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 | 提取信息类小论文解题指南

历史园 汇集网上初高中微课资源,为广大中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和资料。公众号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提取信息类小论文”的解题指南!跟着小编的脚步,带着干货来做题!总说1、审题目:首先阅读题目,具体研究要求,分析限定语领悟命题意图或试题立意提炼或自拟出观点,要做到史料和史论紧密结合。2、读材料: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围绕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读材料要做到读两遍,即分为泛读和精读二步。⭕️泛读:找到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注意材料的出处。⭕️精读:把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3、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 第一段:提出观点阅读材料基础之上,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材料中的基本观点,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立场鲜明,论点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提出论点要⚠️注意六点:(1)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2)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3)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4)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这样就跑题了;(5)学生存在误区,为了抢时间作答,没有完整、准确的阅读材料,断章取义,随便把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当成题目要论证的观点,导致全盘皆输。这样会导致论文的论点残缺,进而导致论证角度狭窄,论证过程无法展开。(6)提炼出观点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作答,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大脑构思如何表态有利于你接下来的论证,而不是按照你的初衷去表态。 可以简单写个提纲,这样才能一气呵成。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ps:由于材料常以图表、外语翻译语言、文言文等方式呈现,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和组织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因而考生普遍感到棘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务必下大气力予以突破。🌟 第二段: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从2--4则史料来论证观点,并且做到一则史料一论证,而不是堆积史料,然后下一个总结论。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史料与论点逻辑一致,论据要具有说服力,要能够支撑和证明论点。语言专业,论文的语言要符合历史专业性要求,要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回避生活化、文学化语言。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第三段:总结,综上所述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不能简单重复总观点,必须作内涵表述,上升到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要呼应开头,但在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格式规范,不能以问答题的答题格式来作答,语言不能条文化、序号化,不要写类似于“观点”、“论证”、“结尾”这样的提示语,每段开头不要顶格,要空两格。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1钟表的演变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①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试题解析看问题首先看这个题目的具体要求,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拟定一个论题”,“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自拟论题”就是要求总结出观点,“史论结合”就是需要做到史料和史论紧密结合。读材料材料头绪纷繁,不分类梳理,便无法确定论题和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论据。合并同类项,分析出材料主要涵盖那些方面的内容,如: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对外关系上等等角度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梳理材料叭~表1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①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②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③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④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⑤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⑥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智能手表出现。⑦(1)泛读:泛读要达到目标:找到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划分层次,注意材料的出处。①:古代、日晷(钟表名称)比较普遍使用(使用范围)、计时工具(功能)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②: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名称)、西欧流行(使用范围)、机械钟只有时和刻(对照③提高钟的精确度,可以推出精确度低。)③近代早期(近代科技发展)、伽利略研究基础、发明游丝、提高钟的精确度(精确度)、制造出怀表(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使用范围);④1850年前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原为女性装饰品(功能)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使用范围);⑤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手表(名称)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使用范围);⑥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名称),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精确度)。⑦21世纪初(信息革命)、信息技术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功能)智能手表(名称)出现。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2)精读:把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重新组合:①④⑦钟表功能多样化①②③④⑤钟表使用范围扩大①②③④⑤⑥⑦钟表名称变化②③⑥钟表精确度提高写答案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观点部分,第二段:史论结合论证部分,第三段:评述部分。阐述时,要紧扣论题,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拟定论题:字数一般不超过15个字,以10个字左右为佳;建议采用陈述句;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者为上。答案解析及示例材料表述了钟表的演变:由最初的单纯计时功能到后来的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功能的变化,且钟表的款式、使用群体、应用领域、精准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期间自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推动等。解答本题时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所给信息。可将钟表的演变史自主转变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继而从科技影响人类社会,影响钟表业发展,改变生活方式等角度思考、拟定题目如: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和普及”等;史实阐述:(一)认识到钟表的演变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论题:科技进步推动了钟表的普及,科技发展促进钟表的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钟表的影响,技术革新与钟表的精准度,科技发展促进钟表的演变等。(二)认识到钟表的演变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继而认识到钟表只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论题:科技改变了生活、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创新、科技发展带动生活进步等。(三)提取部分信息。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近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等。

示例1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阐述: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再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6分)综上所述:钟表的演变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科技的发展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化。(2分)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示例2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多样化的创新与发展。(4分)阐述:自然科技产生前,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计时,而且因技术水平低而设计简略,精准度也不高;从伽利略发明游丝到两次工业革命完成,随着物理学、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钟表设计精细、使用人群范围扩大、功能也增多、精准度也提高;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来临到21世纪初,随着核物理技术提高和进入信息时代,钟表集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现代化功能于一体。(6分)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综合以上,钟表由单一的计时功能到处理多种信息功能多元化的创新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技进步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这说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2分)示例3论题:社会生活的需求推动钟表功能多样化。(4分)阐述:传统的手工生产时期,钟表因技术水平不高而生产量少且只有单一的计时功能,只是贵族阶层追求的奢侈品;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时间观念日益增强,钟表在英国普及到各个阶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钟表从女性的时尚装饰发展为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可以佩戴,钟表功能的多样化更加明显。(6分)以上史证说明钟表功能从单一到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生活需求推动的结果。(2分)

本文转自”历史如何考高分“公号,特此致谢!声明  本文由高中历史教学编辑整理自历史园地!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资料下载:关注后发送:资料领取

点击这里加入历史圈子

好资料,分享并让朋友知道你“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