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宇宙有感

何静 投递日常 4月2日

身边时常有人说,人类是十分渺小的。从小,大家形容程度总会是这样的“这是全宇宙最…/我是全宇宙最…”久而久之,就觉得宇宙是最大的,相比较而言,人类可不就是渺小。

可最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当我们在微调收音机时,我们是在收听光的形式,你微调一下就能听见沙沙的静电噪音,约有1%的静电噪音,在物理学家听来,是优美的音乐,因为那是大爆炸中被拉伸的光”这勾起了我对宇宙的好奇,这是第一次,我直观感受到神秘遥远的宇宙离我这样近。

于是我看了一些关于宇宙的科普类书籍,也看了一些纪录片片段,到写这篇通讯稿为止,我仍然在寻找获取这方面知识的途径,看不懂霍金写的书,但了解到了一本由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福 加尔法德 写的书,作者说他全书只会说到一个公式,这本书用我们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语言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惊奇之旅。还没有看完,但作者遣词构句诙谐幽默,非常有意思!

书里写道“当你触摸自己的皮肤,或者别人的皮肤,所触到的,都是星辰。”“地球上的我遭受不快时,无数多的平行宇宙里无数的我正因为躲过了这个坏消息而满心欢喜。”

这些温柔浪漫的句子让我思考了很多,曾听别人提起,佛经里说:生而为人的概率,在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的海面上,飘着一块木板,木板上面有一个洞。海底住着一只盲龟,这只盲龟每一百年出来海面呼吸一次。我们生而为人,就像那只盲龟出来海面时正好伸进板的洞里,的那个几率。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比喻时,虽有震撼,但因为不信佛,所以很快抛之脑后。今天我知道,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它的寿命从爆炸那一刻开始,没人知道爆炸前发生了什么,爆炸散出的物质 尘埃,构成了宇宙里的一切,粒子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世上,是他们造就了我们,那些原子用140亿年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创造我们,于是我们相遇,我所遇见的人们完整了我的整个人生;我们是宇宙里奇迹般的存在,也是最无关紧要的尘埃。

其实我们之所以叫汉人,不是因为我们是汉朝人的后代,中国古代把银河叫汉,我们都是银河的子孙,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是身体里每颗原子正在思念故乡,在平行时空里,我们逝去的亲人或许没有离开,曾经分开的人也许还在一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