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膏药方剂(上)
相关推荐
-
千方百剂: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 [处方] 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 ...
-
千方百剂:胡椒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胡椒汤 [处方] 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治脾胃受寒,胸 ...
-
千方百剂:牛黄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膏 [处方] 蛤粉(研飞)二百两,牙硝(枯研).朱砂(研飞),各十两:人参二十五两,雄黄(研飞)七十五两,龙脑(研)四两,甘草五十两,金箔.银箔,各二百片(为 ...
-
【孙思邈】大中华医药古方、名方、秘方合集
名称:苁蓉大补圆 拼音:Cōnɡ Rónɡ Dà Bǔ Yuán 处方:木香(炮).附子(炮.去皮.脐).茴香(炒).肉苁蓉(酒浸).川椒(炒去汗),各十两:巴戟(去心).牛膝(酒浸).白蒺藜(炒.去 ...
-
被陶隐居写入《道藏》的补肾良方
补肾良方经进地仙丹 处方:人参一两半,附子(炮).川椒(去目.少炒.出汗).苁蓉(酒浸.焙),各四两.川乌(炮).茯苓(白).甘草.白术,各一两.菟丝子(酒浸).覆盆子.天南星(汤洗.姜汁制焙).防风 ...
-
正元散
正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元散 处方红豆(炒).干姜(炮).陈皮(去白),各三钱:人参.白术.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两: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各半两:附子(炮 ...
-
千方百剂:急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急风散 [处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川乌(二枚.炮裂.去皮脐) 南星(一枚.炮) 藿香(半两) 防风(去叉.半两) 白芷(半两) 全蝎(一分炒) 白附子( ...
-
中华膏药方剂(中)
名称:柴胡石膏散拼音:Chái Hú Shí Gāo Sàn处方:赤芍药.柴胡(去苗).前胡(去苗).石膏(煅).乾葛,各五十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白皮,各三十七两半.荆芥穗(去土)三十七两.制法 ...
-
中华膏药方剂(下)
名称:暖脐膏处方:当归80g 白芷80g 乌药80g 小茴香80g 八角茴香80g 木香40g 香附80g 乳香20g 母丁香20g 没药20g 肉桂20g 沉香20g 麝香3g制法:上十三味,乳香. ...
-
文脉颂中华,史上最全清明节经典诗歌赏读!哪一首最好?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又有祭扫.踏青.蹴鞠秋千等风俗,曾被称为我国民间第一祭日. 巫娜 - 心印自然 来自六不和尚 00:00 07:05 节日来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 ...
-
松香膏的制备(摘自: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松香膏的制备 (一)松香膏药基质的制作 按处方量称取香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当出现青色浓烟后油温达40-80℃左右时,将松香.黄蜡碎块一同放入锅内熔化,熔化后成为松膏油.随着油温增高,锅内开始出现黑色 ...
-
《谈天说地》|中华气象史上的世界之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气象科学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夏商西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抗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经验,促进了早期气象.天文.农业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在甲骨文中已有了关于云.雨等 ...
-
通过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三次大劫难,看明朝的...
通过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三次大劫难,看明朝的贡献. 中华历史上有三次大劫难. 第一次就是三国两晋之后,持续三百年的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纷争. 这段时间的中原大地群魔乱舞,民不聊生,要不是衣冠南渡,要不是南朝坚 ...
-
诗歌:寻梦在中华文明长河上 | 梦在远方 主播 | 远方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寻梦在中华文明长河上 梦在远方 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想象 仰脸迎合你那低垂躲闪的目光 用交谊舞的步履相互走进 一同在文明的长河里逆流而上 从一身&q ...
-
通过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三次大劫难,看明朝的贡献。
通过中华文明历史上的三次大劫难,看明朝的贡献. 中华历史上有三次大劫难. 第一次就是三国两晋之后,持续三百年的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纷争. 这段时间的中原大地群魔乱舞,民不聊生,要不是衣冠南渡,要不是南朝坚 ...
-
软组织损伤外用膏药方剂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虚弱,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