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学医
相关推荐
-
【“南召人”的一天】乔德松:小巷子里的的资深中医推拿师,有着一颗悬壶济世心
有一邻居,李老太太 每天扛着80斤的糠皮大包去送货 本应该弯腰驼背的她 如今七十岁了依旧挺着身板 不由的好奇问了问 她说功在我有个好邻居 说着往隔壁指了指 她说的是乔医生 乔医生,如今已有54岁了,家 ...
-
【灵璧故事】忆灵璧悬壶济世老中医戴祥林先生
在老灵城及灵璧东部的村落,戴祥林老医生的名号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老人家去世了三十年,但他的医术和医德至今让许多老一辈人念念不忘.下面是云中漫步女士采写的一篇关于戴祥林先生的生平事迹,小编找来以 ...
-
高考志愿填报——医学院填报
我带了很多年的高三,我一直坚信普通家庭的孩子必须填报一个实用的专业,这个专业必须能够让你掌握一门吃饭的技能!学医,一定是很多来自普通家庭孩子的最佳选择之一.普通家庭的孩子学医的理由如下: 一,社会地位 ...
-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齿问题很灵的方子,并且专门叮嘱,只可用药,不可外传! 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有问题的人应该会感同身受.师父给我 ...
-
十八岁的学医日记:藏医学下的桂枝加龙牡汤
2018.08.02 晴转阵雨 星期四 师说:"学贵沉潜,非浅尝者能涉猎:功夫贵静定,非浮躁者能修成." 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许多富有豪情的经典 ...
-
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学医必看!
张锡纯(1860-1933年)是近代医学史上著名的中医学家,与当时的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合称为名医三张.他博览群书,精研医理,注重实践,讲究疗效,治学既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又能对西方医学深入钻 ...
-
何复东一、潜移默化,立志学医
第一章 医家传略 一.潜移默化,立志学医 我太祖是清末秀才,一生专事教学.教学之余又以业医济众.祖父随侍,亲观亲历,学习了一些诊病治病的方法.方药,但感觉治病责任大,故不愿传承父业,仅以此作为家人自保 ...
-
学医必读!神秘的十二经“井”穴大全集!
手太阴井:少商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刺同身寸之一分,行 ...
-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了我一个祛湿...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了我一个祛湿气很灵的方子,并且专门叮嘱,只可用药,不可外传,但是今天我违背祖训要将它写出来! 现代的人身上十有八九都有寒湿的问题,身上湿气重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茶, ...
-
学医心得——中医人试药须知!!!
一切问题,都需要逆向认知. <孙子兵法>"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知道药物对人的伤害,就体会不到药物对人的裨益.学中医一定要自己去试 ...
-
姚荷生:我的学医之路,多么痛的领悟
来源:晚成堂 我家世业中医,良师益友不乏其人,按说我学习祖国医学应该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事:但是,我因立志不早,用心不专,以致学习过程中,虽然有过一些收获,还是走了不少弯路!据实写来,或许对有志于斯 ...
-
学医必须记住的数字【表格版】
项目 数值 口温 36.3-37.2℃ 肛温 36.5-37.3℃ 腋温 36-37℃ 成人脉率 60-100/min 呼吸频率 16-20/min 成人尿比重 1.015-1.025 肺下移动度 6 ...
-
高考的同学请注意,来看学医本硕博连读在云...
高考的同学请注意,来看学医本硕博连读在云南招生的学校有哪些!速速看过来-- 现在的社会,大学本科已经不能满足进好单位的门槛了,那像这种学医本硕博连读不就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还免去考研的烦恼.据了解,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