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作品:五零六零七零后的精神食粮

(0)

相关推荐

  • 【卧虎观台】让红色经典诗词焕发新时代风采——《经典咏流传》观后/吉 明

    近年来,央视一套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燃"遍朋友圈.这档节目,不但把经典古诗词唱出了厚重的文化情感,更注入了磅礴大气的现代风范.在一首首"诗&q ...

  • 阳江这间百年老屋,曾见证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夏日的阳光灿烂而炙热,沿着阳江高新区平冈镇旦祥村(旧称"疍场村")的村道一路向前,两侧树影婆娑,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意.三面青山环抱处,一座灰墙碧瓦的祠堂悄然映入眼帘,历经百年风雨 ...

  • 红色电影的魅力

    原标题:[看影视 学党史]红色电影的魅力 <闪闪的红星>剧照 <平原游击队>剧照 巩 华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电影事业起步并快速发展,丰富多元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电影人的学习.摸 ...

  •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龙川等地人民群众在山高林密的崎岖山路上,以"十万挑夫上赣南"的壮观景象,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的 ...

  • 在戏曲舞台讲好革命故事

    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可以将重心放在人物心路历程上,贴着人情人性表现信仰的力量,通过塑造有温度.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让红色文化鲜活可感 中国戏曲是高度诗化的艺术,唱念做舞,处处可入诗.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可 ...

  • 吴德光:闽西执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

    吴德光:闽西执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 □詹鄞森 吴家复 "不要叫我党史专家,我也是一直在学习中--" 近日,56岁的吴德光在永定区主讲<信仰的力量,红色闽西1926-1937&g ...

  • 行走梅江丨行走北联村,红色与美丽并存

    一屋三烈士的诚怡公祠 (叶惠娟 摄) 我第一次到西阳镇北联村茅坪战役红色遗址,是2018年底参加"穿越千年嘉应,情醉诗画梅江"磨坊百里徒步,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用脚步丈量 ...

  • 铭记传承,磁县这片红色土地越来越美。文/磁县申庄中学,郭晓凯

    铭记传承,这片红色土地越来越美 磁县申庄中学--郭晓凯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回溯历史,建立专属于中华文化的坐标轴.以时间为横坐标,横观历史,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沉积了无数的优秀历史文化.对待这些优秀的历史文 ...

  • 那个年代永远的经典!

    作为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称谓,"红色经典"原泛指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创作的曾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涉及文学.音乐.戏曲.美术等门类的那批文艺作品.本 ...

  • 南充西区游击战石马垭村28人壮烈牺牲

    南充西区山高沟深林密.1928年,党组织就开始在这一带开展活动,发动.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1933年春,南充中心县委先后派罗师佛. 张洪道.张子文等人到西区布置游击斗争.3月上旬,党组织以原金宝乡的 ...

  • 红色文学经典的华彩乐章

    红色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态两个层面,包括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电影.革命精神.革命旧址.革命遗物等等,红色文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红色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以&quo ...

  • 《绝笔》观后感

    王瑞庚 近日,在学校党支部的倡导下,我观看了纪录片<国家记忆---绝笔>.纪录片通过展示十多位共产党员的遗书.家信.入党誓词等临终绝笔,展示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员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

  • 【蓬国评论】永葆“幸存者”的心态

    近期,电影<长津湖>引起观影热潮,广大网友纷纷表达对革命先烈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敬意.笔者联想到抗美援朝总司令彭德怀曾经常对她的侄女说过的话:"我只是一个幸存者.多少人都在我面前 ...

  • 现当代名著并称⑥「中华文化常识简介」18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时代三部曲] 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包括<黄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