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个怎样的诗人,为何《蝉》的第四句被誉为神句?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读第一流的咏物诗要先读人
365天节气诗词文化之旅第180天第98篇 唐朝有三首顶尖的蝉诗,分别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 ...
-
一只知了的自述:我不应是你们盘中的美餐,我本是高洁的化身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杜朝辉,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我在地下待了好多年.幽冥中,我吸食着树根的汁液,与压迫着我的泥土作顽强的抗争,从一颗小小的卵开始, ...
-
咏物诗的三层境界(二)
作者:诗道骏言 上一篇讲了咏物诗的第一.第二层境界,今天继续讲第三层境界的咏物诗. 比第二层境界再高一级的,就是要融入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怀,注入更多的社会人生体验的内容.这样的诗,在唐朝为数不少.我们以 ...
-
史上最杰出的三首咏蝉诗,一高二洁三穷,说尽蝉之三味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夏季最活跃的动物莫过于蝉,炎炎夏日的午后总会传来几处蝉声,嘤嘤不停,扰人午休.但若听不到蝉声又会觉得少了夏天的感觉,蝉对我们而言实在是既烦人又不舍. 其实在古代,蝉就因其 ...
-
三首咏蝉诗,人称唐诗“三绝”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不仅喜用清风.荷花.蝴蝶等意象,而且颇青睐鸣蝉.在我国唐代诗歌中,就有三首咏蝉诗被人们称为"三绝". 虞世南以蝉自喻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 ...
-
李商隐是个怎样的诗人, 为何《蝉》的第四句被誉为神句?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一提到蝉,我们总会想到炎热夏天里的聒噪,总会记起夏蝉不知春秋.当下,蝉被我们赋予生命短暂的悲惨意象,或 ...
-
唐诗中的“咏蝉”三绝——李商隐《蝉》、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咏蝉》,每首都是千古名作,还有一句被誉为神句
唐人诗歌咏蝉的诗不少,但最著名的却有三首,李商隐的这首<蝉>便是其中之一,而且,第四句,甚至还被誉为是"神句". 接下来,我们便首先聊一聊,为什么说李商隐的这首< ...
-
李商隐是怎样的诗人?《蝉》的第四句为何被誉为神句?读完就懂了
--<论诗三十首·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这首诗所评论的就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词,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锦瑟 ...
-
李商隐的《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还有其他咏蝉绝唱吗?
接下来,我们便首先聊一聊,为什么说李商隐的这首<蝉>写得很好,当然,我们还会将另外两首写蝉的名诗,拿来做一下简单的比较,它们分别是 这三首"蝉"诗,其实都采用了比兴寄托 ...
-
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为什么说这一句是"神句"?我们先来看看原诗.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将李商隐的五言律诗< ...
-
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这句诗被誉为“神句”,到底神在哪里?
李商隐这首<蝉>是一首咏物诗,我们现代人看到蝉,可能会觉得那种一到夏天就在树上吱吱叫的动物,烦都来不及,有什么好咏的,但是在古代啊,人们对蝉的生活习性认识错误,以为蝉靠着饮露水而生活,觉得 ...
-
解读李商隐《天涯》:诗人用生命发出最后呐喊,命运怎会如此不公
对李商隐了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李商隐一辈子活得挺郁闷的,少时父亲去世,随母亲艰辛长大,38岁时妻子去世,真是少年丧父.中年丧偶,再加上仕途不顺,年仅45岁就去世了. 仕途不顺的最大原因就是被&quo ...
-
中国诗人档案|| 王苗现代诗四首
隐退 四首 王苗 布谷鸟 吹响了收麦的哨音 那明晃晃的烈日下沉默的麦田 因为思念深重 集体默哀 默哀那早已无人问津的旧镰刀 守望 童年的晒麦场上 兀然矗立着一副半新的栏杆 掩映在五月的花海 更显寂 ...
-
诗人和哲学家集聚一身,泰戈尔十句格言,暗含哲理,读懂参透人生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谁?答案是泰戈尔,印度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他被印度人尊称为"诗哲".泰戈尔天赋过人,13岁便能写长诗,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里,逐渐创造了一个别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