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某宝把商品加入购物车是什么心态?

我以前并不习惯加商品到购物车,直到今年,才慢慢有次此习惯。当开始有了这个习惯并在购物车里加了很多东西之后,我就开始琢磨,当我们把东西加入购物车是什么样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你必须明白,做运营,你需要懂点心理学。可能,未必你所有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但有一点,愿意琢磨,就算进步。

我不了解别人,就只能从自身说起。我在某宝的账号里,在我的购物车里,存在最多的便是书籍。这不是炫耀,而是生活所需,就好这口,所以,我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能加购物车的人,首先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第二,我之所以加购物车而不是马上购买,是基于我手头还有书籍未阅读完,而加入购物车的是准备入手的书籍。但未必一定会入手,毕竟这相当于一个海选报名的过程,可以确定的是,能放入购物车的,一定是我经过初步筛选的书籍,或许别的杂志上有过介绍又或者我朋友圈中有人推荐过,而我在搜索了一番书评之后感觉还靠谱,然后去某宝上寻找得出进而加入购物车。换言之,我加购物车,目标是一定的,肯定要下手,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手。

照片与文章无关,看看就好!想说,北方的天真蓝!

第三,现在,当我手头的书籍阅读的差不多了,我开始准备下一本书或者两本书,可能是一本也可能是两本,总之一定会入手。当我决定正式入手的时候,我会再做一个动作,再一次去搜索中比价,这就像我在昨天说的:但凡他不是土豪,也不是傻子,他买东西的时候就一定是理性的。比如说比价这件事,自从有了淘宝之后,这种比较就更明显,通常而言,我们都愿意去挑选,比如看价格,比如看评价,感觉合适,要么下手要么暂时放在购物车。当我确定放入购物车中的产品价格还合适的时候,我会提交订单,反之,我会选择价格便宜的入手。

什么情况下,可以让我选择价格稍贵的入手:这时有一个我说到的现象,是否支持蚂蚁花呗,如果有蚂蚁花呗,而且你还有几个评价,据说还不错的情况下,即便你价格稍微贵那么一点点,我一样会优先选择之前购物车中的产品。毕竟你支持蚂蚁花呗,而即便别人便宜,我也未必愿意下单,所以我一直在强调花呗支付了的重要性,毕竟,这也是信用的一部分。所以,新店就很吃亏。

照片与文章无关,看看就好!想说,北方的天真蓝!

说了这么多,我想总结一下,加购物车的心态:a,有明确需求——一定会买;b,暂时不需要,或者暂时用不着,但对这个有兴趣有意向(我也有过其他的商品被加入购物车的现象,比如说服装,但最终都没下手)——可能只是当时看着好,事后冷静,有可能会删除;c,比价功能,有时会把不同商家的同一产品加进来,然后看看价格差距(这时候的小优惠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利用好),最终决定入手谁家!

从个人角度而言,加入购物车,一定是有兴趣要买的产品,第二,就是购物车里再比价。能加购物车的,应该是相对理性的人,至少购物相对谨慎,但这种人成交的几率相对很高。对商家而言,还得做好购物车营销。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购物车营销已经不存在了呀!不是你已经变老,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我发现淘宝上的每天5分钟还有挺有用的,如果你有时间,建议你也听听。而这次所说的购物车营销,只是换了个方式出现,具体操作如下:

1、登陆淘宝账号,进入“卖家中心界面 >> 营销中心 >> 客户运营平台”

2、进入客户运营平台首页,在“运营计划”模块下,点击“智能营销”

3、进入“智能营销”界面,看到“购物车营销”,点击立即创建

4、进入“购物车营销”界面

当然,走到这一步,你还不算完,这里面还有个前提条件:您还没有15天内加购未成交人数超过100的宝贝,无法创建有效活动,请继续努力!

其实,除了“购物营销”,在“智能营销”界面下,还有几种营销的方式,大家都可以去尝试,要说引流量,淘宝内就有很多流量获取的方式够你玩了,得需要不停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无非就是折腾人而已!上次从连云港回来,就一直在想这些问题,也想着写出来,刚好今天有空,就简单写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