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话》连载(二)

(0)

相关推荐

  • 【对联文化】中华楹联报2021(辛丑)年十佳春联

    [对联文化] 中华楹联报2021(辛丑)年十佳春联     1.黄一坤(广东潮州) 春风快手开新局: 牛笛抖音飞凯歌.     吴爱芹简评:此联凝炼工整,言简而意深.既点题牛年,又富有时代感,&quo ...

  • 楹联为何一定要“对仗”

    楹联原本又可称为对联,民间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体现出中国汉字语言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为各阶层文人百姓喜闻乐见.对联顾名思义,就是要成"对",也就是传统诗歌中要求 ...

  • 2个名人绝对,才华横溢千古传,拍案叫绝真了得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朋友们分享2个名人绝对,才华横 ...

  • 《楹联趣话》连载(一)

    傅小松 1970年生,湖南汨罗人,现任民盟湖南省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业余研究传统文化,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对联学刊>执行主编.&quo ...

  • 《楹联趣话》连载(六)

    [作者简介] 傅小松  1970年生,湖南汨罗人,现任民盟湖南省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业余研究传统文化,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对联学刊>执 ...

  • 《楹联趣话》连载(七)

    [作者简介] 傅小松  1970年生,湖南汨罗人,现任民盟湖南省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业余研究传统文化,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对联学刊>执 ...

  •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采薇>篇中"昔我往 ...

  • 兴福寺楹联趣解(二)

    (位置:兴福寺前门的对联) 山中藏古寺 门外尽劳人 1.上联描述寺院的幽静,是个好修行的场所--山中藏古寺; 2.下联描述寺院门外,没有听闻佛法的人,为红尘所累,是烦恼的人,是劳心.劳身的人.大多数寺 ...

  • 皋兰趣话(二)大物件与天把式

    因为居住在大河之畔,什川人为黄河骄傲,自豪,这份优越感表现在什川人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行为做事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其实都是这一方山水留下的烙印,也是自然赐予的性情. 什川人蜗居在黄河盆地里,四面高山 ...

  • 重复出奇的啰嗦诗(二)奇趣诗连载96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更奇的是,还有只描述一个事物的啰嗦诗,把一个字或一句话就能说清 ...

  • 猜想联翩的谜语诗(二)奇趣诗连载82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

  • 笑话百出的别字诗(二)奇趣诗连载98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清朝有个监生老读白字,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看他正在读<水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