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樱|我的母亲(十一)

                我 的 母 亲(十一)

                  作者:咏樱

高三的假期很快过去,我要去上大学了。十六周岁的我,从未离开过家,从未离开过母亲,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段陌生的生活,我没有丝毫的不安,相反,我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向往。
母亲为我准备好上学要带的行李,一个大的藤编箱和一个大的编织袋。编织袋里装的是母亲为我亲手缝好的被子。在家的时候,我因为忙于学业,家务事做得少。对此,我的外婆十分不满,她常常责怪我的母亲,说她对我过于娇惯:“女孩子迟早要嫁人,你把她惯得什么事都不会做,以后会被婆家人看不起。”“小英要读书,读书哪里有时间做家务?再说读了书才有好工作,有好工作才能养活自己。我没有读书,才会这么辛苦,她不能走我的老路。”母亲回应道。每次母亲提到自己的遭遇,外婆就不说话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她自知理亏。
  我什么家务都不会做,既不会烧饭菜,也不会缝纫。到了大学的时候。我因此吃了苦头。初到大学,一切都还顺利,我克服了怕跟陌生人打交道的习惯,主动跟室友打招呼,所以,她们对我的印像都不错。可是,后来,问题来了。第一次缝被子,我傻眼了,面对拆洗好的被单,我手足无措。舍友中有会缝纫的,把几张桌子清理干净,拼在一起,然后把被单、棉絮铺在上面,一针一针地缝。从未缝过被子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急得要哭。幸好同宿舍的一位舍友见我为难。就帮忙我把被子缝好了。那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心想:在外有朋友真好。在家,靠的是父母;在外,没有父母可靠,就只能靠自己,靠朋友。
那时,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30元。因为我读的是师范大学,一个月有30斤的饭票补贴。女生食量小,饭票用不完,就拿去兑换零食或者卖给男生。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是母亲总是定时给我打生活费,每次母亲让父亲给我寄钱,都会交代父亲嘱咐我,钱要计划着用,省着用。我向来是个大手大脚的人,不懂得计划,常常不到月底,就把家里寄来的生活费用光了,有时实在窘迫,只好向舍友开口借一些,等家里寄来生活费,再还给人家。
这种经济窘迫的情况,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开口告诉母亲的。我知道,她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我们姐弟三人成才。
偶尔我也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母亲要求我半个月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我们中文系的宿舍楼是17号楼,17号楼后面是长安山。一楼有一间传达室,传达室有一个公用电话,我们住在四楼,一到三楼住男生,四楼一半男生一半女生,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迎面碰到男生从厕所出来,便会吓得心惊肉跳。
传达室大爷经常在楼下扯着嗓子 喊人接电话:401某某接电话,507某某接电话,我从未听到大爷喊我的名字。我的母亲为了省钱,从不给我打电话。每次我打电话给母亲,她都在电话里反复嘱咐我要好好学习,要省着钱用,不要让人家里人牵挂。
 记得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母亲坐了火车到学校看望我。从邵武坐慢车到福州,要六个多小时。她风尘仆仆地来,带了好几罐自己做的霉豆腐和剁椒。母亲做的红剁椒,特别香,很好下饭,我们宿舍的舍友喜欢在泡方便面时放一些在面里。我到车站将母亲接到宿舍。母亲放下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开始帮我整理宿舍。舍友下课回来,见到我的母亲,还以为她是我的姐姐。那时我16周岁,母亲35周岁,她是19岁生的我。劳作并没有使她变得苍老,相反,梳着两条麻花辫的母亲看上去显得十分年轻。母亲听到舍友说她像我的姐姐,显得十分高兴,她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分给我的舍友们,舍友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好像过节一样。
母亲舍不得住旅馆,晚上就住在宿舍跟我挤一张床。白天,我带着她去挤公交车,到仓山区和东街口去逛街。母亲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倒是给我买了一条新裙子。她说,女孩子大了,要穿得清楚一些,要不然会被人看不起。她跟我一块拿着碗盆到食堂打菜,然后端回来坐在宿舍吃。
 我们边吃饭边聊天,那时的母亲脸蛋红扑扑的,她看上去就像我的姐姐一样!
母亲说:女孩子在外面要小心,男孩子多甜言蜜语,不要轻易就相信。
我说:嗯。
母亲说:大学最好不要谈恋爱,要好好学习,将来回邵武教书,当一名老师,就可以端上铁饭碗。人要自己有志气,有本事,不能靠别人。
我说:嗯。
母亲说:你的两个弟弟不听话,我也指望不了他们,只能指望你了,你一定要争口气。
我说:摁。
住了两天,母亲便急着要回家:“我放心不下家里,你父亲不会管你两个弟弟,我不回家,家里就乱套了。我要回去了,女儿,你要照顾好自己。”
我说:“妈,放心吧,你看我这里,什么都好。”
母亲千嘱咐万嘱咐的,终于走了。我松了一口气。
母亲不让我谈恋爱,我表面上答应了,可是,私底下,我并没有听从。大二的时候,我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在农学院上学,学的是金融专业。他是龙岩人,长得很英俊,是他们班的班草。那时农学院离师大挺远,周末的时候,他骑自行车到师大来看我,要骑一个多小时。到了师大,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他晚上就住在老乡的宿舍。有时他骑车过来,然后再骑车载着我去农学院,到了农学院,我就住在我老乡的宿舍里,跟她挤一张床。农学院的馒头又大又香,在当时福州的几所大学声名远扬,有些人甚至为了吃农学院的馒头不辞辛苦,专程前往。
  年轻时候的爱情,显得辛苦而又甜蜜。我并没有把谈恋爱的事告诉母亲,我知道她必然会反对,不告诉她是怕徒增她的烦恼。
一九八八年的时候,手边有一台三用机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像手提电脑刚走进大学校园一样。那时,我们特别喜欢听一批老歌手的歌。像邓丽君、齐秦、童安格、齐豫、罗大佑的歌曲,特别流行。每个宿舍的男生,白天黑夜都在扯着嗓子唱“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校园仿佛成了一个大狼窝。那个时候,我的男朋友把他最珍爱的三用机借给我听,每天晚上,我都能听着“狼曲”入睡,那种幸福感和骄傲感,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简介:

咏樱,真名黄勇英,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新归来诗人。现代诗歌文化艺术主编,诗意神州平台主编。已出版散文集《带爱上路》,诗集待出版。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顾问:陈广德  曹忠胜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静墨  枫丹白露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关于稿费的暂行办法

第一: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第二:赞赏金额满20元,即5/5分,一周后,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稿件多,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核对,请谅解)
第三:请加总编微信hj526803516以方便联系

 本期编辑:咏樱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

往期文章推荐:

咏樱|我的母亲(十)

咏樱|我的母亲(九)

咏樱|我的母亲(八)

咏樱|我的母亲(七)

咏樱|我的母亲(六)

咏樱|我的母亲(五)

咏樱|我的母亲(四)

咏樱|我的母亲(三)

咏樱|我的母亲(二)

我的母亲(一)

咏樱|我的父亲(十二)大结局

咏樱|我的父亲(十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