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人会“愁死”

文:王丽婷 聂传安


  读的诗多了,慢慢就会品出味来。

  而将这种味用文字表现出来,就是一篇具有独特阅读感受的诗歌赏评。

  这类文章在孩子们的周记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形式不一,视角多变,让人常常眼前一亮。

  今日且看一班王丽婷的一文,文章题目也很奇怪,叫作《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人会“愁死”》。

  做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什么“借景抒情”、“以动衬静”啥的,其实古代也有。(这个自然。因为这些都是古人玩掉下的)

  但古代人的“情”,我觉得跟我们现代人的真不在同一个层次。(这是丽婷同学自己独特的感觉)

  先说这“物”吧。“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我们都被困在了一个“局限”里:看树,看阳光。树叶摇起来,开心时就是树叶欢快地跳舞,难过时就是树叶在“哗啦啦”地嘲笑;阳光,开心起来就是温暖,悲伤就是“刺眼”……诸如此类,我看过太多了。(原来司空见惯的表述也让孩子们不屑啊)

  接下来就是古人了。说到“波光粼粼”、“水波”、“水浪”,你会怎样抒情?美?柔?感叹人生?算了吧,还是看看人家古人的“高级”:(这两段先抑后扬,进行鲜明对比,突出古人的厉害)

  西风吹老洞庭波。

  重复一遍老聂那天的话:“在座的各位,你们谁敢用'老’字形容水面!”(这丫头用的是感叹而不是问号,语气太强了)

  班里顿时鸦雀无声。(这说明孩子们能感觉到这个“老”字的厉害)

  唐温如敢!水面的波纹,如脸上的皱纹,西风掠过,带来一阵苍老的风,把湖吹“老”了。(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解释了那句诗)

  愁,刻骨铭心的愁!愁的把湖都“愁老了”。七个字,浓缩成一句精华。而现代文的愁,与它相比,就是“废话”太多,一大堆细节,各种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这么一比,古诗的凝练传神就显出来了)

  继续往下看。(这丫头从容不迫)

  你愁的时候,夜晚可以是清冷的。(为了突出别人的厉害,这丫头总是先把不厉害的“你”拎出来当陪衬)

  而唐温如的愁,则是“满船清梦压星河”!(依然是那首诗)

  想象一下:夜晚,天水连在一起,而一船梦如一船愁,重重地压在水上,压向水底的银河!(解读的语言有力)

  很多人看银河是牛郎织女!是美!而唐温如眼中的银河,则是承载着重重的满船愁!(对比强烈)

  意境,于是就出来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丽婷的脑海里满是那浮在星河之上的一船清梦)

  人家愁是看啥都愁,也难怪那么多古人会“愁死”了。(略带夸张,说明古人眼中的物全是心情的映照)

  讲到唐诗七绝时,我补充了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此诗一经展示,真的是惊呆了众多小朋友们。大家都被其中的用词、造句、修辞、意境、情感所震撼,其心久久不能平复。

  快速背下是基本操作,而一些孩子则沉醉于诗中并主动将感受用文字表现出来,丽婷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文章,我们看到这丫头对这首诗由衷的喜爱,并且能用传神而有表现力的文字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大家。

  所以我们可以说,唐温如笔下的世界与情感已经深深印在这孩子心中。

  我们两个班正在背唐诗。

  其实我们不仅是在背诗,也是在体验古人的世俗世界与精神世界,从而让自己的世界更加丰富。

附: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0)

相关推荐

  • 【文轩】我在丫头的埙声里左等右等

    我在丫头的埙声里左等右等 文/敬中一 图/网络 你突然说起,傍晚时分就要乘车离去,说话好像很随意,你说茶博会结束了,该回家了. 刚才,你还在装饰陈旧的屋子里东转西转,我还在一堆紫砂壶和名人字画间信口雌 ...

  • 朗诵 | 丫头,我想为你写一首诗

    丫头,我想为你写一首诗 作者 | 梦在山水间   朗诵 | 麦克   摄影 | 城子 编辑 | 中华微文学(ID:zwh223223)   丫头,我想为你写一首诗 关于秋天的云朵和缤纷的落叶 每一片云 ...

  • 暮秋,霜降

    诗者 作者:王秀娥 <暮秋> 西风飒瑟几寒凉, 叶落花残半绿黄. 墨染清霜秋梦老, 红尘万物欲冬藏. <霜降> 时逢霜降百花哀,秋菊天凉始盛开. 斗艳争奇人欲醉,西风扑面送香来 ...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诗有鬼气》

    ​        东光李又聃先生,尝至宛平相国废园中,见廊下有诗二首.其一曰:"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其二曰:"耿耿疏星几点明 ...

  • 520,叨叨念……

    壹 今天的日子很温馨,不由得就想用文字拾掇自己的心情,释怀于网络的书馆,随着天气的变化感动在心灵梦园! 520的天空总是给人以温暖.向往的情怀,寓于欢快而幸福,陶醉在花香云白的世界里! 暖阳照耀在心灵 ...

  • 《世界古代民族》古希腊人

    在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革命开始影响到当时的巴尔干半岛与希腊地区.约西元前二十世纪,来自于北欧的印欧民族,爱奥尼亚人.亚该亚人.多利安人等等,这些民族自称为希伦人(Hellense),他们进入爱 ...

  • 《世界古代民族》马其顿人

    一.早期历史 马其顿人来源不清,可能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希腊人的共同后裔.由于僻处一隅,马其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基本被排除在希腊邦际生活之外.而马其顿人则粗犷勇武,被看作是非严格意义的希腊人,许多 ...

  • 《世界古代民族》埃兰人

    埃兰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伦河流域,他们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埃兰人就象他们南部的邻居美索不达米亚人那样,一直为一系列的朝代所统治着.公元前第3千纪上半期,埃兰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176年,埃兰国 ...

  • 《世界古代民族》匈奴人

    匈奴人原本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外蒙古和中国内蒙古地区.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东亚的蒙古高原,就是凶猛的游牧部落的故乡,他们是草原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他们四处侵略农耕文化的国家. ...

  • 《世界古代民族》鲜卑人

    鲜卑人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 ...

  • 《世界古代民族》柏柏尔人

    柏柏尔人是西北非洲的一个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的民族.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 ...

  • 《世界古代民族》乌孙人

    乌孙人,其族属向有数说﹐比较重要的为﹕匈奴人说.此说强调乌孙"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人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 1.民族起源 乌孙 ...

  • 《世界古代民族》乌桓人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 ...

  • 《世界古代民族》突厥人

    突厥人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曾建立过强大的突厥汗国. (一).起源 突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归结起来有五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