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秦一族的起源及秦世系表

李西堂

秦国,起源于嬴姓部落。《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古音相同,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凤鸟)为图腾,是为嬴姓部族的始祖。

相传,少昊名叫挚,是黄帝之子,为东夷部落首领,也为三皇五帝之一,故称“少昊帝”。《帝王世纪》曰:“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帝丘)。”少昊帝即位之日,恰有五只凤鸟飞集于帝庭,遂以鸟为图腾(族神),称“凤鸟氏”,或被称为鸟夷,古籍又作“少皓”、“少皞”、“少皋”、“少昊帝”或“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等。其母姓西陵氏,叫女节,号嫘祖,又称“皇娥”。《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轩辕氏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生下儿子玄嚣、昌意。昌意就是少皋,娶蜀山氏女为妻,生下高阳颛顼帝。

颛顼的孙女女修生下大业,亦即皋陶,尧时曾担任掌管刑狱的大理一职。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安徽六安市),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的长子伯益(又称伯翳、大费),继承了少皞氏的嬴姓。《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周孝王亦谓:“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史记·秦本纪》)这是说,舜赐伯益以嬴姓,命其继承少皞氏为嬴姓部落的首领,但并非嬴姓始于伯益。

伯益佐禹治水,功勋卓著。相传《山海经》即为大禹、伯益所作,故称该书为“伯益之书”。《吴越春秋》云:禹“遂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证之。故名之曰《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亦谓:“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伯益因佐禹有功,禹晚年已将帝位传给贤明的伯益。但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伯益)而夺之天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王朝(前2205—前1766年)建立。

大概由于伯益成为夏启推翻的政敌,所以伯益的嬴姓部落在夏王朝统治的440年中,基本上处于被排斥和受迫害的地位,无声无息,命运式微。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取代夏王朝的商部落亦属于东夷鸟图腾部族,嬴部落便积极参与了推翻暴君夏桀的战争,成为帮助商汤建立商朝的功臣,从此嬴姓一族世代辅佐商王朝,出了不少杰出人物。

到商纣王初期(前1155年左右),伯益的第九代孙子中潏,奉命驻防西戎,为商王朝守卫西部边陲(甘肃天水一带),西陲赖以为安。东夷部族的嬴秦一族就是这时迁居于天水一带的。

上古时代,西北各土著部族主要为从事畜牧的“西戎”各部族——诸羌部落,他们皆以羊为图腾,未有以鸟为图腾的。而以商朝“封疆大吏”和“官军”身份迁于西北的嬴秦部落,显然出自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绝非西北之土著部族。

嬴姓部族除迁于西部的嬴秦一族外,还有许多分支仍居于中东部地区。如徐(安徽泗县)、江(河南正阳县涂店)、黄(河南潢川)、奄(山东曲阜)、钟(安徽凤阳)、梁(韩城市南,东少梁)、郯(山东郯城)、莒(郯莒皆为嬴姓,有时也作己姓)、谷(甘肃天水市西南)、赵(山西洪洞县)、马(据《元和姓纂》载,赵惠文王的大将赵奢战功卓著,受封于马服——河北邯郸西北,称为马服君。其后有马服氏,简为马氏)、葛(河南长葛县)、缪(秦穆公谥号为“缪”,其旁支即以谥号为姓氏)、廉、费、瞿等姓氏和封国,兹不赘述。

中潏及其部族虽然迁守于西陲,但他的儿子蜚廉则可能作为人质,在商纣王身边供职。蜚廉和儿子恶来,“俱以才力事纣王”(《史记·秦本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发大军伐纣,恶来被杀。

恶来之弟季胜的曾孙造父,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姬满(前1002─前947年)赏识。周穆王十七年(前986年),造父为周穆王驾车西巡昆仑丘(甘肃酒泉市南),拜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后因徐国(安徽泗县北)国君徐偃王叛乱,造父为周穆王驾车东返,星夜奔驰,一日千里,长驱归周,以平内乱。周穆王把赵城(山西洪洞县)封赐给造父,以酬其功。从此,造父一族脱离西秦(天水地区),遂以封邑赵城为姓,改而姓赵,战国时建立赵国。

恶来的五世孙非子,约当周共王至周厉王二十二年(前947—前858年)时期,秉承嬴姓部族传统,以善畜牧养马著称。《史记·秦本纪》云:“非子居犬丘(天水市西南),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周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甘肃清水县东北),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秦国由此立国,直到七百年后,至秦始皇嬴政,扫灭六国,二世而亡,孺子嬴婴归汉,秦国才告结束。后世子孙皆以国号“秦”为姓氏,“嬴”姓今则极为罕见。

为了便于了解秦国历史线索和判定其历史年代,笔者依据柏杨先生《中国历史年表》,将两千多年的嬴秦发展史划分为8个时代,并整理出如下《秦世系表》,供读者参考。

下表中每个人名前面的“子”、“孙”、“玄孙”“兄”、“弟”、“叔”“侄”等字样,系指其人是上一位的子、孙抑或兄、弟、叔、侄。

一、传说时代

黄帝姬轩辕                   约前2698—前2598年

子少昊帝(昌意)             前2598—前2515年

子颛顼帝                     前2515—前2437年

孙女女修     帝喾、帝挚时人,前2437—前2358年

子大业(皋陶)     尧帝时人,前2357—前2258年

子伯益(大费)   舜、禹时人,前2255—前2198年

子嬴大廉         禹、启时人,前2205—前2189年

玄孙嬴中衍  商中宗子太戊时人,前1638─前1563年

玄孙嬴中潏     商帝子乙时人,前1182—前1155年

子嬴蜚廉   商纣王子受辛时人,前1155—前1122年

子嬴恶来   商纣王子受辛时人,前1155—前1122年

子嬴女防   周初至成、康时人,前1122—前1053年

子嬴旁皋   周康王、昭王时人,前1079—前1002年

子嬴大几   周昭王、穆王时人,前1053—前947年

子嬴大骆   周穆王、共王时人,前1002—前935年

二、附庸时代

子嬴非子(秦嬴)  在位59年  约前907─前858年

子秦侯(未详其名)    10    前857——前848年

子嬴公伯               3    前847──前845年

子嬴秦仲              23    前844──前822年

子庄公嬴其            44    前821──前778年

三、封国时代

子襄公嬴开            12    前777──前766年

子文公(名未详,下同) 50    前765──前716年

孙宁公嬴立            12    前715──前704年

子出公                 6    前703──前698年

兄武公                20    前697──前678年

弟德公                 2    前677──前676年

子宣公                12    前675──前664年

弟成公                 4    前663──前660年

四、称霸时代

弟穆公嬴任好          39    前659──前621年

子康公嬴罃            12    前620──前609年

子共公嬴稻             5    前608──前604年

子桓公嬴荣            27    前603──前577年

子景公嬴后            40    前576──前537年

五、中衰时代

子哀公                36    前536──前501年

孙惠公                10    前500──前491年

子悼公                14    前490──前477年

子厉共公嬴刺          34    前476──前443年

子躁公                14    前442──前429年

弟怀公                 4    前429──前426年

孙灵公嬴肃            13    前426──前414年

叔简公嬴悼子          16    前414──前399年

子惠公                13    前399──前387年

子嬴出子               2    前386──前385年

六、变法时代

灵公子献公嬴师隰      24    前385──前362年

子孝公嬴渠梁          24    前361──前338年

七、称王时代

子惠文王嬴驷          27    前337──前311年

子武王嬴荡             4    前310──前307年

弟昭襄王嬴稷          56    前306──前251年

子孝文王嬴柱           1    前250

子庄襄王嬴异人         3    前249──前247年

八、统一时代

子秦始皇嬴政          37    前246──前210年

子秦二世嬴胡亥         3    前209──前207年

侄秦王嬴婴             1    前206年

自黄帝至秦亡,凡两千四百九十三年;从嬴非子立国到秦亡,秦国历史亦有七百零二年之久。拙著《秦国演义》,就是一本专门描写秦国(包括秦王朝)发展全过程的通俗之作,可与本“世系表”参照阅读。

<

(0)

相关推荐

  • 数字图书馆里存放的陈姓世系

    第一部:舜帝世系 X 前40世:黄帝之祖,有熊氏氏族首领. 前39世:黄帝之叔,有熊氏部落首领(即黄帝之父,在炎帝朝做官为少典)的弟弟. 前38世:(入赘)虞幕,有虞氏氏族首领,属东夷部族,娶黄帝之堂 ...

  • 中华魂-龙图腾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 ...

  • 【国号】你知道“夏”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吗?

    夏国号的起源 公元前21世纪,部落联盟首领禹传位于其子启,从此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中国近四千年的世袭君主制度就此拉开帷幕. 夏也成为了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关于夏朝,本文主 ...

  • 阳城•破解中华千古之谜

    神话?传说?历史? 提到中国历史,言必谈三代--夏商周,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都始于那些年代.然而古史上的确切纪年起始于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夏朝这个显赫的.存在 ...

  • 大秦赋:周赧王为何骂秦嬴是养马的家奴?秦始皇的先祖如何起家?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儿学到超级本领后,回到花果山,要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谁知老龙王居然反悔,到玉皇大帝那儿告恶状.玉皇大帝下令减了孙悟空的寿命,孙悟空到阴曹地府撕毁猴族的生 ...

  • 嬴姓先祖擅御,是秦人来自戎狄的重要依据

    关于秦人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秦人来自东方,二是秦人来自西方.蒙文通.吕振羽.王国维等人通过对历史文献研究,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但范文澜.郭沫若.林剑鸣等大多数史学 ...

  • 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

      摘要 夏族起源诸观点之一的" 晋南说" 认为夏族起源于山西南部地区, 并南下发展.笔者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为自夏禹开始至夏王朝灭亡之后, 夏族存在着北上进程, 而 ...

  • 我国的傣族,与越南的京族和泰国的泰族,起源相同吗?

    傣族起源于云南,四江并流地区,而且中南半岛泰族.缅族.高棉族.老族.掸族.岱依族等多个民族都是傣族迁徙而来. 中南半岛,全名是中国以南的半岛.中南半岛国家在历史上深受中国影响,因中国延伸出来的横断山脉 ...

  • 战国历史科普系列四——秦赵长平大决战,是秦赵两国的历史宿命,是不可避免的巅峰对决

    ▲秦赵大决战 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这里选取1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 1.除"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你还知道战国四公子哪些事迹? 2.赵国阵亡40万人,为什 ...

  • 《大秦赋》华阳夫人认秦异人为子,在吕不韦眼中,这是一场生意

    <大秦赋>中,秦异人质赵多年,为秦国立下了战功,不过没有吕不韦的从中调停,秦异人可能不能毫发无损的回到秦国.秦异人回到秦国,对于秦国中的各位皇孙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所以秦异人的回国之路, ...

  • 亡秦者,胡也[亡秦者,胡也]

    <史记>记载: 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巡北边",到秦国的北方边境巡视.当时燕地有一很有名的方士卢生, 受始皇之命, 入海求仙回来, 碰到秦始皇.他向秦始皇帝献出一册神秘 ...

  • 项羽为何把秦故地和秦军,分封给老秦人章邯,而不是自己人?

    项羽分封诸侯时期,关东六国能拆分,因为关东六国本来就是山头林立,各路反秦将领各自为政.秦军,本来就是一个成建制的军团,按照秦国全民皆兵的传统,很有可能是每家每户都有父子兄弟同时当兵,而且属于不同的兵营 ...

  • 秦、汉皇帝世系表和主要大事年表

    秦始皇到汉献帝的皇帝世系表 西汉-东汉皇帝世系表 秦朝疆域地图 公元前221-前207年 西汉时期疆域地图 公元前202-公元8年 东汉时期疆域地图 公元25-220年 三国时期疆域地图 公元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