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疗一例多年骨质增生患者

​骨质增生是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疾病,这个病不仅使人痛苦,而且不太好治疗,西医一般通过药物激素,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能使疼痛得到部分缓解,但是却无法根治,而且容易复发,中医一般采用针灸,或治疗痹症的方法去治疗。我以前遇到骨质增生患者时,往往也是用一些治疗痹症的方法去治疗。但是效果不是太好,直到我深刻理解伤寒论之后,我发现桂枝汤加减其实就可以治疗骨质增生。效果也不错。

 诊病经过

上周,有一名患者来找我看病,这名患者是我的姑父,他历来患有骨质增生这个疾病,他主要是右膝盖左侧处有骨质增生,自从得了骨质增生,虽然一直有疼痛感,但是一般还能忍受,只因为这两天的剧烈活动,导致膝盖疼痛非常剧烈,目前右膝盖处出现肿大,患者行走受限,自从疼痛剧烈后,我姑父服用过一些壮骨伸筋胶囊,贴过一些膏药,还每天进行热盐贴敷,但效果都不太大,自从听说我回了家,当晚就赶到了我家,想让我开汤药,进行治疗,其实,我姑父的骨质增生,我还是算比较熟悉的。

两年前的回忆

因为两年前,我姑父曾有一次骨质增生也痛的比较厉害,当时我给他进行过诊治,当时的我虽然有了些许名气,但是对于骨质增生这些我平常不太看的疾病来说,我几乎没有太多的经验来治疗这种疾病,于是我只能彻夜学习医书,最后给我的姑父开了一副薏苡仁汤加地龙,全蝎18服药来进行治疗,当时我姑父喝了这些药后,曾说疼痛感觉减轻了,但是还是疼痛,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因为我当时大学开学了,疾病的病情反馈不及时,于是此次的治疗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再次遇见我的姑父并询问他的情况,他说,当时疼痛有所缓解,但是感觉缓解不太大,疼痛感一直存在,因为疼痛的感觉减轻了,我姑父也就不再喝药了,直到今天,疼痛的感觉再次非常强烈。于是,就想赶快来找我开汤药,以此减轻疼痛。

 现在我的看法

再次面对这个疾病,我已经不是两年前的那个我了,我相信这次我应该能治疗这个疾病了,以下是那天的诊病过程,患者自诉目前是右膝盖左侧疼痛,从过年后就一直疼痛,疼痛不断加剧,而且在劳累后,疼痛感会更加强烈,并出现了肿胀,患处固定疼痛,患者说是有一种骨痛感,患处不会因为寒热变化而使得疼痛加剧。舌淡红,苔白,大小便正常,患者自诉即无恶寒,也无发热,但当我给患者把脉时发现,患者的手心微热,穿着衣服较厚,并且皮肤上微微有汗,患者的右手脉浮弦略数,左手脉浮弦数。

 病情分析

当我知悉所有病情时,我第一感觉时此病是太阳病,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因为患者明显的是阳证,而且病位发生位置是在肌表皮肤,其次,此患者并没有少阳与阳明的症状表现啊,所以,无论是从症状表现来看,还是从排除法来看,此人都是一个太阳病患者,大家可千万不要以为太阳病只适用于那些普通感冒的治疗啊,仲景先师所指的太阳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肌表部位的阳证表现。大家要是不明白这一点,可在下面评论,我会考虑写一篇文章来帮大家答疑解惑,重新回到病情上,当我确定此人是太阳病后,并依据患者身上的微汗出,所以我认为此乃太阳中风患者,即桂枝汤证患者,那接下来就好办了,在桂枝汤上加减就行了,疼痛分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因为患者此时有明显的固定疼痛而且下肢行走不利,所以患者目前既有不荣则痛也有不通则痛,所以在用药上我重用桂枝通络,川芎行气活血,想要行气活血,患者必须要有气有血,所以我用黄芪与当归补气补血,而且这两位药兼有治疗痹痛的功效,因为病痛主要发生在下肢,我又加独活,川牛膝引药下行,再加木瓜少许,共奏止痛之功,最后我加了一味石膏,为什么要加石膏呢,因为患者脉数,脉数说明身体有热,按西医话说,此次骨质增生导致了炎症的出现,我需要加石膏来消炎,而且石膏有解表之功,可以帮助身体正气祛除病痛邪气。奥,对了,我还忘了说一点,我加重了甘草的用量,因为患者疼痛剧烈,甘草可以缓病情急迫之功。

我的具体开方如下

桂枝15g ,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三枚,甘草12g,川芎12g,川牛膝15g,独活12g,木瓜6g,当归12g,黄芪20g,石膏15g,我予以三服药。

患者服药反应

患者第一天喝了第一碗药后,药刚刚喝完,患者就感觉有腹痛感,并马上上了厕所,泄出了一些清水,然后,就不再感到腹痛,过了几个小时,患者感觉右膝盖处出现了阵阵的刺痛感,但刺痛时间并不长,痛完之后,患者就惊奇的发现,右膝盖疼痛的感觉大为减轻了,感觉好受了很多。

第三天患者告诉我,这次的药比上一次的18服药都管用,目前虽然仍有些许疼痛,但好转了很多,我于是又让他继续服用此方,再喝三天,以待后效,并告诉他,之所以每次服药后都会出现腹泻和刺痛,是因为正气与邪气的剧烈斗争所导致的,当然腹泻的原因和石膏也离不开关系,我看患者的膝盖处不再肿胀,就决定下一次改方时,要减轻石膏的用量。

现在仍在持续治疗观察中。后续治疗我会持续分享出来的。大家可以先关注。

好了,此次我的医案就分享到这吧,我是医者张兆康,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