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瑛宋韵|南宋的那些玉

宏观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思考,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而对于此时期生产制作的玉器雅玩,我们不妨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省思,以见南宋玉器上所负有的特色底蕴和关键地位。

南宋时期政区全图

从文献和考古所见南宋玉器总体而言是朝向三个方向发展:

崇尚自然写真,善于表现动植物的昂然生机,进而结合动植物创造多层镂雕。

缠枝莲花纹玉簪首  南宋  广汉市文物管理所

四川省广汉市和兴乡联合村出土

白玉象  南宋-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除了原有的佩带、陈设器外,更发展出文人书画时的水丞、笔洗、笔架、镇纸、印章等用品。

白玉兽钮印  南宋  衢州市博物馆

青玉水纹笔架  南宋  衢州市博物馆

吸收佛教及道教故事发展出造型可爱、寓意吉祥的主题性玉雕,如磨喝乐童子、莲花鹿母、龟游莲叶等。

青玉童子  南宋  四川华蓥出土

龟游荷叶玉串饰   南宋  新昌博物馆

以战国汉代古玉为主要追仿对象,发展仿古风格。此时出现的仿古系列有玉剑饰、韘形佩、玉带钩、玉辟邪、玉卣等。

玉剑格  南宋至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

白玉透雕双螭抱璧纹佩  南宋  故宫博物院

青玉带扣 南宋  梁端礼墓出土  富阳博物馆

新出现的仿古纹饰有螭纹、云纹、谷纹、蒲纹等,制作精良者,几可乱真。

螭虎及云纹玉璧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带具 南宋 朱晞颜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

南宋既有众多迁就块状、片状玉器都是将玉雕的动物肢体塞入玉料原有的范围内;也有打破玉料固定形状的局限,所雕琢的动物既有肢体动作,也流露出各种神情,在公元1155年入葬的南宋初年墓葬中出土的玉雕兔子、子母虎造型即是如此。

玉兔  南宋  陕西旬阳窖藏

长3.4、高2.1、阔1.4cm

白玉兔、白玉虎形饰件

南宋初  南京建中村南宋墓出土

而南宋末年史绳祖墓出土的玉兔更是艺术的绝品,玉工利用硬冷光滑的玉料描述小白兔肌肉柔软的起伏,捕捉它恬静祥和的神韵。

玉兔形镇纸  南宋晚期  衢州博物馆

长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南宋白玉兔形佩则非常小巧,长耳贴垂、仰首望天,鼻吻饱满圆润,仅于头下刻绘些短阴线以示兔毛。

白玉兔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初年江宁建中村秦桧家族墓出土类似的玉质鸡、鹅小佩。

玉质鸡、鹅小佩  南宋初   南京市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有类似之件。

白玉鹅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玉鳜鱼挂件  南宋  杭州博物馆

青白玉鱼形珮  南宋-金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川广汉和兴乡南宋窖藏出土一件白玉龟游莲叶佩,设计较为简略。龟游莲叶是出于《宋书·祥瑞志》的典故,歌颂皇帝德泽湛清,是宋元时期工艺美术上的流行母题。

白玉龟游莲叶饰件   南宋  广汉市文物管理所

浙江衢州史绳祖墓出土玉荷叶形杯,提供了传世玉容器断代的参考。根据这件玉荷叶形杯,也可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青玉龟游莲叶的造型合乎宋金时期玉雕的特色了。

白玉荷叶水盛 南宋  衢州市博物馆

青白玉龟游荷叶洗  南宋-金  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雕上的人物形象则多体现在玉带之上,外形表现的则为融合儒道释三派学理与信仰于一体,长期熏陶才培养出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神采。

人物纹玉䤩尾   南宋初年  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道人䤩尾  南宋初   天津博物馆

唐宋以来常在七夕时供养各类质地制作的磨喝乐,用以乞生男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出现玉质磨喝乐,造型生动憨厚,神态喜人。

白玉莲花童子佩饰   南宋  广汉市文物管理所

玉童子佩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以来也更流行用美玉雕琢口衔莲花、莲叶之鹿,应取义佛教中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青玉子母鹿摆件  南宋-元   台北故宫博物馆

青白玉衔莲鹿   南宋  上海博物馆

佛教认为佛陀的本身为鹿王(鹿王本生),极乐世界的居民自莲花中化生,所以又出现了美玉雕琢的采摘莲叶莲花或抚摸着小鹿的男童玉饰,据说佩戴就能心生感应,早生贵子。

灰玉抚鹿童子   南宋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除了以人物、动植物为主题的各类玉器外,南宋玉器很重要的一项创新为:出现了大量经由士大夫阶层严谨的考古研究后,所引导的仿古玉器制作。

玉云璧连环器  南宋  衢州市博物馆

勾云纹连环玉佩  南宋  东阳市博物馆

由此,我们必须审视从南宋墓葬或窖藏出土的玉器,其器类可列入《宋史·志·礼》中的礼器行列的如璧、琮、玉具剑等,究竟是南宋官方文思院制作的礼器,还是南宋时民间作坊雕琢的商品并自由买卖以满足社会人士收藏把玩的需求。

黄玉琮形盂 南宋-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代时,诸侯陵中所埋的素圭与素璧,可能是国君赏赐的,代表王者身份的礼器。近来曹操高陵出土的素圭与素璧,应还具有这种性质。南宋时是否还施行由皇帝赏赐高级官吏象征身份的素圭与素璧,值得深入探讨,但窃以为迄今宋墓出土玉璧虽多,可能具有礼制意义的可能只有两处,其一就是宋高宗叔祖赵仲湮墓出土的玉璧,在园周与孔边各有一圈带状浮雕,此一特征也见于曹操高陵出土青石璧上。

素璧  南宋  江西省博物馆

外径8.8cm、厚0.3cm。赵仲湮墓出土

其二就是资政殿大学士兼户部侍郎胡大昌墓出土的径约15.6㎝的素璧,玉质洁白温润,可惜沾满污垢。

素璧   南宋  衢州博物馆

16cm,浙江衢州龙游石佛公社胡大昌墓出土

南宋时,如宰相夫人这般高官的女性家属墓葬也可以陪葬大量玉器,包括礼器类上可以归为礼器的玉璧与剑饰、玉印。女性墓中随葬这种剑饰或也说明此时剑饰可能只当做收藏、把玩的玉器。

南宋螭虺纹水晶璧、玻璃剑格、“墨元”白玉印

南京市博物馆

不过看赵朗与郑继道的墓葬可知当时家族墓葬还是只有男性随葬精美玉器,但在1987年浙江兰溪市的南宋地主或商贾夫妻合葬墓中却也随葬质美工精的谷纹璧,谷粒雕琢得颇有战汉的味道,只是欠缺绝对的精致与工整。由此可知,南宋时尽管朝廷明文规定使用各种玉礼器的级别与场合,但无法管控民间收藏古玉或自由雕琢、买卖各式精美玉器。

青玉龙首琵琶形带钩、螭龙纹残玉璧、双面雕螭龙玉璧

南宋郑继道墓出土  金华市博物馆

谷纹玉环  南宋兰溪商贾墓出土  兰溪市博物馆

从出土资料可知南宋时在玉璧及椭圆形、海棠形玉环上常雕琢仿古的云纹、谷纹、螭纹,虽然刻意追仿汉玉,但有时在接近圆周或细密谷纹处处理得较为草率。

青白玉蒲纹玉璧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外,螭龙纹在南宋时再度流行,也颇具文化意义。螭龙纹曾流行于战国至东汉的玉器上,可单独用作装饰主题。

青玉螭纹璧  南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这种情况在六朝时尚见余续,隋唐五代时制作较少,似乎只有在本土文化复兴的宋代汉人社会里,才会在玉器上出现螭龙纹。

白玉螭纹带扣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宋人心目中,龙与螭龙是截然不同的神物,龙首多雕作侧面,螭龙多雕琢自上方观察的正面像,只有龙纹四周才出现缭绕的云纹,而在这块玉璧上就只以云纹代替龙与螭龙纹分庭抗礼。

双面雕螭龙玉璧拓片  南宋  金华博物馆

由于考古出土资料的印证,可以将众多南宋仿古玉璧辨识出来。除了玉壁外还有以龙、虎等头、面配以图案式宽带回绕,装饰出古雅的带钩、玉卣。

张宣义墓出土玉带钩   南宋  吉水县博物馆

白玉卣  南宋朱晞颜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

此外,韘形佩、辟邪这些汉代流行的具有历史背景文化含义的玉器,南宋时也开始为仿做的对象。

南宋白玉螭虎纹韘形佩、白玉辟邪饰件

南京江宁建中宋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

故而说南宋在中国玉器文化史上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大的时代脉动中,将写实求真的艺术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善于在作品中注入关爱与祝福的内涵。玉料是十分坚韧、冰冷的,却拥有柔和的色泽与细腻的质感,使得南宋玉匠用它描述出动植物的无限生机。

青玉莲苞瓶  南宋   衢州市博物馆

缠枝牡丹纹玉梳  南宋  南京市博物馆

另一方面在吸纳外来文化数百年后,宋代的士大夫在儒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最本土的思想与信仰。道家的宇宙观、生命观都被融入新儒学--理学的体系中。起源于远古时的观念如相信用蕴含大量精气的美玉制成象征宇宙的圆璧,在其上雕琢龙、虎、云、谷、蒲等花纹就会具有灵媒的功能,能帮助凡人辟邪趋吉的信仰再度流行。

旧玉三螭纹璧  南宋  四川省蓬安县博物馆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在南宋时期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既有复古,又有创新,同时融入文气、赋与情感,成为中华玉器文明史中的又一座高峰。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 明)5

    81.青玉镂空折枝花佩北宋残长7.3 厘米 宽6.5厘米1974 年北京市房山县长沟峪石椁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青玉质,通体镂空一折枝阔叶八瓣花形,器有镂空孔,可供佩,亦可为嵌饰.折枝花枝繁叶茂,琢磨精致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宋代玉童子与你欢度六一

    今天是儿童节,宋代玉器艺术馆迎来了很多小朋友观众.那在宋代玉器艺术馆里除了小朋友的观众,还有很多小朋友形象的玉器.宋代玉雕中童子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经典题材,存世虽然较多,但却千姿百态,各有不同,多为戏耍 ...

  • 古玉鉴定:金代古玉鉴定要点学习(学习资料)

    (公元1115 --1234年 )金代是由女真族完颜部联合契丹,汉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辖域包括今天的东北三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一部份的广大地区. 女真族又称"女直&q ...

  • 琳瑛宋韵|宋代雅士弈棋情趣

    宋代是中国玉器史上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人在对古物深入研究.穷理尽性,延续华夏传统的同时,还注入了时代气息,催生了许多新样式和新题材,深受民众喜爱,开启了社会化.民间化的进程. 由于帝王士大夫喜爱及 ...

  • 琳瑛宋韵|夏日里的那抹清凉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 ...

  • 揭秘!南宋都城临安凭什么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大都市?| 读懂宋韵

    古今交汇"悦府"里 唯有宋韵"最杭州", 那么,宋韵是什么呢? 宋韵就是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韵味, 简单地说, 就是指辉煌的两宋文明. 第一期推文中, 我们 ...

  • 吴君明诗词三题||作者/吴君明【唐风宋韵】第21期

    作者/吴君明(云南大理) 刊名题写/ 王 军 编辑制作/ 风 哥 七绝 . 登泰山两则(中华新韵) 一 谷雨时节绿意茏, 山峦湿润雾蒙蒙. 几度梦中游仙境, 如愿攀登峻岭中. 二 日近云低气势弘, 崎 ...

  • 姚小侬诗词五首||作者/姚小侬【唐风宋韵】第20期

    姚小侬诗词五首 作者/姚小侬(浙江) 刊名题写/ 王 军 编辑制作/ 风 哥 姚小侬诗词五首 作者/姚小侬 青玉案·山乡春景 作者/姚小侬 衔泥紫燕房梁绕. 玉音啭,花枝俏. 油菜麦苗长势好. 蝶蜂穿 ...

  • 【五四专刊·致敬青春】七绝·五四歌||作者/江雪【唐风宋韵】第19期

    七绝·五四歌 作者:江雪(北京) 刊名题写:王军 编辑制作:小轩 七绝·五四歌 作者/江雪 一 五四红楼今尚在 新文先驱注民魂 百年华夏东方醒 吾辈长歌寄乃孙 二 五四长歌歌浩气 百年兴旺旺中华 启蒙 ...

  • 唐风宋韵 多彩青春

    在师大附中,在这个花季的年龄,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多彩青春.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

  • 【唐风宋韵】青杏伏枝期日照,小花为露盼弯虹

    黄河入海口 李葆国(北京) 油田湿地共苍茫,河口凭栏认海桑. 比翼鸥同云起落,提油机合地商量. 黄蓝因割开还合,清浊由分短即长. 借得沧浪知进退,芦花似火点西阳. 古中大路左公柳 杨镇勇(甘肃) 百年 ...

  • ▶梨园往事(一)(资料来源:宋韵京剧)

    程长庚'大老板'     清代京剧名伶.剧曲活动家程长庚,名椿,字玉珊,安徽潜山人.系道光年间三庆班头排老生,为人正直,品格高尚,且文武昆乱不挡,以其德才兼备而执掌三庆班,成为该班以'德'服众的班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