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岁月】-- 第三篇章 青春度冷月(2)《短文两篇》 刘淑芳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第三篇章
青春度冷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一大批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别离亲人和故土,从繁华大都市无怨无悔奔赴艰苦、陌生的大西北三线。对他们来说这里人生地不熟。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了种种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不会生炉火,不会打煤砖,做不熟饭等等,有时半夜加班回到家属院还能遇到狼。有些年纪大的随迁父母,赶上雨天要涉过泥泞雨雪的道路,踏上几级台阶去如厕。蹲不下腰,躬不下腿,加之秋冬季节西北风穿过茅坑吹凉了屁股,又吹凉了满身的酸和楚。没有在三线经历过的人,无论如何也是感受不到的。

《做不熟饭》

文: 刘淑芳

那些年我们一起从天津市来到了大西北平凉,我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天津繁华的大城市,生活的环境吃的穿的都很方便商品琳琅满目,我们那时的生活虽说都不富裕,但是各有需求的满足,来到平凉对我们来说:确确实实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的一切基本环境,虽然来时做了艰苦的思想准备,想不到的困难摆在面前一大堆,吃饭是大问题不会使用当地烧的煤,(平凉烧的煤易燃时间太短)天津一炉子煤球可做饭蒸馒头烧菜熬粥一家子的饭告成,刚来平凉饭做不熟啊!记忆最深的是包好的饺子下在锅中,因为烧的煤那阵呼呼呼的旺劲只烧开了水,再煮饺子开不了锅,再添煤,饺子变成一锅菜肉粥!我看着那锅里饺子,眼泪吧哒吧哒得掉!这该如何是好?首要的先解决烧煤吃饭问题,先是在所里买焦炭,从外地运来的那是所里铸工车间生产需要的,买了两次,就再也买不到了。走出去接地气,就向当地人请教学习,花了十来块钱在寨子街村买了个风匣,又去看了看这家人烧的灶,家里的那位先生,回到家里干起了泥瓦匠垒灶盘锅,这回可好啦!先解决了生存吃饭的大问题了!我至今记忆犹新的用风匣,蒸好的第一锅馒头情景,我左手拉着风匣一推一拉,右手不断的拉开灶前的小门,看着灶内的火势,用小铲一铲一铲的煤渣放在灶中,放点水增加氢氧,火苗红红的真旺,再把小灶门关好,不让然飞出的火星烧着你,一会儿,我的脸也烤的热呼呼的,我坐在小凳子上拉着有节奏的风匣那声音,呼哒呼哒的节拍如奏出一首那个年代,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歌!十五分钟后当我打开了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扑面而来,展现我眼前的大白馒头,我高兴的说不出话了!那是我平生蒸的最好的馒头!也是最好吃的馒头!因为我找到了生存在平凉生活基本的能力解决吃饭的大问题!后再也不会为烧饭发愁了!

《狼来了》

文: 刘淑芳

到了平凉闹狼灾,心惊胆战的听说养子寨有狼的踪迹细致的描述,也有人看见来过我们周围有爪子足迹,所里很重视职工的安全,福利区里外做了部署,用白灰画出的一个个三十公分左右的白圈防范,据说这样狼就不来了!刚到这里提心吊胆晚上都不敢轻易出门。

记得那是70年底,所里《大干一百天》每晚加班加点革命加拼命的工作,食堂托儿所都同步后勤保障。

一次我真的遇到了狼!那是我加班后晚上十一点左右去托儿所接完大孩子、又去王师傅(王书泰)家里接小的,(刘培森出差了)我抱着小的领着大的从他家出来,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当我走到快要到十五栋快要到家了,突然在最后那排医务室窜出来一只狼像风一样的快,拖着大尾巴奔向对面的最后一排跑去,吓得我领着抱着孩子往回跑,又回到王师傅家,他拿着大棍子手电筒把我送到家里。想起件件小事,经历都是刻骨铭心一生难忘。时至今日深感艰辛的过往,使我从脆弱中磨砺出来了坚强,从青涩变为成熟,懂得去适应环境去改变自己生活的态度!三线建设中留下我们时代的足迹,乃是我花甲之年百味一生美好的回忆!

《三线岁月》前文推荐

【三线岁月】(序) --王春才
●第一篇章 漫漫西行路                       
1、漫漫西行路--马云骧
2、我的回家路--王文侠
3、初到建华厂--吕德宽
4、神秘的军车--马   俊
5、探亲路上--杨树田
6、搭便车--马云骧     
7、我被分配来三线--陶德华       
8、我随先生上三线--王铭声      
9、时代铸就我的人生路--熊  锋      
10、告别亲人--刘淑芳   
11、北京飞来金孔雀--马云骧       
12、神秘的建华厂--马云骧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

1、干打垒--周得时
2、泥土筑新居--马云骧

3、 搬入三线新居--刘淑芳

4、 “风水”建华园--马云骧

5、 《难忘的小事》——纪念三线建设五十周年!--梁卫东

6、 《一马离了------》--马云骧

7、 《一条毛围巾》--马云骧

●第三篇章 青春度冷月

1、 《 DIY----三线生存的本领》--周得时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无私奉献

三线精神,永传于世


◆ 每日掌灯急书 小编不澄不休 ◆

❣ 请帮扩散 请多支持 ❣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