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经验方治疗急性咽炎

第 1893 期

作者 / 1陈晋2周玉华1贵阳中医学院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张睿智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急性咽炎是咽部黏膜以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到咽部的淋巴组织,多以咽黏膜充血为主,血管扩张及浆液渗出,黏膜水肿增厚。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因主要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临床常见因素为感染因素,主要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咽炎约占40%~60%,细菌约占5%~40%。因此引起急性咽炎的主要病原体以病毒和细菌为主。然而,对急性咽炎的治疗,在临床上,西医多以抗生素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随着耐药菌株及二重感染的逐年增加,抗生素的疗效下降,并且副作用较多,不良反应明显,并且治疗上未覆盖病毒感染,从而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王教授为全国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造诣精深,在中医临床疾病及疑难杂症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急性咽炎的研究尤为深入,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其经验方治疗急性咽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校附属二院名医堂门诊病人就诊的急性咽炎患者120例。按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经验方)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0.8岁。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28.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病史:引起本病的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常有受凉、热、湿或过劳、烟酒过度,以及各种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症状:主症:咽部疼痛或吞咽时疼痛,咽部干燥,有灼热感。(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次症:全身不适感,发热,畏寒,四肢酸痛,食欲不振。检查:(1)咽部黏膜充血,色鲜红;(2)咽部后壁淋巴滤泡与咽侧索红肿或咽黏膜脓点散在分布;(3)悬雍垂、软聘红肿;(4)咽拭子培养出致病菌或阴性。诊断时,必须为急性发作期,具备以上条件或全部条件,并有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阳性体征,即可诊断。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主症:咽部疼痛,咽部干燥,有灼热感,吞咽困难。次症:发热,恶寒,口渴。检查:咽部黏膜红或鲜红,悬壅垂红肿,咽部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象: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

1.3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急性咽炎诊断标准、中医急喉痹辨病诊断和风热证诊断患者;(2)18~65岁之间者,性别不限;(3)急性发病,病程在48 h以内,发病后未使用任何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及方法。

1.4 排除标准:(1)因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引起的咽部症状;(2)伴呼吸系统感染;(3)体温>38.5℃°的患者;(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4)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5)具有严重的心、脑、肾、骨髓等严重疾病,并且影响生存质量;(6)任何原因导致不能配合治疗者;(7)嗜烟酒或者所在坏境经常变动易造成失访的情况;(8)高敏体质,已知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组成成分过敏者;(9)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次临床观察的患者。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避风寒,禁烟酒、忌食辛辣刺激、冷热及煎炸之品,保持境所在环境整洁,避免与粉尘及刺激性气体接触。

1.6 观察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来制定急性咽炎(喉痹风热证)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并依据此标准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指标包括主症和次症,主症包括:咽痛、咽黏膜及悬雍垂红肿。次症包括:发热、便秘、口渴、咽后壁淋巴细胞滤泡红肿及咽侧索红肿。

1.7 疗效标准:痊愈:单独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标(n)≥95%;显效:单独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70%≤n<95%;有效:单独症状或体征有所改善,30%≤n<70%;无效:单独症状或休征木见明显改善,n<30%。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计算公式为:疗效指标(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8 治疗结果:两组经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两组的总有效率的比较,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

注:经χ2检验,P<0.01。

2 典型病例

3 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