼图<连年有余>作品选自:聚艺上品 现代人大都出门在外,很少听到这些俗话,本期就给大家带来一 ...
-
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什么意思?何为“残精”?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辉煌有过没落,祖国的成长离不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他们把这些经验总结成了俗语,俗语朴实无华,却颇为实用,蕴含着非 ...
-
农村俗语:“玉米割掉两次头,粮价再低也不愁”,这是咋回事?
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的时候聊到了种植玉米的话题上了.老农说,种植玉米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在咱们农村,就流行这么一句俗语------"玉米割掉两次头,粮价再低也不愁".其实,这句俗 ...
-
俗语“钱多不住东厢房,钱少不与娘家忙”有依据吗?古人经验之谈
中国历史悠久,优秀的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俗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一直以通俗易懂且富有道理被人们广泛传播,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句俗语,那就是"钱多不住东厢房,钱少不与娘家忙" ...
-
俗语“割肉不割槽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啥意思,槽头肉不能吃吗
文/农夫也疯狂 最近猪肉的价格疯涨,很多人都在说猪肉吃不起了.在我们村里,有好些老人说都有一个多月没有吃肉了.不光是因为现在的猪肉价格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担心猪瘟而不敢吃.目前湖南的生猪价格是最高的, ...
-
俗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有道理吗?19年哪天立秋
文/农夫也疯狂 自从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以后,在7月12日也入伏了,但是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有点"火力不足",像往年进入小暑,到了三伏天之后,气温已经很高了,说是"烧烤模式& ...
-
“不色者肾绝,不言者气绝”俗语中的大智慧,早懂少吃很多亏
俗语是一个代代口口相传的东西,它是语言文学中一个特殊的种类.俗语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同时俗语也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现在的的俗语已经是传统文化的一份子,但是人们对俗语的看法却不一,有的人说是迷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