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瓷器的另一个空白期——建文瓷
相关推荐
-
大明建文带款瓷钵、洪武青花釉里红扁壶 (赏析之二十八)
一,消失的建文帝 建文帝(公元1398.6一1402.6年),明代第二位皇帝.即洪武帝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在位4年. 1399年,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的叔父(燕王)朱棣,因不满建文帝的" ...
-
[人物传记] 聊聊建文帝之败
朱允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看着很青涩的脸. 明太祖朱元璋一定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后不久,他苦 ...
-
南京城破,太监急开先帝秘留铁箱,建文帝看后长叹:我命该如此
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的大军兵临南京.建文帝在宫内得知金川门失守后,顿时慌了手脚,这个26岁的年轻皇帝在内宫焦躁不安,几次想要自杀. 正慌乱中,翰林院编修程济向建文帝进言:陛下何不先暂避一时? ...
-
朱棣起兵4年仅有3郡之地,为何打下了南京其他地方就不战而降了?
明成祖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为燕王,就藩北平,在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削藩以后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历时4年,最终打下南京城,坐上了皇位,成为了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靖难之役期 ...
-
从“洪武”到“建文”,靖难之役背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本 文 约 418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 "建文"这一年号颇具深意.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生长于宫闱 ...
-
浅谈明代正德瓷器的特征和真伪鉴别
明武宗正德皇帝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16年.正德皇帝生活奢侈的需求使得景德镇瓷器开始了大量生产烧造,器形和品种都较明弘治朝更为丰富.正德朝正处于明代中晚期交替的过渡时期,上承成化.弘治朝,下启嘉靖.万 ...
-
浅谈明代万历朝瓷器纹饰
龙纹: 明万历 五彩"穿花赶珠云龙"图蒜头瓶 明万历 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 此式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当为其中杰出之代表,造型源于上古青铜器,朴拙古雅.整器呈花觚型,于颈部.腹部.底部两 ...
-
浅谈明代永乐时期:瓷器图案纹饰上的特征
永乐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日益繁多,不仅画.刻.印.锥或里印外刻,而且还有青花画花.青花加金彩画花.釉上彩绘.雕塑.活环等.有的器里印花,器外为青花印花,这些装饰是继承了元代枢府窑的传统方法. 常见图案 ...
-
浅谈定窑瓷器的装饰纹样:划花、刻花、印花
划花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 ...
-
浅谈康熙瓷器翠毛蓝的特征
图1:故宫藏康熙翠毛蓝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缸 翠毛蓝是指青花瓷器中的一种发色,向来被赞誉者称之为的青花之神品,是众多收藏者追逐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热门收藏. 图2:故宫藏康熙翠毛蓝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缸之盖 翠 ...
-
浅谈明代斗彩天字罐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众所周知,明代斗彩天字罐在古代瓷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说元青花是瓷中霸主,那么明代斗彩天字罐就是瓷中帝皇.现存的十几件明代斗彩天字罐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里,在民间的明代斗彩天字罐可谓是寥若星辰.即 ...
-
浅谈明清瓷器底足演变
洪武时期瓷器底足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 ...
-
浅谈古瓷器上的光泽
釉面就像穿在瓷器身上的衣服,久而久之,衣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旧,瓷器的釉面也会产生微弱的变化.除了釉色.瓷质,光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看点.任何瓷器都有光泽,正确认识和辨别瓷器上的光泽是鉴别瓷器真伪及年代 ...
-
浅谈明清瓷器品种鉴赏
玲珑瓷与青花.粉彩的大宗相比.与颜色釉的品种繁多相比,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与之并称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其原因恐怕除了它自身的灵通剔透.惹人喜爱外,也因为它与另三者共同涵盖了景德镇瓷器装饰的常用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