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阅读记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

那可能是我最初的第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小鸡琢开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阅读令我打开了通向更大也更黑的世界的一扇门。

从此只要是印有汉字的东西我都饥渴阅读。最大的来源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邻居家则是最渴望的去处,他家有一面书架,密密麻麻的书籍对我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宝藏。可惜他家总是不被允许进入。每年新开学是最快乐的时候,往往不到两个星期就读完了整学期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到了新疆,和妈妈一起生活。

妈妈单身,正在考虑结婚。当时她有两个追求者,向我征求意见。我怂恿她选择其中一个,却没说出真实原因:那人家里也有一面摆满书的书架,令人神往。很快我如愿以偿,却害惨了我妈。那人嗜酒,往下有八年的时间我妈陷入了混乱的人生。而且后来我也发现那些书其实全是装饰品,没啥靠谱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那年我妈开始做收购废纸的生意。怕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所谓废纸大都是书籍和报纸。于是那个暑假我幸福惨了。天天从那间房子的窗户上爬进去(门锁着,我妈不让随便出入),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书海上看书。那才是真正的书山书海啊!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甜甜看到天黑……只可惜,我妈的收购生意很快就倒闭了。

六年级回到四川,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那可比买书划算多了!于是整个暑期里,每天跟上班一样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那里。夏天结束时,摊位上差不多所有书都被我看完了。

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纸期刊。此外,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部是毫无选择的阅读,全然接受,鲸吞海纳,吃干抹净。然而渐渐的,阅读的海洋中渐渐浮起明月。

能记得的语句暗流涌动,认准一个方向推动小船,扯动风帆。而忘记的那些,则是大海本身,沉静地荡漾——同时也是世界本身。我想这世界其实从来不曾在意过谁的认可与理解吧。它只是存在着,撑开世界应有的范围。直到现在为止,我对阅读也并不挑剔。只要不特别枯燥都能看下去。而且在我如今的年龄上,阅读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汲取养分增加知识领略愉悦……诸如此类了。

看到一本好书固然觉得幸运,遇到烂书也并不排斥。况且烂书带给人的思考空间同样巨大:何以烂?何以不能避免烂?都烂成这样了为什么还能令人接着往下看?……还有那些没啥天赋的作者们,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态度,他们的奢望,他们的努力……历历在目。看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他,理解了他,并且原谅了他……阅读不但带来共鸣的乐趣,也带来沟通的乐趣。

对了,之前说的都是少年时期的阅读,那么后来呢?惭愧,后来几乎不怎么读书了。各种原因。直到这几年才开始重新大量地读。而且,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这件事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成为日常习惯了。什么都是“读”,什么都是学习与获得。

世态百相,人间万状,阅读行为没法停止。我仍稳稳当当行进在当年的航道上,明月已经升至中天。当我再次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总感觉一切仍然刚刚开始。当年的耳语者还不曾走开,只对我一个人透露唯一的秘密。

喜欢就分享一下,或点个赞,点个在看。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这个公众号“珍爱红楼梦”。

(0)

相关推荐

  • 王文艳|少年读书难

    我的近视史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的,那个年代小学生还鲜有戴眼镜的,我近视的原因是酷爱看书用眼过度,但是想让我改变这个习惯却几无可能,于是只好任其发展,直至今日达到高度近视的程度. 我的小学时代是七十年代 ...

  • 书柜​ || 赵云

    书柜 赵云 小时候,渴望一个书柜. 从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就让把书保护好,一方面,它是掏钱买的:另一方面,升到高年级复习用:再一方面,教科书没有多余的,不好找. 那时,二姑父在林业局综合厂,他们生产&q ...

  • 写和卖

    如果足够乐观,你可以相信,你用心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在世间永存. 托尔斯泰说:"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就是利斧也砍不掉."陈寅恪也很自信:"我的碑文(<王国维纪念碑碑 ...

  • 我只是想养只猫

    文章编号:GA02004 读<挪威的森林>时,村上先生一句话写他的生活:"我,妻,加一只猫,一起安安静静地生活". 实在是令我动容. 其实仔细想来,我绝对不是" ...

  • 小学时做的轰动学校的事

    (1) 说一个轰动全班的事吧.那会我还是个带着红领巾少先队员.有一节课,下课,看到一名女同学.坐的凳子都是血.我问她疼不疼,她没说话,捂着脸趴在桌子上.我有点慌,以为她被什么东西戳到了.马上大声喊,出 ...

  • 李娟:我的阅读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发现它们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大受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 ...

  •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怎样阅读记...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怎样阅读记事类文章,快来学学收藏起来吧-[比心][比心][比心]

  • 论戏精的诞生——小毛豆阅读记

    全文共计3836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越来越觉得, 完整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于一切. 因为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中, 任何技巧性的东西,都只能让你暂时领先, 只有好的性格和完善 ...

  • 古文阅读-记游松风亭(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 ...

  • 古书阅读记:从入手处入手

    古书阅读记:从入手处入手 一 读书小组讨论,被问到一个很泛泛的问题:当想要做一件事情却无从入手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问类似的很难有个一定之规的问题,我一般都不太正面回答,找个话题岔开也就过 ...

  • 【随笔杂记】阅读记趣

    读川端康成的书,是去年三月份. 还是春天,那晚下雨,我进井岸大信避雨,上了四楼的西瑅书店闲逛.那时经济还可以勉强对付几册书. 门口的架子摆着<古都>,随手拿起,翻到"千重子发现老 ...

  • 齊齋微书话|《闲话项城》得书及阅读记

            爱书,就不断的有惊喜出现!网上买了个小册子,是全网的孤本,也算是乡邦文献吧,很薄很小的一本书,当然价格也不菲,谁让它是孤本呢,错过了又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结果拿到手中一晚上就看完了,真 ...

  • 李娟《冬夜记》阅读答案

    冬夜记 李娟 ①小时候的富蕴县,冬天真冷啊.睡到天亮,脚都是冰凉的.我和我妈睡一个被窝,每当我的脚不小心触到她,总会令她惊醒于尖锐的冰意.被子那么厚,那么沉,却是个大冰箱,把我浑身的冰冷牢牢保存.我俩 ...

  • 【原创】内蒙古|彭桂芸:如鹏展翅 妙笔生花——《九万里风》阅读随记

    原创作者:彭桂芸|内蒙古阿拉善盟 <如鹏展翅  妙笔生花>--<九万里风>阅读随记 一鲲鹏之典故源出庄子的< 逍遥游>,后来,唐宋元明清的各路诗词大家多有借典引用. ...

  • 小学生边读边记100段排比句阅读写作高分...

    小学生边读边记100段排比句 阅读写作高分全靠它! 赶快下载收藏!