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至,旧作《清明一霎又今朝》刊家乡的《荆州晚报》2021年4月1日

木木文字

再发出吾旧作《清明一霎又今朝》。纪念清明时节,怀念吾之逝去的所有亲人!

清明一霎又今朝

陈振林

清明一霎又今朝。

头脑里先是闪现出杜牧的千古绝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雨绵绵,春意纷纷,不知是离人泪还是老天情,都含蓄在纷纷雨里,依附在断魂人上,消逝在浇愁酒中。然后一幅冷色调的图画浮现了:坟堆旁,墓碑前,立着三五个人,焚香、烧纸,默默无语,飞扬的纸灰里撒满了沉重的哀思……

这是想像中的清明节。这是传统意义的清明节。古时有“寒食上墓”的习俗,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就传为清明扫墓。旧时扫墓十分流行——据《京都风俗志》载:“是日倾城上冢,九门城外,自晨至暮,处处飞灰,其野店荒村,酒食一磬。”据说这清明扫墓的源头,竟然和“智慧化身”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盖庙,于是百姓就在清明前后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如此扫墓措置不当,下令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清明拜祭的风俗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坟墓了。也许这是人们对神化了的孔明先生的另一种崇敬,之前清明扫墓也肯定是有的,大概到了这时才真正成了习俗。

真正意义上的清明不只是扫墓。

清明时节有插柳之习俗。《风土记》称清明为“柳节”。人们或者是把攀折下来的柳枝插下屋檐下或门窗上,或者是直接把柳枝插在头上。尤其是妇女,用柳条编成精巧的圈儿插在鬓上表示青春常在。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似是分别对儿童、妇女而言。宋朝杨韫华《山塘擢歌》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说明还有人借插柳而卖柳,赚点辛苦钱哩。《唐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中宗在清明节赐臣子以柳条,编织柳圈,以避虫疫。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这又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炽盛。

清明插柳的习俗的源起,据说与悼念介子推有关。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当上国君(晋文公)后,介子推偕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下领烧山以求他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靠在一棵大柳树下,被活活烧死。翌年,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死柳复活,千条柳丝随风漫舞,文公掐了一根,编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学着折柳插头。插柳习俗由此而生。宋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清明》的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中“焚死不公侯”的“士”就是介子推,“人乞”就是那让人笑掉大牙的有一妻一妾的齐人了。诗人描写清明时节之景,借乞食的齐人和焚死的介子推,抒“贤愚难辨”之情,实在是妙!

清明时节还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等。唐代诗人韦庄有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后两句写女子在花树深处荡秋千,若隐若现,煞是好看。秋千,如今还是可以荡的;但作为中国古代足球的蹴鞠,唐宋时盛行,可惜如今已失传了。如今还有斗鸡,但极少见了。当然最爱做的活动就是放风筝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孩子们的乐趣。飘满风筝的天空,这又何只是孩子们的天堂!和风熙日,湛蓝的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神话故事中的神仙、戏曲中的人物,更有展翅飞舞的蝴蝶、摆尾摇动的金鱼,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图画啊!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更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光。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真是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宋代诗人吴维信的《清明诗》曾作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生动形象地绘出了一幅人们竞相外出踏青图。而大文豪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词句,更是画出了一幅清新迷人的踏青风俗画。

“清明”两字的来历,据《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今的人们,常常为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所累,不如趁着风和日暖的清明时节出去透透气,舒活舒活筋骨。如今的清明,不再是“胡园断肠处”,定会是“日夜柳条新”了。

长按.识别.关注

  陈振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以文学养教学,以教学促文学。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青铜骏马文学奖、麋鹿文学奖、吴伯箫散文奖、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得者;教育部认定中小学校图书馆图书作者,校园文化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全国“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评委,“原生态”语文教学理念倡导者与践行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各地进行语文教学、文学创作、校园文化、教师成长等专题讲座(讲课)60多场次。50多篇作品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4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报刊发表教学文章410多篇;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读者》等报刊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27部。系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陈振林文学创作与教学写作的自由天地,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报告、总结、交流材料,演讲稿,小说,剧本,策划书,广告词,新婚对联,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

(0)

相关推荐

  • 山东作家‖【花开无声,成长有你】◆鲁玲玲

    作者简介 鲁玲玲,初中语文教师,爱好读书.写文,努力用文字记录寻常中的欢喜,品味细微处的精神. 花开无声,成长有你 有一种美丽,叫静静等待:有一种喜悦,叫花开无声:有一种幸福,是且读书且成长. 他是一 ...

  • 先生还是写一点罢

    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通过不断地写作练就的.如果语文教师不写作,或是写作数量很少,教师自身的写作技能不仅很难提高,而且会逐渐衰退,其后果必然是教师自身写作直接经验的缺失.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能 ...

  • 2021年4月4日晴川清明在东疆

    2021年4月4日晴川清明在东疆时间: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今日清明.主游地:东疆.车辆:租车,雪佛兰新科鲁兹,白色,1.5自动,三厢5座,津RAB252.取(还)车网点:长虹公园自助点.取车 ...

  • 【每日开运】2021年4月4日 清明

    今日黄历 ● 公历:2021年4月4日.星期日.清明 ● 农历:2021年.二月大.廿三日 ● 岁次:辛丑年.壬辰月.壬午日 ● 宜:祈福.祭祀.结亲.开市.交易 ● 忌:服药.求医.栽种.动土.迁移 ...

  • 清明又至,发旧作《清明一霎又今朝》

    木木文字 再发出吾旧作<清明一霎又今朝>.纪念清明时节,怀念吾之逝去的所有亲人! 清明一霎又今朝 陈振林 清明一霎又今朝. 头脑里先是闪现出杜牧的千古绝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

  • 陈振林散文:清明一霎又今朝

    清明一霎又今朝 陈振林 清明一霎又今朝. 头脑里先是闪现出杜牧的千古绝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雨绵绵,春意纷纷,不知是离人泪还是老 ...

  • 【北梦南缘】第五十五期,同题诗清明:杏花芳草清明雨; 春酒杜鹃松柏魂

    丨作者:北梦南缘文学社丨审核:耕闲客 丨编辑:雪之英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社    长:耕闲客 副社长:燕子  雪之英  随波不流 秘书长:燕子 主    编:雪之英 管理员:与时俱进  刘玉恒  ...

  • 清明诗赋祭英魂|清明春韵【诗词选叶ZD431期】

    绝  句 清明感怀(新韵) 文/锦腾之星 又至清明烟火旺,儿孙大把纸钱烧. 生时若付三成爱,远胜茔头充富豪. 清明祭母 文/小桥秋水 春风春雨梨花白,泪洒人间四月天. 扫墓不烧香烛纸,一杯村酒祭坟前. ...

  • 桂平人文:4月5日清明西山拜山

    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每年举行祭祀的日子有很多,一般也都是传统的民间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十四,八月十五,冬至等等,但一般都是在家里起案祭拜,只有清明例外,走出家门,到 ...

  • 清明之后,关于清明印象

    清 阳历4月4日 明 清明之后 之后的雨水越发会多 荒野上的人却日渐稀少   风一时半会还改不了方向 返乡的车辆已各奔西东   疼痛的有效期也许短暂 永久的悲伤难得一见   生与死绝非此岸彼岸 一把纸 ...

  • 苏轼的梨花,人生看得几清明,这里的“清明”是指梨花还是节气?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 东栏梨花> 41岁的苏东坡离开山东密州到徐州赴任.难得的接任他密州职务的是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