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在后悔中度余生的贰臣
相关推荐
-
黄宗羲:课徒讲学以终,致死不仕清廷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比照了历代税赋改革,发现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黄宗羲将此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
-
苦被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
文/初酿 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 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临终诗>吴伟业 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临终诗,诗中充满了纠结和悔恨.他本是明朝探花郎,却做了大清祭 ...
-
孙之獬迎合满清倡导“剃发易服”,为何遭残杀,又被满清当作贰臣
孙之獬,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光彩的一页.在明朝期间,孙之獬投靠阉党,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他主动上书清廷,倡议"剃发易服" ...
-
因“贰臣”罪名之遮蔽,死后沉寂了近三百年,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作为晚明清初的行草书大师,因"贰臣"罪名之遮蔽,死后沉寂了近三百年. 中国素有"人品即书品"非书法标准之评说,然而这对一个为书法不惜"沉心驱智,割 ...
-
理性和感性的挣扎,明末清初之时,为何出现了许多的“贰臣”?
明末清初,江山鼎革之际,清朝占据北京后,能迅速在关内站稳脚跟,除了明朝内乱不止,清朝自身武力的强横之外,最重要的是,清朝对明朝官员.士绅群体,采取了拉拢.合作的友好态度. 当我们在怀念北京城被李自成攻 ...
-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文臣作死掐灭明朝希望,洪承畴也沦为贰臣之首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文臣作死掐灭明朝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开篇之前,容我先设想一个画面! 一个武将屹立于战场之上,眼中只有敌人,心中寻思如何破敌,却不曾想身后传来催促声:快出兵啊? 随后,陛下传来了 ...
-
吴三桂投降又反叛,明显就是贰臣,为何没有列入《贰臣传》里
乾隆皇帝在编著<贰臣传>的时候,他其实是说了他的编撰目的的. 他把<贰臣传>分为甲卷和乙卷两部分.甲卷的人,本来是明朝的大臣,后来投降了清朝,并且对清朝忠心耿耿,还立了战功.乙 ...
-
吴三桂投降又反叛,骂名无数,为何没被列入《贰臣传》?
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入主中原之后自然很受汉人的排斥,清朝也在不断地采用各种手段巩固自己正统的位置.因为不是汉人的政权,所以在满清一统天下的时候遭遇了诸多的阻挠,尤其是明朝汉族官员们的仇视更甚. ...
-
降清还是抗清:作为“贰臣”的钱谦益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近人钱基博说钱谦益"以明代文章钜公,而冠逊清贰臣传之首,人品自是可议":而陈寅恪却视之为复国英雄,对于钱氏"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 ...
-
洪承畴:开清第一功,最后依然还是贰臣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 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洪承畴仍以 ...
-
明朝第一行草书法家,因“贰臣”罪名之遮蔽,死后沉寂了近三百年,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作为晚明清初的行草书大师,因"贰臣"罪名之遮蔽,死后沉寂了近三百年. 中国素有"人品即书品"非书法标准之评说,然而这对一个为书法不惜"沉心驱智,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