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你的作品,你就是你的作品

近期有一档演艺竞技类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很热,章子怡也因此上了好几次热搜,已经有无数的公号研究她如何穿衣、怎么戴首饰、口红色号、回顾其经典作品等。

也有无数人盛赞她认真,刻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宛如照妖镜一样让那些抠图大师原形毕露。

这样真的蛮好的,一直以来我们太容易被“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恶心到,仿佛刻苦是件丢人的事情,也不敢表现出对结果很在乎,对进程很苛刻。

哪怕心里都恨出血丝了,还得装作“没关系没关系”,否则就是“不宽容”,“不大气”。

前两天有人说,女人要懂得示弱,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家庭中。

我对此坚决反对,认为工作中就是要激流勇进绝不能怂,机会转瞬即逝,你不咬牙坚持,不在关键节点攻克堡垒,太心疼自己,或者太想维持好人缘往后退缩会丧失掉上升窗口打开的那一瞬。

并且我表示,不喜欢看到有人哭哭啼啼耍娇气,娇气一次,反省去;多次娇气,是不是该腾地方了?

为此我遭到了一群自称“女权者”的痛骂,说我“欺负弱者”,“对弱者没有一丝怜悯之心”,“社达分子”。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把权利范围和竞争范围混为一谈,坏心眼的人有意为之倒也能理解,大家都是女权者,不该犯这种逻辑错误。

残疾人是弱者,小孩是弱者,老人也是弱者,但工作不达标的人是弱者吗?不是,这是竞争范畴。

你有受教育的权利,如果没有,这叫性别歧视;当你受了教育,考不上清华,这叫技不如人,不是清华歧视弱者。

你有买房置产的权利,若没有,这叫性别歧视;当你有这个权利,但是买不起,这叫钱不够,不是房企歧视弱者。

你不应该在清华门口举牌子,要求录取只能考200分的人;同理也不应该去砸售楼处,让他们打个一折便宜给你。

让市场的归市场,竞争的时候肝脑涂地去拼,我们普通人,只有普通爹妈,想封疆封侯都要靠实打实的功劳去换。

正如章子怡说的,“你要有信念感”,“你相信你的角色吗”,“你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角色吗”,“你琢磨过吗”?

我很喜欢给小孩们说一句话,“要尊重你的作品,你就是你的作品”。

听起来好像不知道在说什么,实际上,从迈入工作的那一刻,你就要拿出工作的状态了,言行举止都叫作品,大到做个报告,小至写条微信,你处处在展示自己,“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做派,我是否值得信赖”。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的部门要经常和同行交流访谈,也有不少外来的企业和机构参观座谈,主要由我们来主持会议。

前两天给部门的小朋友开会,这是一批毕业半年的孩子,94、95年,初出茅庐。

这一代孩子有明显的好处就是很扁平化,不畏惧,思维比较开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像是10年前我毕业的时候,还要抢着给领导泡茶,闲了陪领导搓麻,实际上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反感情绪,工作没几年人都抑郁了,最后辞职了事。

但也许是因为他们社会化程度还有待加深,工作起来,比较“做自己”,会有点忘掉职业身份,处事不成熟。

说起来我算是很古板的中年人了,我也知道这个时代已经在互联网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宽松,越来越扁平了,因此之前提倡的职场穿衣,端水倒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前情提要: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穿得显贵

工作场合年轻人到底该不该端茶倒水

我给小孩们提了3个问题:
1、你们每一次接待也好,外出也好,是否提前做过准备?
比如对方想了解什么,对方主要是哪里的人,什么级别,什么背景,什么需求

2、每一次对外沟通,你自己是否有长进?
无论是对公司的情况更熟知了,还是把来宾的信息都接收了,还是解决了对方的问题,达成了合作

3、在这个过程中,人脉拓展了吗?主动去交过朋友吗?
来了100个嘉宾,加了微信的有多少?后续联系的有多少?了解对方在做什么的又有多少?

她们一脸懵逼

这就是“做自己”,而不是做个“职场人”,这也是社会化进程中必须改掉的毛病,这叫做“不敬业”,“没有信念感”。

你要说,“多大点事儿啊,有这么严重吗!”

那么好了,作为职场新人,学习,并且在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是你的天职,也是你的义务。

你有多少学习渠道?向你的部门同事,向你的合作伙伴,向你一切能联系的人,大概就是这些吧。

如果一项工作是你必须完成的,横竖也逃不掉,为什么不思考如何优化路径,如何让自己在苦役中提升?

身为年轻人,你几乎没有和大牛直接对话的机会和能力,那么就是点滴积累,抓住对外沟通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要去交往,但从中筛出可能对你有帮助的人,可能拓宽你路子的人,不是坏事吧?

我们从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角度入手,慢慢刷个脸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表现出自己的勤奋、诚恳、可靠,并且通过每一次合作去强化印象,那么路自然越走越宽,这叫自建口碑,换个你们熟悉的名词,叫做“塑造人设”。

通往中年的路其实是越走越窄的,因为越在某个领域深钻,就意味着宽度越窄、适配性越差。

前两天有个35岁未婚未育的女士问我,是在大公司做稳妥中层,还是去一个创业公司做老大,薪资待遇没差多少。

在我问了她的新领域之后,发现是个窄众市场,空间不大,我就建议她算了,不是人到中年要求稳,而是下棋要看三步以外。

你的每一个决策,都不能拖累下一个决策,创业不怕失败,失败是大概率,但怕失败后没有落脚点,这就很让人头痛焦虑了。

就像北极熊一样,你在漂浮的冰块上跳跃,跳出了这一步,要想着下一步,可别一脚迈出去没后续,我们中年人就玩不起了。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你要开始观察身边的冰块了,你能聚拢越多的人脉,就能提前给自己的漂浮做好准备。

要时刻记得:你就是你的作品,你就是你的口碑

(0)

相关推荐

  • 考上本科与智商挂钩?HR的一句话彻底毁了一家公司的形象

    近日,线上招聘平台,一求职者想投递杭州某大数据公司的产品运营岗位时,公司HR询问其大学学历,表示他们只招收二本以上的统招,并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对此该求职者表示非常 ...

  • 职场潜规则:求职者在职场中会受到哪些歧视?

    职场歧视无处不在,尤其是在HR面试这个环节,也许你没有感觉到在面试时有什么歧视,但真相有时候真的很残酷,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学历歧视 你还在电视上看马云咋咋呼呼说,学历不重要,能力才是关键,给了多少学 ...

  • 女性30岁后没有职场自由?抱歉,我不这么认为

    很多女性30岁后或多或少都会在事业上遇到一些坎坷,比如:升职瓶颈.生育歧视.事业转型困难等等. 于是就有人说:女人30岁后,就没有职场自由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说实话,我不这么认为. 01 我们先来 ...

  • 打工人买房阻碍不是存款是“35岁歧视”

    35岁歧视想必互联网人听着格外亲切,甚至入行之前就被恐惧支配.这种压力如今蔓延至买房. 合肥虽然回应说35岁以上可以与普通有购房资格人一起摇号,但是这种刚需的年龄限制,实在让人有点愤愤不平. 这个梗的 ...

  • 职场中最容易犯的四个错误

    我们在职场中打拼的久了,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如果要想避免这些,首先需要从自身做起,不在工作中犯错误,才能让自己的工作顺利,下面就来为大家总结,职场中常见的四个错误, ...

  • 患癌后,我们还能继续工作吗?

    审核专家 李书平 副教授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小文,去年 8 月的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右侧乳房似乎出现了一个肿块,我吓了一跳,隔天就去医院做了乳腺检查.医生看 ...

  • 岂能让“35岁危机”危及职业人生

    据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现在有一种"35岁职场枯荣线"现象:公务员招考大多数要求35岁以下:企业招聘,大多数也限定35岁以下: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将35岁确定为一 ...

  • 为什么你这么看不起手头的工作,还不辞职?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大卫·休谟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看不起一份工作,还不离职?" ...

  • 职场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如何走出破局?

    学会改变自己,并影响你身边的人. 来源 / 金柚网(ID:MissU_app) 作者 / 金柚网 推荐阅读时长 / 5分钟 职场女性迫于工作压力不敢怀孕,甚至有朋友在生产前几分钟还在参加视频会议.这样 ...

  • 作品墙 | 李俊辉工笔作品合集

    李俊辉作品欣赏 荷花鸳鸯 (2015年 45cmx85cm) 简述:临摹作品 如意图 (2013年 96cmx45cm) 简述:临摹作品 葡萄小鸟 (2013年 45cmx68cm) 简述:临摹作品 ...

  • 《我的世界》建筑大赛结束 大牛作品频频出现 最后一个作品竟是他

    作为风靡全球的沙盒游戏之一,<我的世界>凭借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获得了全球上亿玩家的喜爱.因为我的世界这个游戏的特性,每一个像素都可以自己创造. 作为国内建筑高手的第一次"正 ...

  • 作品分享 | SKYHIVE 2019 竞赛作品分享

    作者/ Rio  编辑/柒杯[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世界著名摩天大楼竞赛SKYHIVE每年都是一次大型建筑狂欢,今天分享的是来自美国的三位同学合作SKYHIVE竞赛作品分享.大家一起来看吧- ...

  • 张现军山水画作品欣赏|张现军作品价格|张现军简介|画家张现军

    张現军,男,河北省沙河市人,1967年出生,字挺峰,号犁硯,追月轩主,广阳山居士,石岗山人.自幼酷爱绘画,毕业于中国纺织工业部图案设计高研班.善画山水,师从李景森,许澄宇,石齐,张怀勇,等著名画家,几 ...

  • 央美院长靳尚谊肖像作品,每一张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

    靳尚谊 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 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原中央美院院长 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 【火花观点】| 三耳秀才作品:醉言认作品认人

    本来想低调,一吃老酒,调子就高了,想压也压不住. 那晚吃酒,反正是一桌瞎聊.酒吃到一半时,我们已从政治聊到读书上来了.其中有一哥们,他说他爱读书,还特别提到大人物作品选集(<毛泽东选集>) ...

  • 新鲜出炉的全国第五届正书展作品来了,看看作品长得什么样?

    新鲜出炉的全国第五届正书展作品来了,看看"正书"能长成什么样? 正书,不只是指楷书,还有篆书和隶书. 据悉,来稿有17409件,入展292件. 有人还扒出了有4件作品有抄袭嫌疑,这 ...

  • 张环先绘画作品之十:篆刻作品续篇(三)

    張环先,青岛市人,1949年出生.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日本国书芸院监查员,中韩书画交流协会会员,法国华艺驰声协会志愿者会员. 国画和篆刻作品多次获国内省.市级和日本.韩国.法国等书画展的 ...

  • 另类的名家绘画:像小学生画的作品,比齐白石的作品还有意思

    贺友直的作品很多人看到的时候并不太欣赏,而且第一眼的感觉可以用"不怎么样"来形容.但仔细地看过了之后,发现他的作品和齐白石的国画一样,有人欣赏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接下来这一组贺友 ...

  • 崔小冬2021最新作品,更有代表作品画配诗看过瘾

    中国影响力美术人物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1 2021最新作品 崔小冬 l964年生于辽宁锦州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 1999年赴法国巴黎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