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从改变自己开始

网上有一句话:“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蠢”,说明改变自己之难,其实难的原因是从不去改变。这在亲密关系里更能显现出来。永远想着改变对方。只要不去想,改变自己就会像变成神一样难。

在期望改变别人的同时,痛苦也就随之而来。没有人会被别人改变,除非自己想去改变。不管对夫妻,还是对孩子。特别是对孩子,如果一味的认为教育,就是要改变他们,那么在家庭教育的路上会越走越远。

纪伯伦在《先知》写到: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的子与女,

产生于“生命”,对它自身的渴慕。

他们经你而生,却不是你所造生。

虽然他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

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于你在梦中亦无法探访。

你可以奋力以求与他相像,但不要设法使他们肖似你。

因为生命不能回溯,也不滞恋昨日。

你是一具弓,

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而射向前方。

托儿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有着各自的不幸。在不幸福的家庭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在抱怨对方,期望对方改变,不去反思自己。

改变自己难吗?难!原因从不反思;改变自己简单吗?简单!只要你想改变,从去做和以前不一样的事情开始,这些事情都是你之前的想法所不认同的。

如果平常喜欢晚睡晚起,那就开始早睡早起;如果平常沉迷于手机,那就放下手机,拿起书籍。去行动而不仅仅是想。在慢慢增强外在的行动后,到最终改变你的思想。

我们的思考方式源于过去的经历,不改变的原因就是被过去的经历束缚。步骤是先有内在的自我认知,经由过去经历的影响,产生的思考;而改变的步骤是先有外在的表现,产生新的经历,赋予行动,有了新的思想。

不管是富兰克林,还是曾国藩,王阳明为了让自己达到更好,都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自己。富兰克林给自己写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每日反思;曾国藩通过写日记札记改变坏习惯。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凡事要在事上练,合一的核心就是致良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