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贴笔记(定窑X113--瓶壶标本)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小视频(应藏友要求加进来)+会议集锦。

(以上发文在微信公众号《宋元瓷器》)

发文4:博物馆与拍卖行的瓷器资料。

发文5:专家鉴定瓷器方面的视频。

(以上发文在微信公众号《高古瓷集》)

让更多的人掌握高古瓷真伪辨别,让更多的后生超过我们,文化才可以继承与发展。

1、汝窑资料历史发文集

2、钧窑资料历史发文集

3、吉州窑历史资料发文

4、磁州窑的资料历史发文

5、元青花历史资料发文

6、明代青花五彩瓷器汇集资料

7、高丽青瓷资料汇集

8、清代瓷器资料汇集

9、湖田窑瓷器资料汇集

10、拍卖资料汇集1(2018.10.8止)

11、博物馆及展览资料汇集1(2018/10/8止)

12、天珠、老玛瑙珠资料汇集

13、翡翠发文资料汇集

14、耀州窑资料发文汇集

15、龙泉窑历史发文资料汇集

16、收藏视频资料汇集(六百多集)

17、故宫瓷器历史发文汇集

18、一真一假说瓷器第一辑汇编

——————————————————

下边这个瓷片,釉下的气泡非常典型反应出定窑,一些釉下气泡的情况,在积釉处气泡相对大而稀疏,在薄釉处也有大小不一的气泡,用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到。

收藏有道

在朋友店中遇到一个玩567瓷器的人,所谓567,就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瓷器;我很不以为然,还是礼貌的听他说,他说九几年大家都玩明清瓷,他收入有限,看到民国瓷器非常漂亮,没有人要,他就买了一些绘画好的精品,后来都是几万一个被人买去,他很后悔当初听了老玩家的话,没有多买。现在市场上还有567瓷器,价格相对低,所以捡漂亮的精品收藏一些,再过几十年也一样受追捧。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如果从投资角度考虑,就是在价格洼地时买入,守得住,几十年后一定获利丰厚。民国不玩清代瓷(甚至官窑),九几年只玩清三代以前的,近十年浅绛彩疯涨,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想投资,可以按照他的思路寻找收藏门类。

下面继续上传网友与博物馆的标本系列,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此感恩感谢!

以上都是宋金时期。

无量心血无量金,可惜真假还不分;

宋元瓷器看三遍,火眼金睛斗鬼神。

———贾宝国


(0)

相关推荐

  • 定瓷瓷器瓷瓶剔花梅瓶花瓶图片马国平大师作品赏析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白釉有玉壁底碗.注壶.瓶类:黄釉器有碗.注壶等.),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 ...

  • 看贴笔记(龙泉窑X101--玉壶春瓶)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博物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6--木叶标本)

    木叶的制作,一般是把树叶先进行腐蚀,留下仅存叶脉的网状叶片,然后蘸上白釉,甩去网眼中多余的釉,使各条叶脉都沾满白釉,网眼则不留任何釉料而通孔,贴于黑釉面上,吉州窑的白釉中氧化镁含量较高,可以使局部釉面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7--木叶标本)

    常见的木叶盏仿品,一是河南产品,它是坯体未干时, 将树叶上叶脉清晰突起的一面按压在器物表面, 使突起的叶脉深入坯体, 待坯体干燥后在其表面蘸涂黑釉釉药, 然后再將叶片揭去, 这样以来, 在压有叶脉纹的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8--木叶标本)

    常见的第二种树叶盏仿品,是将树叶先用碱液处理,除去叶肉只剩下网状叶脉, 再将网状叶脉覆盖于蘸过黑釉釉药的坯体表面, 再在其上噴涂另外一种顏色的釉药, 然后再把叶脉揭去即可入窑烧制.这样的仿品叶脉部位呈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09--木叶标本)

    还有一种木叶盏仿品,它是把蘸有氧化铁粉的树叶贴在黑釉碗的內壁,并使氧化粉粘附其上,用此方法烧出的树叶纹呈铁锈色,类似于磁州窑的铁绣花产品.以上几种是新烧产品,还有在老盏上用化学胶加颜料勾兑,描画在盏上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10--木叶标本)

    按江西考古专家的发掘报告,吉州永和镇的24个窑口,有好几处都发现了木叶盏的残片,说明制作木叶盏的窑口不止一个.从它们的胎质,釉色可以看出,有的胎洁白细腻,釉色乌黑发亮,说明来自大窑口,有的胎浅灰白色,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83--凤盏标本)

    前十年的仿品瓷土中掺石膏粉或立德粉,因其材料在高温中易爆裂,多用低温烧成,因而敲之声闷,磨胎落粉,胎质略泛黄色.此类仿品多见于彩绘瓷或半截釉黑釉窑变瓷,尤以玩具陈设件居多.为做旧,将瓷器埋入土中&qu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84--凤盏标本)

    老底接新胎有两种方式,一种冷接,就是老底打磨切割,套在新盏底上,如同做牙套,做好后,用泥土等掩盖,所以不好辨认,但感觉有一圈覆着物一样的痕迹,就要小心:另外一种在老底上直接拉坯成型,入窑烧制,先前总认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85--凤盏标本)

    吉州盏因胎太粗,所以釉稠很难挂住,必须釉稀,但这样又容易下流,口沿往往显现淡淡的黄线圈;因上釉稀薄,受釉冷得快.胎冷得慢的温差影响,几乎所有的黑釉窑变盏的釉面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不规则的冰裂现象. 可怕 ...

  • 看贴笔记(吉州窑X86--凤盏标本)

    因为吉州窑上釉稀薄,所以在阻刀.跳刀所造成的轻微起伏处,釉料难以挂附均匀,迎光选择适当的倾斜角度观察釉面,还可以看到釉的波浪起伏:而且坯胎吸附釉料过多,釉面形成许许多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缺釉毛孔,显得粗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