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成买房者需贷款,“95后”全款买房比例最高
在很多城市,通过加杠杆买房,成为普遍现象。有报告显示,24到39岁的群体,已成为加杠杆买房的主力。
根据贝壳研究院、中国消费者报28日联合发布的《2021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购房者对202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乐观,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达到108.4。不同区域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存在“东高西低”的分化特征。城市能级越高,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越高,一线城市消费置业信心指数为109.6,明显高于其他能级城市。

广州广钢新城一角 林小昭/摄
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还因年龄、学历、收入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龄上看呈现倒U型特征,24岁及以下、40-49岁和50岁以上消费者置业信心指数偏低,分别为104.1、105.1和106,而25-29岁和30-39岁消费者的购房信心较高,分别为112.1和109.1。
值得注意的是,24到39岁的群体,已成为加杠杆买房的主力。调研报告显示,购房者普遍通过加杠杆方式购房,受调群体中全款购房比例仅占18.1%。“95后”父母多为60、70 后,而这两代人已经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在购置房产时,有能力对子女进行资助,因此“95后”购房群体中全款购房比例相对较高。
与之相反,30-34年龄段购房者贷款比例最高,达到87.4%。从购房群体的需求类型看,首次置业群体购房杠杆较高,贷款比例达86.6%。
我国哪些城市的居民杠杆率较高呢?目前“杠杆率”的统计存在较多口径,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一是住户贷款余额/GDP,即住户部门杠杆率;另一种是住户贷款余额/住户存款余额,即住户存贷比或居民资金杠杆率。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居民资金杠杆率、住户部门杠杆率也呈现较大差别。总体上,我国城市居民杠杆率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重点城市中,厦门、深圳、南京、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杠杆率较高。
四城杠杆率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