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有样学样——一个小学生题目引发的思考

一年级小朋友这照样子,写句子,写的我不知怎么做才好。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发在朋友圈的文字和配图)

在《我的世界观》一书中,记录了1936年爱因斯坦在庆祝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有这样的论述:“因此,当爱开玩笑的人将教育定义为“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他的说法大致不错。”
爱因斯坦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这句话的正确度,但也要关注到这句话是“爱开玩笑”的人对教育的定义。
结合图片中的一年级孩子的题目“照样子,写句子”让我对教育,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
照样子,即模仿。这是对学习者,尤其是初次接触新知识的学习者最好的方式方法。很多的大家对于模仿都给出了相当客观的评论。胡适说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鲁迅说“会模仿”又加以创造,不是更好吗?英国的切斯特菲尔德说,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以此观之,模仿确实可以为学生(如前文中的一年级孩子)带来很多,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但是,孩子给出的答案却引人深思。
学校本来是教育人的地方,应该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的是快乐,是留恋。但是,学校教育幻化成了具体的作业就让很多孩子并不那么喜欢了。比如,图片中孩子给出的答案“我一到写作业就生气”,这背后藏着什么呢?因为我没有能亲自跟他交流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是自我从教开始到现在的十六年里,从我看到的所有学生的表现中,从我亲身经历的和学生的交流中,从我亲身参与的批改的学生作业里我却可以说点什么。
试想,一个刚上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一到写作业就生气,很显然,孩子对写作业是不喜欢的,对写作业这件事是不感兴趣的,对写作业过程中的感受不是享受的。因为,越小的孩子表达出来的越真实,就像《皇帝的新装》里最后说出真相的那个孩子一样。
对此,作为父母(成人)的我们关注到其中的缘由了吗?作为老师(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关注到其中的原因了吗?我们反思了自己吗?有想过要去了解其中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了吗?
那,更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管怎样就是不愿意写作业,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那么多的“学困生”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造成这样的后果到底是谁的原因呢?
再者,如果我kao一百分,妈妈就dei(dai)我出去玩。孩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是否又能看出一些问题呢?如果不考一百分是不是就不带出去玩了呢?是不是每次必须都要考一百分才会有奖励,考不到就得不到奖励(表扬)甚至还要被批评呢?从这个答案中是不是可以看出来孩子最在意的是分数,在他的认知里必须要考满分(高分)才能换来自己该有的玩的权利呢?
这其中的逻辑也间接的看出来孩子对于学习是没有兴趣的。学习不是孩子喜欢的事,孩子喜欢的玩必须要用相应的付出(得到认可的付出)换来。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错误的认为他本该有的权利必须都要靠自己努力学习换来,自然就会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还会产生抵抗的心里,甚至会厌恶会讨厌学习了。
我们一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学校却只让学生写作业,且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必须写(完)作业才能换来他本来喜欢(大人们都知道的本属于他们的权利)做的是(比如玩),我们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不是钻进了死胡同呢?在直接利益的驱使下连孩子的本性都忘了呢?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难道就是简单粗暴的强制和用写完作业和考一百分来做等价交换吗?
真的,如果真的把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全部忘掉(去掉),我们为孩子(学生)留下了什么呢?
更何况还是一个刚上学不久的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呢?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省,不值得我们反思了么?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孩子(学生)所有的表现难道不是我们家长(老师)先做出来的的样子孩子模仿的吗?
(0)

相关推荐

  • 老师只给孩子布置简单的作业并非是一件好事

    [家教智慧 第602期] 近日,某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 这个规定,是对近年来"家长作业"的一个回应 ...

  • 开学一周,一年级孩子家长,被累垮的请举手

    [家教智慧 第911期] 朋友孩子上一年级,开学一周,就把朋友快给累垮下了.开学第一天,孩子就带回了作业,有语文,也有数学,孩子写作业,家长当然要陪,不但陪还要辅导,因为,孩子刚上学,作业题目说明上很 ...

  • 让孩子敢于对“数1亿粒米”的奇葩作业吐槽,才是家长的教育之道

    [家教智慧 第579期] 近一段时间以来,让小学生"数1亿颗米"引发众多家长的长不满.网友吐槽,这是因为,在许多家长看来,这项作业不切实际,是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的. 这项作业真得不 ...

  • 胡盼:关于学生作文的小思考

    作文(写作)本来就是个性化的表达,任何人(学生)都可以随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写作技巧予以表达,至于效果,还需看是大众化还是小众. 作家是自己专业的表达,读者不一定能理解,因为他们的经历别人没有:而学生的 ...

  • 一个肝炎患者引发的思考,监测很重要,抗病毒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遇到了几个患者,让我感触颇多. 最近在门诊,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患者,到医院的目的只有一个,开药. 当你问他们多久没有复查了,都会说半年,甚至一年,当你要求他们复查的时候,患者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比 ...

  • 由两个函数题目引发的思考

    现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很多学校在讲函数,很多同学也在死磕函数,但是总是觉得函数题目难以把握,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函数专题到底怎么入手. 熟悉高考真题的学生可能知道,单纯的函数题目在高考中是很少的,以 ...

  • 关于,一个悲惨故事引发的思考

    闲着没事说个小故事吧,劣势局中的初期局面下一篇再说. 话说从前有这么个男孩子A,从小对数字就非常敏感,属于我们所说的牲口级别,即别人认真看书做作业有些题一样不会,他上课趴着睡觉能考满分的那种牲口. 高 ...

  • 一个专利复审决定引发的思考-公知常识的判定边界

    作者:85后代理人 原标题:一个复审决定引发的思考-公知常识的判定边界 IPRdaily导读:在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于公知常识(无论是专利文献还是其他文献证据)的判定合适与否往往是争议的重点之一 ...

  • 一个“精神病”医案引发的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人为什么癫狂,就是所谓现在的精神病蒋仲宾,江阴人,来吴中,人未知奇.有老兵行泣道上.问之,曰:吾儿为鬼魅所凭,医莫能治,今垂笃矣.仲宾往视之,其子方裸体瞠目,大诟且殴,人不可近.仲宾 ...

  • 胡盼:下一个

    为什么就这样了呢? 我就一直这样问自己,却总也找不到答案,更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一直都是个比较乐观的人啊:一直都是别人(朋友)遇到问题了我帮着分析并筹谋划策,找出解决的办法:我的学生们也一直都 ...

  • 胡盼:雾(霾)引发的思考

    此时此刻,上午9:08,照平常来说,应该是阳光明媚了,即使是阴天,也应该是天方亮了.可是,现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见图) 宛若仙境般,甚至,很难看的清楚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真的是云里雾里若仙境,眼中心中 ...

  • 胡盼:话题引发的思考和故事

    话题1: 我们与网培牵手的时光无限静好,相信我们一定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话要与网培说.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在网络培训过程中的苦与乐. 我的跟帖: 这让我想到了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中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