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董其昌临帖不像,但是意境非常之高,你觉得是为什么?
相关推荐
-
书法奇才董其昌行书《东方朔答客难》全本,深得苏轼书法之妙谛
东方朔答客难>是董其昌行书经典书法作品,此书风奇秀自然,笔法圆润精妙,深得苏轼书法之妙谛.疏密大小,章法布局都是俨然有序,平淡中见率真,和谐中求变化,笔墨自然,浓淡相间,妙的天趣,是一副不错的书 ...
-
一日一帖---董其昌晚年行书代表作《东方朔答客难》
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今属上海)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敏,是一位在书法.山水画.美术鉴赏.美术理论上都有卓越贡献的书法家.画家.理论 ...
-
有人说董其昌的以禅入画、画中有禅,你看出来了吗?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 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 ...
-
董其昌临帖如何化古 看王羲之《官奴帖》原帖对照赏析
<官奴帖>乃是王羲之示法之帖.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曾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 ...
-
董其昌临帖55张 张张精彩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 ...
-
董其昌临帖:化为己用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 董其昌走 ...
-
米芾《吴江垂虹亭》原帖与董其昌临帖对比,谁强
<吴江垂虹亭>是米芾38岁时写的行书作品,写于绢布上,织有乌丝栏,现藏于台北故宫.而董其昌临写这件作品时,是55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两件作品,由于二人所各处的年龄段不同.书法功力不同,进 ...
-
李煜《相见欢》乃千古名篇,七百年后纳兰也作一首,谁意境更高?
南唐后主李煜擅长写"亡国词",词风别具一格,乃是"南唐派"的代表,与当时非常流行的"花间派"齐名."花间"和" ...
-
明 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高清鉴赏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谥叫文敏,因称董文敏.万历七年(公元1589年 ...
-
元曲巅峰对决,马致远和白朴各作一首《天净沙》,谁的意境更高?
元曲<天净沙·秋思>号称"秋思之祖",王国维盛赞其"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在这首曲子诞生的稍早之前,马致远的一位前辈白朴,也曾写过类似题材的作 ...
-
李煜《长相思》无人可及,七百年后纳兰仿作一首,谁的意境更高?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词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词人",<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夸他词写得"神秀",说词到了李后主"境界始大,感慨遂深&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