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28):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还是去芍 – 经方派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26-28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 参汤主之.(26) 这一条是论述服用桂枝汤,大汗出,伤津耗气,邪传阳明经的证治. 上条服桂枝汤,大汗出,是表证未罢,脉变洪大,证不变方也不变,仍用桂 ...
-
胡希恕讲伤寒(77):栀子豉汤
发表于: 2019-09-122019-09-12 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胸中窒,胸中就是就是胸部中间,就指着食道说的了,人发烦热,感觉这个地方啊堵得慌,滞塞,这个 ...
-
外感了,是桂枝汤证,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不要守方治病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还是喘,你对喘也得照顾(到 ...
-
胡希恕讲伤寒:【连载】第21、22条: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导读:胡希恕(1899-1984),沈阳市人.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导读 病有类似太阳病,实非太阳病,临证时不能不加以辨别.如有一种病表现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无汗,并有小便不利,心下胀满微痛. 若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表不解,投以桂枝汤发汗; 或认为心下满微痛是里邪 ...
-
胡希恕讲伤寒(101):服小柴胡汤后出现暝眩反应
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无论伤寒或中风,如果发现柴胡证,但见其中主证中一证,就可以用柴胡汤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小陷胸汤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今天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还有一种小结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也通顺.<玉函经>是&quo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炙甘草汤非“复脉”
守正学堂 昨天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虚,现在(的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