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质量,决定了平台的价值

龚文祥同学,之前写过一段话,是关于创业的,原话找不到了,我只能记得大致意思,他的意思是,今天谁还用自己的钱创业,如果你用自己的钱创业只能说明你比较失败。正常的思路应该是,你将这个想法说出来,找10个人,每个人凑多少钱,这样你的事情就可以干了。如果连10个人都找不齐,要么你的事情不靠谱,要么你做人比较失败。龚同学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就一直记着。

也是在另外一次,上海的一家公司来咨询我,她说,他们目前有5亿用户,当然这5亿用户是干吗的,是怎么来的,我不太清楚也没有细问,毕竟是免费咨询,我也就简单听一下,没当真。她说,他们一直想办法转行,比如说通过电商,将这用户变现,但也做了一段时间,好像不是特别理想,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我那会刚好在开会,就说晚点聊,其实这晚点聊就没有以后了。

但有一天我就在想,这5亿用户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在我眼里,这5亿用户也不过就是数据而已,而数据是要讲究质量的,如果5亿用户,哪怕只有2000万的活跃用户,你做什么都可以,就比如她讲到的要做电商,就很简单了,不要去说搭建平台,你就是全部做成微信群,在群里帮农民伯伯卖生鲜水果,帮政府做扶贫项目的销售都能赚钱。

如果要玩套路的话,顶多在加上一个“贡献值”,就是说“贡献值”越大,所取得的分红更多和对所找来的产品可以进行重点推荐。当然,无论你怎么做电商,你依然遵循的是新零售的法则“物美价廉”,再比如,看好一个比较不错的项目,都可以众筹投资,摇身变为基金化资本运作,收益都会很可观,当然前提是对资本运作这块很了解玩的很溜,我一向的看法是,做熟不做生。有质量的群体价值,其价值远超想象,也充满想象。

而现在看来,这5亿用户质量可能本身就不高,不然你很难想象,为什么这么大的群体,而产生的价值有限?当然,除考虑数据质量以外,剩下的或许就是项目操盘手本身的操盘能力了,这是技术打法了,因为不了解不做过多评价。

联系到最近所操作的项目(一个跨境平台),最初的打算是国际商贸城的客户,后来我慢慢的弄明白一件事,其实对真正的采购商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有实力的工厂而不是国际商贸城的代理商或商户。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你是一个跨境平台的话,你上面有10万家产品代理商和上面有1万家有实力的生产工厂比起来,真正的客商喜欢的是1万家工厂而不是10个代理商,这是一种很大的区别,因为对客户而言,工厂更有实力,也更有价格优势。同样是数据,数据的规模与数据的质量,是有区别。假设都是10万家优质工厂,那么平台的价值就被几何级估值。换言之,同样两个平台,一个有10家代理商入驻,一个有1万家优质供应商,客户更喜欢1万家优质工厂。从长远来看,入驻实力工厂尽管数据规模有限,但平台的价值会被高估,这就是数据的质量。

此外我还想重提王安石王相公曾经说的一句很霸气的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我们是做运营的,而运营需要明白的一条非常普通的规律,那就是“运营无定势”,如何理解,就看运营人本身的造化了。


新书在售:

作者新书《运营元素》已上市,要的直接微信转账98元,留下地址;私人微信号【danshui1982】咨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