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客难以安居

古有诸葛亮三顾茅庐,今有安居客三顾港交所。

4月8日,安居客正式向递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美银证券、中金公司及瑞信联席。

安居客这次上市将募资超过10亿美金。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投资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拓展新房交易业务、选择性战略合作、投资及收购、偿还贷款以及营销及推广等。

安居客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拼速度 ”,此次上市融资也是为了加快它的扩张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安居客去年因为母公司58同城的债务影响,净利润明显下滑,但净利润率也还是超过了24%。

这也许给了安居客重新走上IPO之路的底气。

1

旧模式已经走到天花板

4月10日,阿里巴巴为自己的垄断行为付出了182.28亿元的代价。随后,安居客老板姚劲波也发微博呼吁罚款垄断企业贝壳找房40亿元。

姚劲波的微博能解读出来两点,一个是控诉贝壳的垄断行为,还有就是告诉大家安居客要进入新房交易领域了。

姚劲波作为58同城旗下房产中介平台安居客的实控人,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安居客,面临的最大对手无非就是贝壳找房。

安居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房产平台之一,平均移动月活为6700万,超过72.6万名付费经纪人,为中国前100家开发商中的95家提供服务。

安居客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在线营销服务,一个是交易服务。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营收占比达96.9%。

交易服务则是赚取佣金,2020年贡献2.8%的营收。相比之下,安居客的营收高度依赖于在线营销服务。

但在线营销服务的盈利模式带不起来利润率。

2018年-2020年,安居客营收分别为62.16亿元、75.79亿元、80.52亿元。同期净利润率则持续降低,分别为30.7%、30.4%、24.3%。

营收持续增长,利润却在下滑,主要因为安居客面临商业模式的困境。

“广告”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安居客相应的支出占比却越来越高。安居客去年在广告上加大了投放力度。

比如热门电视剧《安家》中安居客的大量广告植入。不光亮相电视剧、APP开屏等线上渠道,安居客也没忘记线下,覆盖了公交站牌、电梯、户外多媒体屏等位置。

这些广告让安居客在去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投放金额排行榜中稳居前三。

2020年安居客广告及营销支出达23.73亿元,远远超出了其当年19.55亿元的净利润。

在广告投入上不惜成本可以让知名度有所提升,但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安居客2020年在销售及营销上花掉了35.95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同期的营收增速还要高得多。

销售费用持续增加而且烧钱比赚钱还快,不仅意味着安居客获客难度变高,而且也意味着目前的模式走不通了。

互联网早期,流量容易做。但互联网如今的流量红利几乎枯竭。在激烈竞争下,还想依靠流量来盈利,已难以支撑安居客的长足发展。

2

转身抢贝壳的生意

安居客虽然和贝壳找房一样,属于房地产电商平台,但在商业模式上却天差地别。

因为对贝壳买房来说,二手房交易和新房交易的服务费已经占了总收入的9成。

而相比之下,安居客财报显示,营销服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6.9%,而交易服务的占比仅为2.8%。

实际上,安居客就是披着互联网皮的传统房地产中介。

其商业模式无非就是向房产中介,开放端口和广告发布渠道,从中收取服务费和广告费用。

业内人士表示,安居客的端口一年服务费最便宜也要1000元,基本上每个中介公司都要为中介业务员去购买相关的端口。

发布房源对房地产中介来说是一个硬性需求,所以安居客一直不仅存活空间很大,还能保证近10%左右的业务增长,安居客的端口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每年的毛利率高达90%。

不过虽然毛利率很高,但利润率还是呈现走低的状态,安居客如果只局限于现有业务,相对于贝壳700多亿的营收,恐怕距离会越来越大。

可能这也是安居客要转型新房业务的主要原因。

安居客正计划转型,把重点放在新房交易服务上。新房销售的交易总量已占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的最大份额。所以安居客想将它的房产交易从原来的“流量模式”逐步转化为“交易模式”。

因为客观来看,目前安居客自有业务已经到达天花板,想要光靠现有的业务追上贝壳找房,恐怕是天方夜谭。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安居客把新房业务作为自己新的业绩增长点。

其实早在2019年,安居客就开始布局新房业务。

2019年8月21日,58同城、世联行、同策咨询共同发起创办互联网+新房分销服务平台58爱房。

而在房地产传统的营销平台转型新房中介业务这条道上,早有失败的前车之鉴——曾经在美国上市的搜房网。

1999年的成立的搜房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干的的活跟现在的安居客没什么两样。

而搜房网最大的收入来源也跟安居客一样,给中介付费端口。

2014年是搜房网发展的分水岭。姚劲波做了58同城的房地产业务,杀入搜房网所在的互联网广告领域,逐渐分食了市场份额。

当时搜房网为了破局,决定进军线下业务,也就是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市场,推出了新品牌“房天下”,加快线下业务推进的速度。

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就是,2019年搜房网2019年净亏损770万美元。

风水轮流转,历史都是似曾相识的,如今轮到安居客重走搜房网的路。

安居客是否做好了“进军线下中介业务”的准备,也是一个谜。

贝壳基于自己独特的服务网络和标准化的管理,迅速崛起并占据了国内网上地产销售的头把交椅。

那么,安居客能“复制”贝壳的这种打法吗?

贝壳做的是一个极其重资产的网络才支撑起来的商业模式,而安居客是一个典型的轻资产互联网企业。

而且会安居客来说,新房销售业务的风险是难以想象的,其中的风险非常高。

首先,房地产商是有账期的,一旦监管出现重大问题,或者出现资金链断裂,安居客有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其次,国家对房地产住宅的监管日益收紧,安居客的未来也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

某种角度上说,安居客的转型之路到底能不能走通,现在很难下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居客看来,用户选择平台主要是看房源信息是否全面和真实。如果不能保证房源实时性、真实性、准确性,那么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和用户活跃都会下降。

然而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有800多条关于安居客的投诉信息,其中主要涉及“虚假房源”、“泄露用户信息”、“骗取信息费”等问题。

如果安居客还是欺骗消费者,压榨中介,很可能会成第二个搜房网。

3

后来者打不过贝壳

安居客在新房交易量上看似增长迅速,但是安居客作为新入局的玩家,新房交易服务业务目前明显落后于同行业龙头企业贝壳。贝壳早早在去年8月登陆美股上市,目前市值约为667亿美元。

新房销售的重要一环就是经纪人。房产交易过程的环节众多,需要经纪人协助进行实勘、验真、带看、签约、过户等等

但是安居客一脉相承58的鱼龙混杂,已有的开放平台定位也和精细化管理相距甚远,平台充斥大量违规行为。房产经纪人为促成交易的达成,不惜上传虚假房源,也难怪安居客一直口碑不佳。

反观贝壳,数据显示,贝壳依托链家已拥有13万自营经纪人,去年705亿元的营收中53%都来自于新房业务。

可以看出,不管新房业务总量以及占比或是自营经纪人队伍,安居客与贝壳差距巨大。

新房交易方面,去年安居客无论是交易总量还是营收,都只是贝壳的零头。客观来说,安居客很难实现赶超贝壳的目标。

毕竟安居客交易额653亿元而贝壳交易额1.38万亿元,在经纪人管理上安居客也很粗放,没有贝壳精细。

4

刻在安居客骨子里的58同城

安居客的背后,离不开母公司58集团。

姚劲波把资本运作这套玩的很好,但也给安居客刻上了58集团的烙印。

如果看安居客的财务报表,它完完全全就是58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第一,两者关联交易非常多,其中流量获取服务,就是安居客在58同城上打广告,为了业务推广方便,安居客向58集团购买流量。

可以说,安居客的技术支持全部是由58集团代为安排的,而营销部门和市场部门是由安居客自己负责。

在获取业务方面,安居客也更多地依赖58集团。

2020年安居客的销售收入是80.52亿元,有41.89%的销售收入实际上是来自于58集团。

换言之,安居客6成的销售收入是自己做出来的,而剩余4成是通过58集团的市场团队完成。

安居客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分担了58集团的债务以及利息开支。

实控人姚劲波把母公司58同城的债务,玩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把戏,转移到了子公司安居客身上。

这个骚操作也让安居客在这三年以来,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净值由正值变成了负数。

最近两年,姚劲波也没有放过安居客这头“现金奶牛”,以安居客名义向银行进行了多轮贷款。

于是2020年年末,安居客的负债率飙升到92.74%,负债总额到156.6亿元。

总的来看,在线营销服务“流量”生意这块,安居客自己的合作伙伴已经变成对手。万科、中国恒大集团、碧桂园等等这样的大房企都上线了自己的APP。

市场份额也面临大厂的蚕食,网络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都挤破头皮想要分一杯房产交易的蛋糕。

2020年9月,天猫上线“天猫好房”平台;京东房产上线“自营房产”业务后,又推出“好房京选”品牌;字节则在两年前便控股了房产综合信息平台“幸福里”。

在新房交易业务很难赶超对手的情况下,“流量生意”又被前后夹击,如此看来安居客的未来恐怕难以安居。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学习强国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蚂蚁财富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蓝鲸财经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商业新知 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猴急的总是姚劲波?|| 深度

    相较于两年多前"反贝壳联盟"时的一呼百应,为何姚劲波此次对贝壳发难,却只引来业内质疑?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陈欣苗 编辑:陈涧 设计:布冬 ...

  • 房产经纪大战在即,贝壳C位危矣?|| 深度

    2024年全国房产交易总额可达30.7万亿元,贝壳虽强,但目前其市占率不到四分之一.危机和诱惑面前,房企和互联网大佬们也坐不住了.大战一触即发.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

  • 开门红财报下,贝壳找房的春天依然有点冷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买房是人生的一笔必要消费,但不断上涨的房价却让打工人苦不堪言.而正是因为需求高.交易单价高的特点,房产交易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玩家前来捧场 ...

  • 要上市的安居客,和贝壳差了26个房多多

    2021-04-09 10:08 深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编辑:向小园 死磕贝壳的安居客,也要上市了.4月8日,安居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 ...

  • 拆解贝壳找房:数字化重构房产交易,ACN经纪人网络让天下没有难卖的房子

    文 / 美股频道 出品 / 节点财经 上市四个多月,房产交易及服务平台贝壳找房的股价已经翻了一番. 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报约3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75.3%.公司上市融 ...

  • “陪跑者”安居客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武亚玲 有一个说法是,几乎整个地产生意都在被贝壳重构.话虽有些夸张,但看看贝壳上市以来的表现,股价涨幅超过180%. 市值660亿美金的贝壳, ...

  • 房地产信息平台的竞争。

    如何快速抢占下沉市场也成为房地产中介关注的焦点. 文 | 李宇一 来源 | 弹房 房地产中介多故事,涟漪自然也是一波接一波. 日前,链家又为自己树了一块靶子,旗下北京链家率先推出免电话营销.与此同时, ...

  • 贝壳找房赴美IPO背后,还有几处“隐秘角落”

    文 / IPO频道 出品 / 节点财经 7月24日晚,贝壳找房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BEKE",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兴资本等为贝壳找房I ...

  • 「地产淘宝」出海记

    导语:房地产与互联网,是属于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两个行业.倘若两个行业真正联结起来,会发生何等激烈的化学反应? 在过去十年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使得房地产始终是个卖方市场.而随 ...

  • 安居客未来“难安”:新房交易难超对手,“流量生意”又被“打劫”

    作者:冬音 出品:洞察IPO 4月10日,阿里巴巴由于实施垄断行为,被罚182.28亿元.随后,58同城CEO姚劲波来凑热闹,强烈呼吁国家反垄断罚款贝壳找房40亿元. 姚劲波是58同城旗下房产中介平台 ...

  • 安居客需要居安思危

    买房买车已经成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笔交易,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房屋交易量越来越多,在万亿市场面前,任何企业都经不住诱惑想分一杯美羹,由此这个赛道也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中介机构,房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

  • 一“疫”定胜负:贝壳的VR护甲和100亿资本大刀

    导 读 借助疫情,贝壳VR售楼部快速上线,VR护甲和百亿资本加身,贝壳御风而起,顺便掀翻了他人的饭桌. 作者 | 阿布 2月10日,链家线下门店陆续复工,门店里零星坐着几名员工,大部门人仍是线上办公. ...

  • 那个两岁的链家“小弟”,已经成了400亿“房产一哥”

    30秒快读 1 纽交所从来不缺敲钟人.继中国互联网企业被美国下重手后,8月14日,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贝壳找房在纽交所顺利敲钟上市. 2 1个贝壳找房=1.01个京东?上市前 ...

  • 关于房产平台未来的20个趋势判断

    空白研究院创始人.前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判断,贝壳成立两年之后,整个房产经纪行业的竞争是加剧的,未来竞争还会更加激烈,只不过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会从规模竞争转向服务竞争,通过服务才能 ...

  • 谁能真正挑战贝壳?开发商~互联网企业~老牌中介

    美东时间2021年3月15日晚,稳坐大居住领域第一把交椅的美股上市公司贝壳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0年,贝壳全年GTV(平台总交易额)突破3.5万亿元,同比增长64.5%:全年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