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双红:谍战上海滩(长篇小说连载之一百三十一)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农谚曰:“二八月,乱穿衣。”早春二月,气候尚寒,人们穿着各异,有的着夹杉,有的着棉衣。

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黑沉沉的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时值春寒夜,更使人感到有一股冷飕飕的凉意。在深更夜静之际,正有一批夜行者穿大街,走小巷,朝着河南省立洛阳中学疾驶而去当他们来到学校门口,大门已经紧闭,洛阳中学的整个校院,都已掩灯熄火,万籁俱寂,所有师生员工们,早已经沉入梦乡了。

一群夜行者继续前进,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小宅院,依然灯火通明,人影晃动,还时不时的传出一阵熙熙攘攘之声,他们悄声来到小院跟前静听,里面一片欢声笑语:“碰!”

“怎么又是你和了!”

“哈哈哈!”

“今天晚上韦专员的手真幸呀!”

原来,这里校长方知今正陪着韦孝儒等几位好朋友在打麻将。在室内的正中央,靠后壁的长条几上,放着一个大座钟。“当当当!“刚好,敲了十二响,他们的四圈儿麻将也刚好打完。

“好!咱们休息一下再战。”方知今又朝侍者吩咐道,:“收拾一下桌子把酒菜端上来。”

随即,两名侍者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只不大工夫,各色菜肴就摆了满满一桌子。于是。宾主频频举杯,欢欢乐乐地喝着,互敬互让,划拳行令,嚼着,说笑着——

恰在这时,忽听得院里传来了一个夜访着的说话:“哎呀!韦专员,你叫我找得好苦呀!原来你在这里呀!我可找着你了!”

“你是哪一位呀?”屋里吃喝得热闹,忽听院里有人叫“韦专员”,大家立即停着杯筷,同时传出了韦孝儒的问话声。

“哈哈!你老兄真是的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来访者以老熟人的口气回答道。

“出去看看是哪一位?”韦孝儒朝他的两名随身卫士一嘟嘴这样说道。两名卫士应声而去。

当他们刚刚跨出房门儿,还没来得急问话,也没看清来人模样,就突然被拦腰抱走,嘴巴被塞上手帕,武装也被解除,这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几乎分不出先后次序,便一起加在两名卫士身上。还没等他们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就已经成了人家的俘虏。

收拾两名卫士的动作一开始,与此同时,就像闪电一般,接连又窜进室内12条黑影子。这些黑影子个个黑纱蒙面,人人手持短剑,有如凶神恶煞。他们进得室内,好似恶狼扑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个人收拾一个,只顷刻功夫,就把室内的六个人,一个个都捆得结结实实。

这一伙不速之客的突然行动,迅速异常,从第一个动作起,到最后一个动作,总共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就不发一枪一弹,生擒活缚了8个“俘虏”。

原来他们就是赵理君派出来的行动小分队,专门捕捉洛阳地区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的。那第一个走进校长院里,声言要找韦专员的,就是行动小分队的队长左新顺。

左新顺本来就是赵理君的军事委员会战时华北督导团特务队的中校队长。这个特务中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专门搞行动工作的。左顺新在这种工作中自然累积了丰富经验。所以,当赵理君要杀韦孝儒之后,以左新顺为首,挑选出了20名对行动工作有经验的队员,临时组成了一个行动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侦察、跟踪,获得了韦孝儒今夜准到洛阳中学校长家里打麻将的确切情报之后,便采取了突然行动。

左顺新等一伙人,胜利完成行动任务之后,还没忘记“打扫战场”。根据队长左新顺的吩咐,除留下8个人,每人负责看守一个“俘虏”之外,其余12个人,加上左新顺一共13个人,全部都投入到“打扫战场”的工作中去。并且凡在这种场合下,他们可以不分职位,不分级别,一律平等。每人所见各物,也用不着向谁请示,都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自决权,或取或舍,各取自己最喜爱的东西。

经过一阵翻箱倒柜的胡乱折腾之后,“打扫战场”完毕。左顺新一伙获得德国造三八式手枪2把,子弹200发,自行车2辆;其余带在每个人身上的金银,纸币,以及细软之类,不在清点之列。

清点完毕,便由行动队长左新顺带队,押着8名“俘虏”,带着缴获的“胜利品”,浩浩荡荡,凯旋而归……

韦孝儒的行政督察专员办公署和洛阳中学,都在洛阳市区。而赵理君的督导专员办公处则在洛阳西郊。其具体地点,就在金谷园火车站南面,约有一华里之遥的一片树林中。因此,要从洛阳中学回到行动小分队的驻地,还需要步行5华里。

赵理君的专员办公处,是坐北朝南的一个独立大院儿。整个儿院落被周围葱郁的树林覆盖着,显得异常幽静而安适。这个地方原是洛阳飞机场,占有相当大的面积。飞机场停止使用后,这个范围内的所有房舍及其他建筑,便全部闲了下来。军事委员会战时华北督导团发现了这个建筑群,并认为是一座理想的营房,于是就驻扎了下来,赵理君所住的大院,便是原飞机场的办公处和职工宿舍。

飞机场这个地方已经换了主人,也就一改旧观原来熟悉他的人们,在印象里也完全变了模样。在过去,这个地方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尽是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乘客。

而今天,这个地方进进出出,闹闹哄哄,尽都是歪戴帽子斜穿衣,舞刀弄枪的野游神。尤其是赵理君的大院儿,白天看去即有岗哨,又有便衣,警卫十分森然;到了夜晚,在幽暗的灯光下,阴阴森森,简直就象一座阎王殿。

因为大家知道,那经常在夜间活埋人的无数道命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所以无论白天或黑夜,不要说老百姓,就是“督导团”内部的人员,只要进出这大院儿,或者从大门前经过时,看着那幽暗的黑漆大门,就活象张着血盆大口的一只猛兽,就会感到脊梁沟儿发凉,头发梢直往上竖,至于一般老百姓对大院的恐怖之感,那就更可想而知了。

赵理君的专员办公处大院儿背后、就是金谷园火车站,其间约有一华里的空旷地带,全部都是稠密的小树林。而在这个树林内,横七竖八,重重叠叠,遍地都是被活埋者的尸体。因此,每到夏日来临,这个地带总是臭气熏天,钻人心肺,简直令人难以呼吸。

从赵理君的专员办公处大院儿,到金谷园火车站,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直穿树林而过。路东侧约一百米处,有一口古老的枯砖井,由于年代久远,且井里无水,再加上隐蔽在林阴深处,所以它的存在,好象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只有当在无意中偶然走到枯井边上,才会徒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口枯井。

但是,由于职业的性质所决定,左新顺对这一带的地形,地物都特别熟悉。因为他经常执行“秘密任务”,所以整个机场的树林里,遍地都留下了他的脚迹。因此他对这里的环境不仅非常的熟悉,甚至于那一棵树挨着那一棵树,哪一棵树是什么样,以及什么地方活埋过多少人等等,他都非常清晰,心中有底。

林阴深处的那口枯井,不论从那个方向去,距离有多少步远,他都有非常精确的数字。因此,不要说在晴朗的大白天,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他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无误地走到枯井边。这就是由他的职业性所引发出来的浓厚兴趣。

这天夜里,左顺新一伙人,在执行完“特别任务”之后,押着8个“俘虏”,带着“胜利品”,径直来到林阴深处的枯井边儿,暂时停了下来。

这时,左新顺向大家宣布:“大家停止前进,原地休息待命。”并特别强调:“一定要把俘虏看好!现在我去请示!”交代完毕之后,左顺新穿越树林而去。疾步走进专员办公处的大院儿,径直朝专员办公室走去。

但是,来到门口,他站住了,把胸脯紧贴住门,探首侧耳倾听了片刻,室内没有一点动静。他心里想:深更半夜的,一定是睡了吧!可不敢惊动啊!专员的脾气……

但他又转念一想:这可不是一般问题啊!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如果等到天明,那可就误大事呀!想到这儿,他壮着胆子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他听出这是赵理君的声音。

左新顺推门进去,却看见赵理君并没有睡,而是坐在写字台前的转椅上,嘴里叼着香烟,手里拿着什么文件。于是,他向前紧跨两步,一个立正姿势,弯腰行了一个四十五度的鞠躬礼,然后带着一副“胜利归来”的喜悦神态说道:“报告专座,我们回来了!”

这时,赵理君猛然扭过头来,迅速放下手中的文件,带着满脸微笑和期待的神色,以极其温柔的语气说:“哎呀!你们全都回来了!很好!很好!我热烈祝贺你们的成功!”

缓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今晚上我一直没睡觉,专等着你们归来的好消息呢!你们辛苦了!快坐!快坐!”赵理君一面高兴的说着话,一面伸手从写字台上角的圆铁桶里抽出了两只香烟,递给左新顺一支,随手塞到自己嘴里一支。

“不敢!不敢!这纯是专座英明领导、正确指示的结果。卑职只不过认真执行了专座的指示而已!”左新顺恭恭敬敬的接过香烟之后,赶忙把打火机打燃给赵理君点着烟。

“坐下!坐下!不必拘礼!。”这时,赵理君说。

左新顺遵从的坐下来之后,自己也点燃烟,吐出一口烟雾,然后说道:“韦孝儒和洛阳中学校长,一共8个全部抓获了!”

“好吧!你谈谈经过吧!”赵理君点点头,表示赞许。

左新顺立刻添油加醋的一番描述,将自己与行动小组描绘得英雄无比,来博得赵理君的赞赏。

“很好。你办事得力,任务完成得很好!应该嘉奖!”赵理君很满意的说。“不过,你们有没有留下足以引人注意的痕迹呢?”赵理君惟恐有所失,所以接着又提问。

“报告专座:由于认真执行了您的正确指示,再加上队员们个个谨慎从事,所以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手脚干净利索,并未留下任何痕迹,也无任何惊扰”。左新顺非常痛快的回答道。

“不过……”左新顺觉得似乎有一个既可讲又不值得讲的小枝节问题,脸上立即现出一种犹豫不决的态度。

“不过什么?”赵理君以为有什么差错,所以表示出一种很惊疑的神态,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左新顺说道:“只是在我们出水之后,走在大街上时间,碰见军警宪联合巡查队,被盘问了一下……”

“他们是怎样盘问的?你们又是如何回答的?”还没等左新顺把话说完,赵理君就急迫地打断他的话头追问起来。

“我们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巡查队走来,心里猛然一惊,觉得事情不秒,但是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好迎了上去。待得走近跟前,那带队官模样的人问我们是哪一部分,干什么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是长官部特务团,奉命执行任务的!因为对答无隙,他们便没有再往下问了”。左新顺如实做的了回答。

“很好!很好!你们这个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赵理君对他的部下这在哄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沉着应对的态度非常赞赏。紧接着,赵理君又开始给部下做指示了。

他说道:“人抓住了,但你们的任务还没有完。因此,现在我命令你,行动小分队队长左新顺同志听着:一、这次执行任务所缴获的战利品,全部交上来充公;二、所擒8名俘虏,一个不留,全部给活埋掉——还是以往的老规矩:手脚要干净利索,绝对不能留下丝毫痕迹;三、要严守团队纪律,绝对保守秘密!你去吧,马上执行!”

左新顺听到赵理君宣布命令,“呼!”地一下站起身来,用立正的姿势,即恭敬而又严肃的接受命令。当他听到任务下达完毕,又应了一声“是,”随即向赵理君行了鞠躬礼,转身走出督导专员办公室,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迅速走去。

【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简介

程双红,又名程子君,笔名:程晓枫、程虫虫、梅映雪、梅虹影、龙飞等,生于八十年代,河南省周口市人。金牛座男子,以通透为理想,以简单为目标,人生信条为“一切看透,更要相信美好”。二十岁正式开始发表作品,青年作家.热爱音乐,武术,电影,旅行,写作十余年。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河南日报》《芳草》《周口日报》《牛城晚报》《短小说》《中学生学习报》《文化周报》《精神文明报》《雪花》《现代家庭报》《扬子晚报》《青年作家》《人民日报》《长沙晚报》《吐鲁番》《青少年文学》《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报刊文摘》《37°女人》《小品文选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佛山文艺》等刊物,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年度选本。著有长篇小说《血海浪花》《苍茫》《面包树上的女人》。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