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健身房…铁路最新定制房车,太高大上了!

在铁路
有一群神秘的“吉普赛人
他们长期在铁路沿线
对铁路进行维修
确保线路质量安全稳定
吃住生活全在宿营车上完成
最近
他们迎来了新“房车”
音影娱乐、健身房一应俱全
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铁路“吉普赛人”喜提新车

近日,一辆崭新的文化就餐车停靠在柳州工务机械段换轨大修车间的新驻地——飞凤坡站。站区职工们高兴不已,纷纷上车体验并连连称赞。

由于施工性质特殊,柳州工务机械段职工常年流动作业,吃住生活都在宿营车上。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该段将淘汰的绿皮车厢改造升级成文化就餐车,与宿营车附挂连接。

新改造的文化就餐车设施齐全、功能强大,分为健康屋、文化区、就餐区三个区域。

△健康屋内摆放有血压计、医药箱等物品供职工使用

△文化区的书柜上有各类书籍供职工阅读

△ 75寸高清电视以及音响点歌设备

△职工就餐区里整齐摆放着餐桌

△休班职工在按摩区缓解疲劳

△休班职工聚在一起阅读、学习

柳州工务机械段 杨寿南:

“以前宿营车上的生活单调,职工之间交流也少,现在有了文化就餐车,大家空闲时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书,真好!”

近年来,为了改善现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该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针对宿营车上储水难题,该段去年投入资金,改造了4辆不锈钢水罐车,并为各工地购置了净水器和滤芯,职工可以随时喝上干净的饮用水。

对于职工普遍关注的看电视、如厕等生活问题,该段为每节宿营车安装动卫星装置增强收视信号、在施工驻地设置移动环保厕所,住在宿营车上的职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该段已经建成了4辆宿营文化就餐车,今年计划再建3辆。届时,宿营文化就餐车将全覆盖该段使用宿营车的车间。

铁路宿营车的发展变化
看了图片
是不是觉得铁路“房车”非常高大上?
然而几十年前
宿营车可没有如今这般舒适
下面
跟随小编一起看看
铁路宿营车的发展变化吧
↓ ↓ ↓

从“手工搓”到“全自动”

从前在宿营车上,水资源珍贵,洗衣做饭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职工下班后还需要到车旁打水洗衣。

△1994年,铁二局那厘工地,家属也随职工流动在工地。

如今,宿营车上每一节车厢都已经配备了一台洗衣机和一节洗浴车,还有两个大大的烧水炉,极大的满足了职工的生活需求。

△宿营车内的洗衣机。

从露天搭伙到专属餐车

过去宿营车上没有专门的餐车,厨师只能在宿营车旁边或者车内有限的空间里做饭,然后由工人用扁担挑着到工作现场分发,200多人的伙食通常需要5-6个人挑,扁担一头挑菜一头挑饭,只有一个素菜,几分钱便可吃一顿饭。

△1999年,六甲二线段二队宿营车空间有限,职工在车下劈柴。

△宿营车旁搭建起的临时厨房
现在宿营车里有了专门的餐车,不仅有空调和大饭桌,每天都是不同样的菜色,职工餐食得到极大改善。

△宽敞明亮的厨房。

△职工在食堂打饭。

从大通铺到小包厢

从前,宿营车由木制大通铺组成,6个铁架子制成上下铺,每节宿营车前后都安了一个大型排风扇,一到夏天蚊子特别多,大家都挂起了蚊帐,晚上睡觉时,睡在排风扇前的人特别冷,睡在中间的人就特别热。

△1994年,铁二局南昆那厘工地,夏天车底要比车厢内凉快些。

△1995年,古砦二线段二队宿营车。

△1995年,贵港一线段宿营车下,职工发挥专长给工友理发。

现在不一样了,宿营车是专门定制的,共有4个上下车门在车厢两头,宿营车内有6间独立包厢,每个包厢能住下4个人,有独立的衣柜、空调、电视机、换气扇,除了是住在线路上,其他和住酒店的感觉差不多。

在办公环境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从前开会环境比较简陋,一块黑板、几张椅子就是会议室。

△1995年,融水二线段二队,段长陶志成向工班长讲授曲线作业业务技术。

如今的会议室有了专门的车厢,空调、桌椅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

△宽敞明亮的会议室车厢。

从单调生活到网上冲浪

以前在车上,职工靠读书、打牌、下象棋等活动打发空余时间,现在娱乐越来越多了,职工不仅可以享受高大上的按摩椅,还可以在KTV和工友一起放声歌唱。

△1995年,古砦二线段二队,青年职工雷明在阅读。

△1996年,融水二线段二队宿营车,职工业余时间娱乐。

△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一展歌喉。

因为工作
他们漂泊在外
辛勤的汗水
挥洒在每一条铁路线上
守护铁路安全畅通
恭喜他们喜提新车
一起在评论区送上祝福吧!
大家都在看

是谁?

集团公司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记   者 | 资音

通讯员 | 李京桧 黄舞杰 黄厚强

部分图片 | 蒋建雄

编   辑 | 叶知雨

校   对 | 陆君旖 瞿晓亮

审   核 | 刘志恒

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