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肌肉智能材料研究获新突破
相关推荐
-
国产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水下10900米,无需耐压外壳遨游最深海沟!
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 ...
-
迪士尼研究院在软体机器人中嵌入“肌肉纤维”,实现其“自动路径循迹”!
众所周知,象鼻.哺乳动物的舌头和章鱼的前肢等,都是由生物肌肉构成的,具有产生复杂的变形的能力,如象鼻的螺旋/斜肌纤维能够促使象鼻扭转.其各种行为动作是由内部复杂的的肌肉组织网控制的. 以此为启发,近来 ...
-
Nature封面!我国仿生软体机器人“打卡”地球最深海沟,遨游水下10900米!
导读 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发表之江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合作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最新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自驱动软体机器人(Self-powered soft ro ...
-
加州大学开发自动折叠‘起重机’,利用智能材料为折纸机器人迎来新时代
导读 自然界中的生物可以使其身体变形以适应运动和环境.例如,瓢虫控制机翼的折叠,松果则可以根据环境的湿度进行折叠和展开以控制种子的分散.这种启发使折纸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设计中的新前沿领域.折叠式组装的简 ...
-
奖金100万!淄博这位32岁清华大学女博士获达摩院青橙奖!
2021年10月14日,2021达摩院青橙奖公布获奖名单,北大韦东奕.清华赵慧婵.中科大陈杲等10位年龄不超过35岁的青年学者入选,并分享了1000万奖金.其中,清华大学的赵慧婵是来自我们临淄的优秀青 ...
-
快讯|全球首个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亮相;可重组的最小驱动连续轨道机器人;深视创新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等
快讯|全球首个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亮相;可重组的最小驱动连续轨道机器人;深视创新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等
-
机器人“增肌”不靠蛋白粉,人造肌肉了解一下?
在人体的种种组织中,肌肉是其中的关键一类.肌肉的体积不仅仅关系着人的外表,在日常活动时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进行关节运动时,还起到了重要的杠杆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物种之所以能用两只小脚稳定住庞大身躯. ...
-
清华最甜女教授冲上热搜!毕业康奈尔的她被哈佛抢着要,却毅然回国任教....
Oct. 15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强大且谦虚,这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女性. 作者 | Esther 来源 | INSIGHT视界(weinsight) 又是仰望学霸的一天! 昨 ...
-
电话机器人比人工电销强在哪儿?
与人力相比,电话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可以给潜在客户打电话,不用担心疲劳.它们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双重业绩,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实现真正的高效运营. 因此,电话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市场上 ...
-
天津大学研制出3D打印软性机器人,可应用于人工肌肉
一只灵巧的尺蠖,牢牢地抓住圆形管,一伸一缩中蜿蜒前行.事实上,这只灵活的尺蠖是一款采用了天津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模块化柔性驱动方法,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的软性机器人. 软性机 ...
-
人工肌肉研究获新突破,未来可让仿生飞行器飞的更高、更远、更久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如何让智能材料性能更优异.结构更简单.生物相容性更好,国内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开展着科研攻关. 1月3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长期从事智能材料结构力学及应用研究的哈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