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瑜送别钱浩梁.....

向外看一看

6月5日,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和扮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安葬仪式在北京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举行。

京剧演员刘长瑜发表了一番向钱浩梁致谢、致歉的讲话,刘长瑜称钱浩梁在特殊的年代以特殊的方式保护了自己,她十分感激,并表示要好好照顾钱浩梁遗孀曲素英,刘长瑜此番讲话,同钱浩梁生前她对钱的态度截然不同,钱浩梁于去年九月去世,数十年间刘长瑜都未向钱浩梁致歉,此时为何一反常态?一时间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与疑惑。

刘长瑜本姓周,父亲是原北平市市长周大文,周大文是张作霖的部下,还和张学良是非常好的朋友。后来由于“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亡,周大文也负了伤,他才退隐下来娶妻生子。刘长瑜是周大文的三姨太刘氏孕育的,当时她还叫周长瑜,大文在北平的时候非常喜欢京剧,成为了有名的票友,与王瑶卿和程砚秋都来往密切,长瑜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久而久之也喜欢上了京剧,在她9岁那年,她考上了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后来因为新中国实行了新的《婚姻法》,刘氏与周大文离婚,刘长瑜也与父亲脱离了关系。在她19岁的时候,她加入戏曲学校实验剧团,正式改名刘长瑜。在剧团中,刘长瑜参演了一系列著名的剧作,甚至多次为毛主席和周总理作演出,演技得到认可。

后来,因为《红灯记》的大热,相关领导要把它改成京剧,在当时是大热IP的剧作选的演员自然也是大腕,男主李玉和由李少春和他的徒弟钱浩梁主演,女主角原本定的是曲素英(既钱浩梁的妻子)和张曼铃,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女主角还是落在了刘长瑜身上。

一开始的时候,刘长瑜饰演的李铁梅一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对她十分认可,直到70年代的来临。因为出生于官僚家庭,在那个年代,谁都可以批斗她,甚至是自己的搭档钱浩梁。

钱浩梁,1934年出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又名钱正伦,曾用名浩亮。他从6岁随父学艺,后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1956年,成为中国实验京剧团的一员,1962年被选调到中国京剧院,深得师父李少春真传。1964年2月,中国京剧院排演《红灯记》,a角李玉和是李少春,b角则是钱浩梁。但由于李少春身体原因,1971年电影版中,钱浩梁扮演了李玉和,从此红遍大江南北。

钱浩梁因为出身好,又很听话,组织上很重视他。有一次,领导为了找编导的茬,就戏腔问题提出了质疑,并且把它上升到阶级斗争,但是刘长瑜则站出来说是自己没把剧本理解透彻,因此得罪了领导。因为这些事,钱浩梁总是给她扣上破坏样板戏的内部敌人“、三名三高”、“修正主义苗子”等大帽子以此来对她进行批斗,把她当作反面教材。

因此,在《红灯记》的舞台上便出现了奇异的现象:钱浩梁和刘长瑜在舞台上需要扮演相亲相爱的父女,但由于他们在台下势如水火的关系,两人内心都互相憎恶,在台上从来没有眼神交流,钱浩梁只看刘长瑜的脑门,刘长瑜只看钱浩梁的鼻子。

当时,他们也很想把刘长瑜换掉,但是无论谁来演,都没有刘长瑜的演出效果好,所以他们只能继续这种情感分裂的生活。而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刘长瑜实际上却在台下经常挨批斗,受折磨。后来在后期的时候,钱浩梁也跟别人一起收集了刘长瑜反革命的言论集,作为证据继续批斗刘长瑜。

特殊年代,钱浩梁犯了严重错误。1982年初,他恢复自由之身后又回到了中国京剧院。作为著名京剧老生、武生,钱浩梁年轻成名,年老磨砺,但他气度非凡,台风稳健,著名作品众多。

钱浩梁夫人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曲素英,她曾是全国第一个演《红灯记》李铁梅的京剧演员,在1972年上映的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中,她扮演了红色娘子军连长。夫妇两人1964年结婚,有一个女儿。

多年之后,钱浩梁作古,刘长瑜也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钱浩梁的归葬仪式上,刘长瑜发表了一番讲话

刘长瑜几度哽咽、几番落泪,她动情地说道:钱浩梁师哥是我的大恩人,在那个特殊年代,他用特殊的办法保护了我。没有他的保护,就没有我的今天……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保护了我”是何种意思,但刘长瑜称钱浩梁为“师哥”,称钱浩梁遗孀为“亲爱的曲素英姐姐”,一番肺腑之言让人动容的同时,也使得两人不和的谣言不攻自破。

钱浩梁艺术家千古!

刘长瑜艺术家安康!

温馨提示:(图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