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悍杀大将吴汉
吴汉在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功臣谱里排名第二位,听到这个名字猛然间,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真汉子一样,毕竟中国文化意识里总有一股人如其名的取名内涵存在;果真吴汉是人如其名的真汉子,一个表现忠心耿耿、性格坚毅、智勇双全、悍勇强势、啸傲疆场、战绩斐然的战将。

吴汉雕像
一、吴汉来历简介:
吴汉出生年月不详,马革裹尸逝于公元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出身贫寒老百姓之家,混到一个小亭长之后,却因为门下宾客犯法牵连,逃到渔阳郡贩马为生;因为买卖马匹的关系,吴汉往来于燕蓟之地,结交的人物阶层自然是官钱大户、英雄豪杰比较多一些。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灾荒连连、战乱四起之后,马匹作为重要军用物资必需品,也成为了争抢的稀缺物品,吴汉贩马的生意也就不好做了。

吴汉简笔画像
二、辨识天下英雄跟英主:
公元23年,组团的各部绿林军拥立更始帝刘玄为帝,王莽新朝在各地起义军联合进攻下,走向灭亡;当时的更始政权成为造反群雄中势力最大的政权,其发展势头很快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假象,那就是更始政权如良好发展下去,就能成为恢复汉室江山的新政权。一些想有发展前途的人,也有背靠大树好乘凉,投效朝堂好发展的念头;更始帝刘玄当然也想尽快统一天下,成为唯一的帝王,招揽人才扩展地盘、扩大势力平定四方都是很清楚的方向。

更始政权刘玄等剧照
刘玄派使者韩鸿招降河北各州郡归附,有人告诉韩鸿:"吴子颜是位奇士,可以与他计事。"同时,吴汉和彭宠和韩鸿都是南阳同乡,彭宠听说韩鸿在招揽人才,就邀请吴汉一起去投效韩鸿;韩鸿召见了彭宠和吴汉,三人相谈非常投机,韩鸿对他两非常器重,就举荐给更始帝刘玄,委任命彭宠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委任吴汉为安乐县县令,吴汉自然归了彭宠辖管。这两人确实都有才干,在自己的辖区做出了一番成绩。

彭宠剧照
公元23年年底,刘秀孤身被刘玄玩计谋派遣到河北招揽各郡归附,公元24年,河北王朗势力在河北邯郸称帝,势力一时声势很大,王朗派人招揽上谷郡和渔阳郡去投效,想征发两地突骑为己所用;渔阳郡彭宠和吴汉因之前官职还是更始帝分封的,但面对眼前的王朗大势力威胁,彭宠和一些人为自保摇摆不定,刘秀这时声名已经威震天下,吴汉素闻刘秀有长者之风,容才之量,待人宽厚;同时具有智谋才略,骁勇善战,决心归附刘秀,并劝说彭宠一起归附;而上谷郡太守耿况,在其长子耿弇的影响下,已经决心投效了刘秀;耿况也派人来劝说彭宠一起投刘秀,合伙对付王朗势力的威胁。在这样环境的促就下,彭宠就拿定主意归附刘秀,并派吴汉等人带领突骑与上谷郡诸将前去和刘秀汇合。

刘秀平定河北壁画
三、啸傲疆场战河北:
吴汉等人沿途击斩王郎将帅,终于在广阿追上了刘秀,刘秀见到上谷郡和渔阳郡两郡兵马来投,喜出望外,就委任吴汉为偏将军,其他诸将也各封官职;这是刘秀闯河北势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批将领有很多成为其后来重要的战将成员。招兵买马当时是刘秀势力第一大任务,但河北各地小势力很多,也有投效王朗的,也有看刘秀不顺眼的;刘秀乃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征发幽州十郡骑兵,而幽州牧苗曾心中并不服从刘秀,暗中通知各郡不得发兵配合;吴汉只率二十名亲兵到苗曾驻地见苗曾,苗曾暗中图谋以为吴汉不知,两人一见面,吴汉趁其不备立即下手斩杀了苗曾,夺取了其兵马指挥权,一下震慑了各郡守不敢不归附,吴汉征调十郡全部兵员南下,与刘秀会师清阳。此举,逐见吴汉心中有谋略,行事果断干净利落。

吴汉率领的突骑军剧照
吴汉一下拥有了十郡兵马,惹得其他诸将眼红不已,但都判断吴汉舍不得分兵给别人;谁知吴汉率军回到刘秀身边,把兵员名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刘秀;其他诸将一看纷纷上言要求调拨兵马给自己,刘秀就数落他们小看了吴汉。更始帝刘玄没想到刘秀在河北真展开了拳脚,为了对刘秀不失去控制,和平定收复河北地区真的归自己所有,刘玄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进军河北,与刘秀一起攻打邯郸王郎,同时监控刘秀。刘秀好不容易在河北扎下根基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加上哥哥刘演被杀之仇,借机脱离更始政权早就谋划于心。因此,在和更始军一起平定河北过程中,刘秀抓住时机尽除更始军里忠于刘玄的将领,吴汉劝解了更始军将领陈康投降,谢躬兵败而回,不知陈康反叛,入城之后,被吴汉杀死。后吴汉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突骑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刘秀认为吴汉有"诛苗幽州、谢尚书"的功劳,众臣也推荐其功,吴汉被封为大司马,统帅全军,更封舞阳侯。

吴汉剧照
四、独当一面杀无赦:
吴汉很早就成为刘秀帐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吴汉曾率朱祜等十一将讨伐朱鲔,围困洛阳;公元26年,吴汉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击檀乡农民军于漳水,大破敌军,收降十万余人;后来,吴汉率诸将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追到河内修武,攻破贼兵所有屯聚。刘秀亲自赶来抚问慰劳,又遣吴汉进兵南阳郡,攻取宛、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郦(今南阳市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诸城;不久,吴汉引兵南下,与秦丰战于黄邮水,大破秦丰;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溃铜马、五幡等农民军。公元27年春,吴汉率领耿弇、盖延进攻轵县(今河南济源县南)地区的青犊农民军,迫使农民军投降。公元28年,吴汉率陈俊、王梁在临平击破五校农民军,一直追到东郡箕山。同年冬,吴汉率耿弇、王常在平原击破富平、获索农民军。

吴汉率军征战四方画图
公元29年,吴汉随刘秀东征董宪,围困朐城;公元30年,吴汉攻破朐城,斩杀董宪,至此,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公元35年,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公元36年,吴汉率部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大战于鱼涪津,大破蜀军,遂北上进攻武阳,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前锋直逼成都。此后,两军激战于广都、成都之间,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最后公孙述受伤身亡,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蜀中彻底平定。公元39年,吴汉再率马成、马武北击匈奴,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公元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刘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所以派遣吴汉率领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率万余人前往讨伐。吴汉进入武都,征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困成都;后成都城破,史歆被杀。

蜀中公孙述势力画图
从吴汉归附刘秀阵营,为刘秀集团东荡西杀平定四方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其作战勇猛在军营中起着模范标杆作用,面临颓势败局,能够屹立不慌镇定自若,积极备战并没有惧怕担忧,还能力挽狂澜改变战势;因此,其吃了几次败仗依然能够走出困境,取得最终胜利;吴汉应该是刘秀阵营中经历战斗最多的独当一面的将帅。但是,吴汉确实有缺点的,吴汉在南阳放纵部下劫掠乡里,致使民怨沸腾,结果逼反了破虏将军邓奉;在平定蜀中时,公孙述大将延岑已经开城出降,吴汉率部入城,放兵大掠,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烧毁宫室,残杀百姓;刘秀大怒,严词谴责吴汉,又指责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在平定蜀中史歆叛乱时,吴汉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吴汉杀其大帅二百多人,将其党与百家迁徙到南郡、长沙。公元44年,吴汉病危临死之际;刘秀亲临看望,并问吴汉后事;吴汉还道:"臣愚昧无知,只愿陛下慎重不要轻易赦免罪犯而已。"从此看得出,生逢乱世的吴汉久经战场,偏向于武力征服和强悍嗜杀。有一戏曲《吴汉杀妻》人物原型就是他,但故事是文学杂剧家杜撰的,主要为表现其忠于汉朝、投效刘秀的忠贞。

杀心很重的吴汉剧照
总结:吴汉去世后,刘秀赐谥号忠侯,并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其功绩算是认定其有霍光之能。作为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吴汉算得上文武双全,对刘秀赤胆忠心,性格坚毅强悍,作战勇猛异常,对敌自信傲娇,杀敌毫不手软.....一生在疆场之上少有败绩,是刘秀阵营军事将领之中的佼佼者,为刘秀统一天下平定四方,建立起东汉帝国立下不朽功勋;论吴汉的战绩不愧为一代名将军事家,后世之人评价其与韩信有一比,其功:"或以武能威人,吴汉有绥边之略"被列位东汉云台二十八功臣第二,实至名归。大家说是不是这样,欢迎留言交流。(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借用)

吴汉雕刻壁画像
原创作者:@说客先生dys123爱好庞杂,中庸之道,趣聊简史,文化小谈,欢迎交流,趣心生活。
参考书籍:《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