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艺术的形式
我们致力于介绍国内外的现代艺术家及其作品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上方蓝字“自在画吧”关注我们
并将我们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爱艺术的小伙伴看到我们
周二:国人推荐
形式艺术的形式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艺术家,叫做王广义。
自在画吧介绍过非常多的艺术家,各种各样的,艺术技法,艺术成就有高有低,但老顾很少介绍自己不喜欢的艺术家。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说实话老顾确实不喜欢!

王广义
简历
王广义,1957年 出生于中国哈尔滨市
1984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奖项
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获文献奖
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获贡献奖
王广义作品





























不知道大家看完他的这些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也许有的艺术评论家能够从中解读出非常深刻的艺术哲理,并从各种哲学、美学甚至历史社会学角度找到足够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和依据。
但老顾想说的是,审美虽然有标准,但终归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美给人最直接和最粗浅的感受就是被打动或触动。而上面这些作品,并没有能够打动我或者触动我,大约是我神经太大条的缘故。
老顾的观点是,可以不美,但不能不真!王先生的作品以我的浅见而言,不过是用一种形式覆盖另外一种形式,并为这种覆盖寻找了一个看上去合理的解读或“意义”,这种创作思路并没有因为他作品表现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依然是从他1989年底完成的那一批“被工业油漆覆盖的世界名画”系列作品的窠臼里生长出来的东西,只是他找到了更加符号化更加刺激的视觉元素而已。
总之,老顾我并不能从上面这些作品中看到我期待看到的东西,这个和技巧、流派、风格、色彩、构图、对比......通通无关。
好了,最后节选一段黄专先生的文章
80年代王广义曾经是一个标准的文化乌托邦主义者,他曾相信一种健康、理性和强有力的文明可以拯救丧失信仰的文化。他早期的作品也的确达到了他幻觉中的这种文明的风格:秩序、冷峻和简练。然而,很快这种理想化的风格就被一种强烈的分析性图像所代替,在《后古典系列》中古典艺术、经典文本等成为分析的对象,照他自己的话说:“一种缺乏实证批判的艺术是不会产生力量的。”当然,真正为王广义获得艺术史声誉的是90年代的作品《大批判》。在《大批判》中王广义似乎真正找到了一种具有“实证力量”的图像方式,他放弃了一切完善语言和风格的努力,直接将两种完全异质的图像:“文革”式的政治招贴和消费广告并置在画面中,这种方式更像是一场风格的赌注,它以矛盾的方式叙述了在消费时代中,文化所面临的真空状态,而在装置作品《签证》、《检疫》、《唯物主义时代》中,王广义所制造的危机感由文化领域转移到国际政治、心理和社会学领域,它们以观念主义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充分物质主义的时代残存的英雄主义幻觉及其没落。
格瓦拉在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充分的时尚化而丧失了他的力量,在一个极度消费的时代我们还有可能重新获得信仰时代的理性力量和伦理力量吗?
——黄专:评王广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