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撬动命运的那一粒种子

西安之行,拜访了张忠华导演的父亲。这个传奇的中国农民,一直都在听忠华兄说,这次是一定要拜访的。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是袁隆平式的农民,被誉为中国的小番茄之父,中国的小番茄近一半是他们家的种子,都是他父亲鼓捣出来的,何其艰难!何其悲壮!何其神奇!番茄红了,但他父亲却甘愿默默无闻,每天躬耕在田地之中。这就相当于绝代高手,在成就大事之后,隐姓埋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和忠华爸爸合影

有一次,忠华问父亲,为什么不住到城里,还住在番茄园的小窝棚里?

父亲沉吟了半天,说:“城里不能住,怕变懒,再也不能吃苦了。”

农民就有农民的样子,必须要跟小番茄住在一起,把番茄当成自己的娃。唯有这样,才能培植出有灵性的种子。现在的刘盼,带着小布鲁也住在乡下。小布鲁也会干活了,有模有样。

小布鲁在劳动

忠华在西北大学做老师,还要做电影,两边跑。他没有走父亲的道路,也许小布鲁会走,他正在园子里到处跑,唱着他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还有他们自己家的歌《番茄红了》。番茄庄园,成了小布鲁的百草园。

忠华妈妈作词,爸爸监制,忠华导演的《番茄红了》……

忠华父亲有一段话,这应该是他的座右铭:

以农民的身段,

以科学家的严谨,

以艺术家的想象力,

以对待爱人的热情选好每一颗种子。

我看到这段话极为震惊,这根本不像一个农民说的话,事实上忠华父亲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他曾是一个文青。

学生时代,忠华父亲有艺术特长,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忠华妈妈与他是同学,她的爱好是喜欢有艺术特长的人。一个有艺术特长,一个喜欢有艺术特长的人,这叫什么?这叫天造地设,佳偶天成。

毕业之后,他们都回到乡下,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很顺利,他们结婚了。

那时候很穷很穷,艺术特长不能当饭吃,反而成为笑话。忠华父亲连续好几年都不下地干活,生活的重担都在忠华妈妈身上。忠华父亲干什么呢?他写小说。每天写啊写,写了好多好多,然后就是投投投。

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生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或多或少有一点底气。写着写着可能就成名了,比如贾平凹、陈忠实、路遥……当年的陕军东侵,把中国文坛惊出了一身冷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遭遇多次退稿。陈忠实《白鹿原》的出版,也是步步惊心,谁能说忠华爸爸的路就走不出来呢?

要命的是,忠华妈妈不干了,在隐忍几年之后,她趁忠华爸爸不在家,把他精心写作的、比生命还要宝贝的一大堆书稿,一把火烧光了。这把大火烧了很久,有多久,就像离他家两里路的阿房宫一样烧了那么久,至少在忠华妈妈的心里是这样,在忠华父亲的心里未尝不也是如此。这把火也许烧掉了一个大作家,但却烧出了一个伟大的农民,一个小番茄之父。

忠华父亲一言不发,只悲伤了两天时间,就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买了无数科普杂志,阅读了所有与农业相关的报刊并剪辑。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订阅了所有与农业相关的杂志,差不多是绝无仅有的。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一味迷信,他充满着怀疑精神。所有提供的科学办法,忠华爸爸都要验证一番,什么他都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很多种子的习性,获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真知识。

忠华爸爸不是一开始就做小番茄的。一开始他什么都种。有一年,他读杂志,看到卖美国珍珠香甜瓜种子,特别贵。就是这个贵吸引了他。他好奇心大发。中国香瓜的种子只有几块钱,几十块钱,美国的甜香种子有两三百元钱。这在当时差不多就是巨款,根本不会有人买的。但他砸锅卖铁也要买。

种子买回来后,忠华爸爸就开始精心侍弄,所有人都很好奇,大家都等着看笑话,美国珍珠香怎么样呢?外国月亮就圆?美国香瓜就甜?

到了中国香瓜都开花结果了,美国珍珠香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人说,这个种子肯定是骗人的,父亲皱紧了眉头。但他还是每天去侍弄。再过一段时间,中国香瓜都上市了,卖得热火朝天。美国珍珠香还是没啥动静,偶尔开了几朵花,稀稀拉拉,病恹恹的。

左邻右舍都劝他,老张,把藤蔓拉掉,补种别的东西,减少一点损失吧。忠华爸爸就是不死心,就算不行了,也要看出一个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终于结瓜了,老百姓都笑了,是一个个黄色的小瓜。刚长出来就黄了,那就是坏了,烂了。又有人让忠华爸爸赶紧铲掉,忠华爸爸就是不同意。他相信科学,他就是按照科学方式种植的,怎么会死掉烂掉呢?他就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一段时间,天降大雨,一连下了一两周,所有人都没有下地去。某一个早晨,雨后初晴,阳光普照,整个村庄里突然飘来一种异常的香味,似有似无,一阵阵袭来。忠华爸爸循着香味找过去,竟然就是自家的园子,里面挂满了金灿灿的香瓜,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成熟了,飘香了。

他赶紧摘了一头瓜回去。切开一尝,我的妈呀,又甜又香,简直一辈子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瓜。

他又摘了几只瓜回去,叫了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农过来,把大门咣当一关,门栓插好。说,来来来,今天我给你们一点好东西吃。一人一片瓜,几个老人吃着,吧唧着嘴,说,太奇怪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瓜。这就仿佛得到了验证,美国香瓜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卖瓜,我们的香瓜都是白色的,突然出现了这种黄色的香瓜,集市上的人不买账,根本没人买。

有人就出主意,说去机场附近卖,见过世面的人多。果然,换到了机场之后,香瓜一切开,芳香扑鼻,买的人络绎不绝。根本不够卖。然后就是让家里人送货,再卖断,本来香瓜只有一毛钱一斤,这个瓜价格不断攀升,三毛四毛五毛,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后来有人说,直接去兵马俑卖给外国人,会更贵。到了兵马俑,居然卖到了一块,美国人的一块钱更值钱,这就更传奇了。到了最后,一个导游看到了商机,说,你也不要跑来跑去了,有多少瓜都卖给我,我直接过来拉。这样销路也有了。

老百姓都看傻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忠华爸爸多了一个心眼,把种子留下来,只卖瓜,不卖种子。然后通过卖种子,忠华爸爸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这次成功,使得忠华爸爸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要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第二,要相信科学,科学是不会骗人的。第三,最重要的是种子,种子是命脉。

农民有了钱之后,就是造房子。忠华爸爸也想造房子。他又想到了科学,那时候砖头很贵,很费钱。他又寻找科学方法,真被他找到了一条科技讯息,说,不挖窑,可以平地上烧砖。

具体怎么干都有图示,忠华爸爸反复研究,在地上挖几道沟,把抟好的砖坯按照什么方式堆放,外面再用水泥糊起来不漏气。然后就是烧火,用扇子扇,这样专人负责。

烧了多天后,冷却一段时间,就是开窑的时候了。村里人又过来看热闹。忠华爸爸把上面的一层打开,一排排金黄的砖块仿佛都烧透了,红了半边天。砖头红了,忠华爸爸用自己烧的砖,把砖房盖起来了。这是另一件奇事。

奇怪的是,忠华父亲就准备做这个生意了,他还想通过亲戚朋友家练练手,但那以后,烧砖都不成功了。唯有不成功,才有大成功,冥冥中小番茄之父的历史重任,聚焦在他身上。

所有的东西种了一遍之后,最后忠华爸爸聚焦在小番茄上。他培育了很多种子,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忠华妈妈向大家承诺:“我负责出资请专家给大家进行技术指导,前期的投资我来承担,种子生产出来后我负责销售。”承诺意味着责任,那以后她不停奔走,找人投资、找熟人疏通关系,终于帮乡亲们脱贫了。

1993年,市场番茄种子饱和,出现大滞销。眼看着农民辛辛苦苦培育出的种子卖不出去,忠华爸妈没有逃脱,更没有趴下。他们俩一起背着种子,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个省挨着一个省去推销,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还经历了一场魔鬼之旅。

某一年,他们接到一个热情的电话,邀请他们去某省谈合作。忠华爸妈大喜过望,他们乘坐绿皮火车,带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种子、标本和图书,风尘仆仆,赶到了这个省。

接他们的是一辆面包车,开车的人满脸横肉,把他们接上车后,不接话茬,一直开。开去的地方,越来越荒凉,天又越来越黑。忠华爸爸紧握夫人的手,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终于到了一个荒僻的旅馆,停下车,让他们住在那里。他们拿钱住宿,宾馆乱开价,旁边的人盯着他们的钱包,虎视眈眈。然后一大堆人来了,高矮胖瘦,为首的说,今晚上张大老板请客,大家吃好喝好玩好。

忠华爸妈就被夹带到一个酒席上,他们俩坐立不安,到处赔笑。那些人猜拳行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反正张老板有钱。喝到中途,尽兴了就没太在意他们。

忠华爸妈觉得这里太凶险了,想着怎么脱身。忠华妈妈使了一个颜色,就去付账。忠华爸爸也去了。

然后两人迅速赶往房间。到了房间,发现带的大箱子已被翻了一个底朝天,果然印证了这是一家黑店,遇见的是一帮土匪。

忠华妈妈厉害,有大将之风,说,行李不能带了。赶紧逃命要紧。他们就趁着黑夜逃跑,远离灯光,跑得越远越好。跑得气喘吁吁,突然看见了一辆车,两个人非常兴奋,赶紧拦住车。

忠华爸说,快开,去城里。司机一言不发,掉转车头,汽车就开起来。忠华爸爸借助车灯昏暗的光,恍然发现,这辆车就是原先的那辆车,这个司机就是那个司机,他们竟然是一伙的……

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忠华爸爸紧握夫人的手,暗示这个人的身份。忠华妈妈大叫起来,说肚子疼,要求下车,到玉米地上个厕所。忠华爸爸反复说,司机不理睬。后来忠华爸爸说,让她一个人去,我在车上。

司机这才允许了,忠华妈妈就下车了,这个时候,忠华爸爸做了自我牺牲的准备。等了很久很久,也许只是心理感受的时间概念,媳妇还没有来。忠华爸爸说,这不行,媳妇怎么还没回来,我去看看。

司机也很焦躁,最后打开车门。忠华爸爸一溜烟下去,大喊着妻子的名字。妻子迅速过来了,他还喊着妻子的名字,一路喊一路找,事实上他们猫下腰,拼死奔跑,这是与魔鬼赛跑,终于在快要天亮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一辆车,脱离了危险。

这个意外的遭遇,使得他们再也不轻易外出,就此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又经过整整两年的煎熬,他们总算把所有种子卖出去,为老百姓挽回了200多万元的损失。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也为了更大的拓展自己小番茄的种子,忠华爸爸决定,只要来信付足邮资,就免费给他们邮寄种子。

那以后,在读书的忠华兄,每天都背着一大堆信件归家,他也因此学会了集邮。集邮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爱好,需要眼光,需要寻觅,能够经受时间的淘洗,能够从小小的邮票延伸开去,产生更多的学问和联想。

再后来,父亲买了DV机观察种子的生长,忠华经常摆弄这个机器,学会了摄影,《霸王年代》就是这样拍成的,并且一举成名。

就当忠华家的小番茄占据了国内的半壁江山,突然日本一种小番茄被引进,名字叫粉娘。粉娘一出,谁与争锋?所有小番茄都被日本种子打败,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了90%以上。

国内番茄界被打得丢盔弃甲,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忠华爸爸身上,一个农民,能否抵抗强大的日本高科技的竞争?无论如何,他都需要一战,这一战,不是为了什么?只为了小番茄是他的挚爱,他必须要捍卫尊严,在自己的国土上,我们不能输给日本人。

忠华爸爸认真研究了日本的粉娘,娇嫩、爽口、香甜,几乎找不到缺点。但问题是,如果粉娘的成熟期不到,味道出不来;成熟期一到,果子很容易开裂,脱落,这是两大致命伤。

忠华爸爸就从粉娘的致命伤开始研究,他寻找了无数的父本和母本,掌握每一个样本的特征,对他们进行杂交。重点是把好吃的和不开裂和不脱落作为重点突破。

忠华爸爸的拗脾气上来了,他整个人沉浸在番茄种子里,什么专家教授都干不过他。人家是几十几百株种子中寻找,他是成千上万株中寻找,哪一个更厉害。

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汗水堆积,都是浇灌出来的。

一般来说,父本和母本杂交之后,都要被砍掉的。忠华爸爸舍不得,经常去转悠,没发现什么异常。就在他下定决心,最后一天准备砍掉时,突然里面有了一个天外来客,那株苗显得截然不同,粗壮有力,叶子颜色深,味道浓,仿佛鹤立鸡群。

这让忠华爸爸觉得奇怪,他精心培植这株番茄,到了成熟的时候,颜色红艳艳的,上面有一层毛茸茸的东西,耀眼夺目,摘下来一尝,味道好到了极致,比日本的粉娘好吃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不开裂,不脱离,不用两只手掰,根本就摘不下来。忠华爸爸欣喜若狂,但样本太小,还缺乏说服力。

他取下种子,为了赶时间,第二年就在山东寿光开始大面积种植。结果出来,尽善尽美。作为一个农民,忠华爸爸捍卫了民族品牌的尊严。老百姓说,这不像是小番茄,一串串无限生长,简直就是提子。灵台透亮,一下点醒了忠华爸爸,这个番茄就叫粉提。粉提一出,粉娘彻底凉了,并最终被赶出了中国。

哪里有什么深奥的道理,所有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时间,汗水。人家花费1000小时,你就花费10000小时。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或者可以说,汗水就是运气的一部分。

如今忠华家的粉提,给很多中国农民带来了好运。番茄红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了。

粉提获得新品种国家专利

当年忠华爸爸最大的理想,就是忠华子承父业,能够继承他的番茄产业,把这个农业搞下去。忠华就是不听。以至于父亲,除了给他大学的学费,就不肯在他身上多花一分钱。

在大学里,忠华是把四年的学费从父亲那里预支过来,然后拖欠学校的学费,完成了《紫陀螺》的拍摄。《紫陀螺》豆瓣评分9.1分,获得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张忠华一飞冲天,被西北大学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给了他巨大的空间,还给他成立了专门的影视基地。

刘盼作为记者,来采访忠华爸爸,她被这个美丽的场景吸引了,而忠华爸妈一眼相中了这个美丽的姑娘,他们一留再留,刘盼最终选择留了下来,嫁给了忠华兄,把忠华的爸妈变成了俺爸俺妈。所谓幸福人家的模样,就是如此吧。

粉提老师刘盼

但忠华爸爸仍然不松口。可怜的忠华想要拍片,但没有钱注入。刘盼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嫁妆,投资拍摄了《树上有个好地方》,为了节省费用,全部启用真实的师生,刘盼还担纲主演了粉提老师。用粉提来象征刘盼,实至名归。

《树上有个好地方》获得金鸡百花奖提名奖,在爱奇艺播放之后,创造了中国网络教育电影的新纪元,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影片。忠华兄不缺钱了。奇怪的是,当你不缺钱时,资本追逐而来,现在赶着要投资忠华电影的人,络绎不绝。

忠华爸爸瞠目结舌,有一次忠华问他爸爸,现在还反对我的电影梦吗?这颇有刘邦问他老爷子的感觉。“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忠华父亲哈哈大笑,过去是害怕你挣不了钱,养活不了自己,现在,不反对了,能养活自己就可以。

其实,种番茄拍电影,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记了初心。我们是农民,我们不离开自己的土地,永远把利益放在最后,社会效应是最重要的,这是父亲给忠华的话。

忠华听到心里去了,他的电影剧本团队叫做泥腿子。《师范生》电影,现在要投资的特别多,但忠华反复跟我说,我们要做出一部高品质的电影,一定要把社会效应、教育意义放在第一位,商业因素放在后面,因为我们是老师。此言深得我心。

回到忠华爸爸和妈妈,这些年,忠华爸爸一直呆在番茄园里,与他钟爱的番茄在一起。他甚至不接电话,不和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一门心思做他的科研。

有次一个企业家来访,他用茶托盘送茶给企业家享用。企业家目瞪口呆。托盘的下面垫着一张硬纸壳,这个硬纸壳是什么?竟然是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证书。企业家傻了,愣了,半晌才说,这张证书如果在我们企业,每年就可以获得国家几千万的资金注入……

但在一个农民的眼里,荣誉什么都不重要。农民需要的是劳作,忠华爸爸甚至刻意在任何场合都不提自己的名字,在他们家的番茄博物馆里,有他父亲的一段话。那一段话的下面有三个大字:育种者。他以育种者光荣自居。

忠华妈妈承担了一切外在工作,抛头露面的搞外交和销售的,都是忠华妈妈。忠华妈妈还是有眼光,一个负责科研,一个负责拿奖,把成果造福更多老百姓,两人相得益彰。

忠华妈妈担任西安番茄研究所所长,成为陕西省科技致富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民十大女状元、全国劳动模范……拿奖拿得手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忠华将来要拍父亲母亲的爱情,这是校园爱情最好的模样。

在忠华介绍我的时候,忠华爸爸迎过来说,我听忠华多次说你,我们算是老相识了。

在车上他突然对我说,王老师,我在做陕西省青少年学生的游学基地时,还采用了你的教学理念——“三有六让”。

那一刻,我又被震惊了,三有六让,这是我2007年提出来的一个教学方法,是约束我自己的。忠华爸爸继续说,你看,三有是——有趣,有情,有理。我就把这三条融入我的游学课程中。首先让学生们觉得有趣,好玩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不能冷冰冰的知识介绍,知识科普,一定要有温度,有情感。最后还一定要上升到人生和哲理的高度……

听着他的话,我心潮澎湃。任何东西到了最后,万物归一,都是相通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育和农业密不可分。“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学生不是瓶子,是种子。”在这一点上,我和忠华爸爸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难怪我们一见如故。忠华的电影也是。我确认过尺码,本质上我们都是手艺人。

手艺人意味着什么?

李宗盛在《致匠心》中这样说过:

手艺人往往意味着

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

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

我们宁愿这样

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在忠华家的番茄瀑布园里

(0)

相关推荐

  • 薄皮甜瓜种子香吉娜 极早熟香瓜种子

    品种特性: 香吉娜是新育成的薄皮甜瓜种子,早熟.高产.高糖度甜瓜品种,正常气候条件.管理得当情况下,落花21天左右上市,果实黄白色,单瓜500克左右,高抗枯萎病.病毒病.白粉病.植株长势强,肉厚腔小, ...

  • 定窑:瓜棱壶

           瓜棱壶是壶类产品中的一种式样,它起始于唐代,流行于宋金,是南北瓷窑普遍生产的具有写实性意义的壶类.       图为金代定窑生产的白瓷瓜棱壶.(定州市博物馆藏)此壶造型丰满,釉质肥润:提 ...

  • 尧华清:七律·爸爸节赋(外六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锂电寻访】走进倍特力,20年沉淀为基,撬动3C消费市场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正式落地,新能源行业继续延续2020年下半年的"破浪"之势,3C数码.电动汽车.小动力.储能以及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也 ...

  • 黄自元的笔足以撬动整个书坛,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真书法

    书者介绍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 ...

  • 隐私计算迎来应用元年!或将撬动千亿市场

    隐私计算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受大数据融合应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驱动,在国内正迎来爆发前夜.专家认为,隐私计算在金融场景的落地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风控合规是当前应用考虑的首要关键,行业未来 ...

  • 明日圆桌 | 在替代时空里撬动现实 @ PSA

    在替代时空里撬动现实 --"浮萍定海:去中心化的关怀社会长什么样?"剧场游戏主创圆桌谈 对谈人:陈竹沁.殷艾雯.赵蒙旸.赵伊人 时间:2021年5月9日(周日)14:00-16:0 ...

  • 5月中旬,初心不变,旧情人遇桃花,3星座撬动心门,真心从未动摇

    5月中旬,初心不变,旧情人遇桃花,撬动心门,真心从未动摇的处女座. 这类人属于土象星座,以至于在现实里,他们在为人处世上都是相当理性,克制且追求务实精神的,而且处女座也非常喜欢追逐完美主义,喜欢分析事 ...

  • 王开东:《山海情》为何情难自禁?

    感谢朋友的推荐,我和程老师一起追了<山海情>. 我奇怪的是,一部土得掉渣.讲述扶贫工作的电视剧,何以使得90后.00后的人如痴如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一般来说,一部伟大 ...

  • 王开东:27万瓶牛奶倒进下水道,传导的是什么价值观?

    看了一段视频,惊得目瞪口呆. 几个青年把一大桶牛奶,晃悠晃悠,直接倒进下水道.后面还有牛奶盒排成山,正等着拧开倾倒. 真是活见鬼了.我们国家还没富裕到这个地步.就算富得流油,浪费粮食,也要天打雷劈的. ...

  • 以城市更新为基点:撬动城投公司转型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未来全国各地都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

  • 第一批90后的养生朋友圈,年轻人开始撬动“新养生”市场

    这届年轻人的爱好中,"养生"绝对算得上热门 啤酒配枸杞,可乐配党参 熬最长的夜,用最贵的眼霜 逐渐成为90后.95后一代信奉的健康消费理念 一边是惜命如金,一边是拼命"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