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挖出一西周墓,占地约10平方公里,出土一文物,成为镇馆之宝

不识文物真假的“幸运儿”挖到捡到国宝文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比如自建国以来,很多农民在进行装建房屋或挖水渠等工程时,常常会挖到千百年前的古墓。这些保存完好未被盗墓贼光顾的古墓中,常常保留着国家一级文物。不过多数农民在有这样的意外发现时,还是会通知有关部门的专门,请考古专家做深入研究。

1962年,在山西活曲村就有一位村民平整土地的时候,挖出了一堆黑炭。因为这些黑炭拿回去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也就不甚在意,于是低头继续挖。挖着挖着挖到深处就挖出了一些石头,石头下面是个深不见底的黑咕隆咚的洞,让人看着浮想联翩。

农民挖土挖出“大黑洞”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里有见识的老人认为这下面可能是古墓,于是就上报了。专家来到后一看,高兴地握着农民的手连声道谢。而之前农民挖出的那些木炭,其作用就是用来防盗防火的。经专家上报批准,后来专家开始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

经挖掘研究可知,这是座西周时期的大型古墓,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晋侯墓地”,这个古墓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占地面积占地约10平方公里,里面有不少珍贵的文化,其中不少还是国家一级文物。而当专家在挖掘的时候,周围也有些看热闹的,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所以闲杂人等也只能在远处瞧瞧而不得靠近。

晋候墓地从1962-2001年,考古专家一直在挖掘,从未断绝过。1992年,考古专家发现晋候墓有被盗的痕迹,于是专家对晋候墓地的114号古墓进行了挖掘,从中意外的发现只“大鸟”,专家看到这只大鸟时都高兴的惊呼“国宝”。那么这大鸟是什么呢?

现如今,这只大鸟有了个很正式的名字,叫做“晋侯鸟尊”,是一件距今三千多年青铜器,乃西周时期所造,非常的精美漂亮。因形贵异常,所以被列入64件永久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也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所以寻常人想要一睹其风采也是很难的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